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方才说,如果你有了一定的实力,那你就可以做一些事情了。我听了之后更觉得好笑。你还太年轻了。”
“譬如剑,如果你只有一把一尺长的剑,那么你轻轻一动,可以杀了一个人。可是如果你有了一把百尺长的剑,你还没有动那把剑,就已经有人死于非命。”
赵明诚听着赵挺之的告诫,不敢再把他爹当个普通的奸臣来看待。
“在这里,我还有一件事给你讲。昔年魏州境内黄河多次决口,有人建议迁移宗城县。转运使让我前去视察,我看了看情况后回复转运使,说县城远离高原已经一千多年,河水从未犯境。现在要迁到的地方不如旧址,一定会祸害百姓。可你知道转运使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吗?”
赵明诚自然遥遥头。
官真是个一个神奇的职业。
虽然赵挺之在自己眼里是个十足的贪官,因为他贪污受贿,可是现在赵明诚忽的觉得他父亲浑身上下散发着光芒。
“转运使还是决定迁徙。我要去劝阻他,你外公却不同意。他告诉我,转运使本意就是为了让我去看黄河,随后决定迁移。因为不迁移的话,转运使就没有功绩,就不能升任。”
“当时我很诧异。但是那个时候的我,就像现在的你一样,决定了一件事情之后就会不管不顾的去做。所以我就跑去质问那位转运使,我问他,‘是黄河边上三千条人命重要还是他的升迁重要?’”
“那位转运使他却质问我,问我是什么身份,居然管到了他的头上。他告诉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除非有一天我的官位比他高,否则我永远也管不到他头上。也是他告诉我,山高皇帝远,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赵明诚听了,一时间看赵挺之的眼神都变了。
赵挺之捻捻胡须,“你以为你父亲我是没有骨气的人吗?我告诉你,我虽然不会耍刀弄枪,可是我一身骨头比刀子还硬,扎的就是那些贪官。”
“以前是我误会父亲了。”
赵挺之目光如隧,他根本没把赵明诚的话听进去,只是自说自话,沉浸在一段悲辛往事里,“可惜啊!可惜了那三千条活生生的人命!转运使命令百姓迁了家,才过了两年,黄河果然冲坏新城,把居民几乎都淹死了。”
赵明诚听呆了,那可是三千条人命!“我以为他只是为了升迁做些无意义的功夫,没想到他的举动害死了这么多人。”
“所以,利剑在手,要想清楚,剑是为了谁动,怎么动。这就是权力,稍有不慎,就会有很多人因为你的疏忽给陪葬。”
赵明诚想起了以前教自己开枪的老师,因为自己打完枪之后忘记了把弹夹退出来,他罚站了自己整整三天。
“只是,世上的人也不尽然都是这么坏。而我也没有因为遇到这样一个人,就轻易放弃我过去所坚持的道理。我因为这件事,给王文公写了一份信,弹劾这个人。次年,这位转运使就被弹劾流放了。”
赵挺之说着,脸上露出自豪。
看来这个王文公,就是著名的改革家王安石了。那父亲先前说,那个改革后来变味了,说的就是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
我怎么记得这个变法非常有名,历史课还单独领出来讲过。
没想到,它居然是一场失败的变革。
“而我也因为这件事,得到了王文公的重视。元祐初,朝廷召我试任馆职,任我为秘阁校理,升为监察御史。我知道,这是王文公在背后支持。”
“就在因为做了监察御史,我才和朝中所谓的名臣有了遭遇。当时苏东坡是朝中的大红人,我一向仰慕他;而我前去德州,遇到了大才子黄庭坚。我本来一贯敬仰这二位。可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并不支持变法。”
“当时朝廷下令实行市易法,可是黄庭坚当时主管德安镇,他认为镇小百姓贫困,无法承受诛求。可是变法这种事情在当时是被抵触的,如果我在当时在德州放水,那么其他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抵触变法。”
“于是我就拒绝了黄庭坚的请求,还是施行了市易法。没想到黄苏二人,转头就暗地里写信说我是个小人。等到我被召试时,苏东坡那厮却说我是个聚敛钱财的小人,学识品行不可取,怎么适合这个职位。?”
赵明诚听了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原来他父亲因为这件事一直和苏东坡置气。而且看他将同一件事提了两次,可以想到他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现在赵明诚大概知道他每天愁眉苦脸的时候有一部分是在琢磨什么事情了。
赵挺之严厉的目光扫过来,“你笑什么?”
“我笑苏轼老儿不辨是非。”
“你叫他什么?苏轼老儿,你应该称呼他为苏公,什么苏轼老儿。”
赵明诚只好改口,但也纳闷,老父亲不是很讨厌苏轼吗?
