《灵魂速递》第一百五十二章:朱元璋和胡惟庸(下)

    
    第一百五十二章:朱元璋和胡惟庸(下) (第1/1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朱元璋和胡惟庸(下)
    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
    胡惟庸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对策,
    那就是,
    拉人下水!
    在他看来,要想不被朱元璋杀掉,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人与他站在同一边。
    所谓法不责众,你朱元璋总不能把大臣都一网打尽吧!
    至于手段也是比较简单的,先找好对象,然后封官许愿,
    大家一起吃个饭,沐个浴,然后搞点娱乐节目,情感交融之后,找一个双方都关注的话题谈话,
    这期间是要投入点感情的,如果谈话中能流下点“真诚”的泪水,那么效果会更好。
    这一套下来,双方就成了铁兄弟,
    然后就是结盟发誓,有福必然共享,有难必然同当。
    如果细细分析一下拉人下水这个词,
    就会发现其中问题很多,如果要去的是什么好地方,
    是不用拉的。
    下水还要人拉,
    可见这“水”,不是油锅就是火坑。
    正所谓“有危险你去,黑锅你背”是也。
    一旦有了什么麻烦,誓言就会转变为有难必然你当,有福自然我享。
    胡惟庸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也是这样做的!
    被他这一套拉下水的,有吉安侯陆仲亨、御史大夫陈宁、都督毛骧等一批重臣,一时之间朝中都是胡惟庸的眼线。
    但胡惟庸并不满足,他还要拉拢一个最重要的人——李善长
    因为李善长不但德高望重,身上还有一件难得的宝物,那就是免死铁券。
    免死铁券这玩意,
    在明朝,
    皇帝给大臣最高的奖赏就是免死铁券。
    将来大臣犯法,锦衣卫去家里杀人的时候,
    只要你没丢掉,
    估计也不会有人丢!
    在刀砍掉你脑袋前拿出来,就可以免除一死。
    很多的大臣为脑袋考虑,费尽心思想搞到一张,
    因为无论什么金券银券,都没有这张铁券顶用。
    那些有幸拿到的,就会放在家里的大堂供起来,逢人来就会展示给对方看,似乎有了这张铁券就有两个脑袋。
    李善长就有这样宝贝,而且还有两张,胡惟庸拼命巴结他,这两张铁券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虽然胡惟庸不能拿去自己用,但李善长不死,自己就有了靠山。
    但这张铁券的作用其实是有问题的,
    因为铁券是皇帝给的,就像支票一样,能否兑现要看开票的银行。
    皇帝就是开票行,他说这东西有效就有效,他说过期就过期。
    很难想象皇帝下决心杀掉某人,会因为自己曾经开出的一张口头支票改变主意。
    用我们今天常说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我捧得起你,就踩得倒你!”
    换个思维来看,其中的变数也很多,
    皇帝不一定非要杀你不可,他大可把你关起来,打你个半死,
    然后神不知鬼不觉的找人害你一下,然后报个暴病而死。
    这样既成全了他的名声,又遂了心愿,一举两得。
    不是我不守信用,
    实在是你没福气啊!
    而当时的胡惟庸和李善长,都非常看重这两张空头支票,
    这,
    充分说明了,
    他们的政治水平和朱元璋比起来只是小学生水平。
    当胡惟庸暴露出他的企图后,李善长并未理睬他。
    因为他和愚蠢的胡惟庸不一样,他亲眼看到过无数的英雄豪杰都败在朱元璋的手上,十分了解朱元璋的可怕,不会犯和朱元璋作对这样愚蠢的错误。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当年选择的小人物,现在居然不自量力,要和朱元璋较劲,甚至现在还要拉自己下水。
    事易时移啊!
    他坚定的拒绝了胡惟庸的要求。
    胡惟庸这个人看问题不行,看人倒还是有一套的,
    他发现李善长不吃他那一套,便开始走亲戚路线。
    恰好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是胡惟庸的儿女亲家,于是胡惟庸便把李存义拉下了水。
    李存义得了好处,便不停的游说李善长。
    李善长刚开始的时候还严辞喝斥李存义,后来听得多了,也就默许了。
    李善长就这样被拉下了水。
    胡惟庸终于放心了,满朝文武都是我的人,你朱元璋能把我怎么样!
    你能做皇帝,我就不能吗!
    以何欢这样一个现代人看来,他确实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丑。
    但胡惟庸的这些活动确实给朱元璋出了道难题,
    毕竟如此之多的大臣都是一党,朱元璋要考虑如何分化瓦解他们,才能消灭胡惟庸的势力,而这又谈何容易,真是一道难题啊!
    然而朱元璋在听完密探对胡惟庸反常举动的报告后,只用了一句话就解决了这个难题。这句话的水平是相当的高:
    “那就都杀掉吧”
    杀人偿命!
    在杀人这件事情上,朱元璋一向是说到做到的,
    他冷眼旁观胡惟庸的一举一动,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而胡惟庸也积极做着对付朱元璋的准备,他知道自己和朱元璋迟早有一天会正面交锋的。
    这一天很快到来了,
    在一次出游中,胡惟庸的儿子坠马,死于路过的马车轮下。
    胡惟庸一怒之下,没有通知司法部门,就杀了马车夫。
    这件事情传到了朱元璋那里,他命令胡惟庸向他解释这件事情。
    胡惟庸赶到朱元璋处,他在路上已经想好了所有的借口和说辞,
    一见到朱元璋,
    他便忙不迭的诉起苦来。
    说自己是如何可怜,儿子如何孝顺,马车夫如何不遵守交通规则,违章压线行驶等等,而朱元璋的态度非常奇怪。
    他只是沉默,用冷冷的眼光看着胡惟庸。
    胡惟庸仍不知趣,不停的述说着委屈,
    等到他发现,在这场两个人的对话中始终只有一个人说话时,
    他停住了,看着朱元璋,他发现朱元璋也正看着他。
    令人恐惧的沉默!
    朱元璋终于站了起来,他走到胡惟庸面前,用不大却十分清楚地声音平静的说道:“杀人偿命”
    然后他飘然而出,没有再看胡惟庸一眼。
    胡惟庸呆住了,他一直坐在椅子上,呆若木鸡的看着前方。
    突然,胡惟庸的手颤抖起来,他用身体压住自己的手,但是没有用,他全身都抖动起来,就如同一个抽风的人。
    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恐惧了,这是他身体的自然反应。
    这个时候,
    他,
    终于知道了恐惧。
    书客居阅读网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