“不过,我也不是好惹的,有王公在背后支持我,我还是应选了,而且还见到了官家。后来朝中在变法和不变之间斗的越发厉害,好端端一个改革的事情,如果改革成功,就可以解决我朝积弊已久的诸多问题。”
“可是苏轼却在这个关头表现的异常活跃,也不知道他是受谁人的蛊惑,三天两头阻挠这件事。我便上奏弹劾苏东坡草书中有句“民亦劳止”的话,说他诽谤先帝。后来他数罪并罚,终于被御史台的狱卒逮了起来。”
这个案子,他怎么听着这么熟悉,难道这就是乌台诗案,“不会御史台也叫乌台吧?”
赵挺之欣喜,“是啊,御史台就是乌台啊。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你还能知道这个,是不是想起来了一点。”
“算是吧。那后来呢?”没想到他父亲居然还弹劾过苏轼,赵明诚莫名觉得自豪。居然弹劾过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词人,这事光宗耀祖啊。
小说推荐
- 大宋奸臣
- 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某天早晨推开家门时来到了千年前的宋朝。不想参与到乱世纷争中的他,却因为一些原因,被强行卷入了时代的漩涡之中
- 乃去连载
- 最新章:第一卷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第一章 在今天之前
- 大家请我当皇帝
- 我也不是自谦,你说我一个平民百姓,怎么就能当皇帝呢?什么?你说我天生异相,是真命天子,这是封建迷信好不好?啊,你不要跪下啊,造反要杀头的?啊,官爷,你不要杀我啊,我是被逼无奈,不是真心造反的。啊?你为什么跪下,你好好的官员不做了,还要跟着我造反?诸位好汉,你们请便,我们只是路过。啊,不要啊,你们膝盖
- 四代重奸
- 最新章:完本感言及新书预告
- 大汉奸臣
- 刚参加工作的热血青年段增穿越回了东汉末年,成为名将段颎的幼子。面对家族潜伏的危机,面对即将到来的乱世,段增唯一能做的就是逆流而上,将所有的敌人都打倒,做一个大汉朝的奸臣
- 四国军棋连载
- 最新章:第一章重生段府
- 明朝大奸臣
- 天启七年…王离崇祯,我跟你没完,你赔我的状元!崇祯哥,别闹,大明官位随你挑!群臣请陛下诛灭王离这个大奸臣!王离何为奸臣?不与尔等为伍便为奸!此时大明朝堂正被搅的天翻地覆,王离却开始了他…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 末日游侠连载
- 大明第一奸臣
- 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弑亲篡位,为保皇权重启三公辅佐朝政,太师邓愈、太傅徐达、太保常遇春,分摊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又设首辅丞相邵荣暗埋伏笔,致百姓民不聊生,朝堂纷争不断,逐幻化三足鼎立之势,皇权派、激进派、保守派,相互制衡十余载永乐十三年,徐家第四孙登科入仕,背驰世袭之命,一路青云直上,饱尝国色天香。纵
- 喉塞磊连载
- 最新章:第一章:独行
- 大明奸臣的小情诗
- 明嘉靖二十一年,严党把持内阁,专权乱政,朝堂中派系林立,明争暗斗萧诗晴孤身来到这个时代,原本只想安安静静当个穿越女直到她遇到了传说中天天骄奢淫逸贪赃枉法的严党智囊“小阁老”严世蕃这生活就逐渐微妙而波澜迭荡了起来严世蕃贪利寡情了半辈子,万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把一个小姑娘紧紧拴在心上。他素来为朝廷人所不
- 残星_连载
- 最新章:第一章
- 奸臣之女
- 郑琰觉得吧,穿越了,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其实也不太难混穿越界发展到今天,各种模式的穿越指南层出不穷,几乎涵盖所有类型,造福了诸多的穿越者,凡是你能遇到的穿越类型,几乎都有了前辈经验以供借鉴—依葫芦画瓢就行了只是几乎郑小朋友活蹦乱跳地长到了七岁,才发现—她爹是奸臣!还是个做了不少坏事得罪了不少人的奸
- 我想吃肉连载
- 最新章:1、楔子
- 奸臣入我怀
- 上一世,裴娆为了个渣男以死相逼和萧阶和离。恨了萧阶十几年,最后却被渣男害的家破人亡。她还记得她死的时候,萧阶抱着她,满眼都是疲倦的血丝和泪水。这一世,裴娆发誓,她拼尽全力,也要守住和萧阶的这段婚姻。她凑过去,将做好的翠玉糕递到萧阶嘴边。萧阶一怔,反手扣住她的手腕“为了他,讨好我”裴娆妖娆一笑,钻进了
- 冬意浓
- 最新章:第四百章 终局
- 大宋水浒之权臣
- 1111年仲夏,高进重生两年,于太尉府中见到了二十一岁的秦桧和八岁的岳飞,没几日又见到了十六岁的潘巧云,和十四的李师师…当水浒遇上大宋,奸臣当道,这个国家早就已经腐朽到了骨子里面,忠臣有多少都救不了这个国家,唯有当一名权臣!才有可能改变历史,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我的大宋水浒,我做主!权臣,我当定
- 伍点连载
- 最新章:001 高衙内,秦桧和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