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王被人拐跑啦》铁面

    
    他来到世上的那一天,整座小院都回荡着他母亲的惨叫声。
    他爹在门外来回踱步,望着接生婆进进出出,他心急如焚,只能不停地问道:“怎么样了?到底怎么样了?”
    接生婆边走边道:“没事没事,耐心等着吧!”
    过了许久,一声痛号响彻云霄。
    终于一切声音都没了。
    他爹大惊:“怎么了!这是怎么了!”
    又过了会儿,接生婆抱着一个襁褓出来,笑道:“恭喜恭喜!生了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你李秀才,终于后继有人!”
    李秀才这才还魂般长舒了一口气。
    可他随即又紧张起来:“我娘子呢?”
    “李夫人晕过去了,不急,常有的事!一会儿自然就醒了。”
    “怎么不听见孩子哭呢?”
    接生婆这才咦了一声,道:“是挺怪的,这孩子怎么不哭呢?”
    李秀才把孩子接过来,孩子闭着眼睛,张着嘴巴,好像在大哭,却没有一点声音。
    接生婆在孩子屁股上拍了拍,疑惑道:“奇怪!这孩子怎么没声音呢?哪怕是个哑巴,也该是会哭的啊......”
    李秀才眉头一皱:“什么哑巴!你别胡说!”
    “哎哟!”接生婆在自己嘴巴上轻轻拍了拍,骂道,“是是是!瞧我这嘴,一大把年纪了还胡说八道呢!”
    李秀才左看右看,孩子看起来倒是没什么问题,和其他新生儿无疑,可怎么,就是没有声音呢?
    他把耳朵凑近在孩子嘴边,这才听到极其细小的啼哭声。
    他满面疑惑。
    接生婆怪异地望了几眼,瘪嘴道:“这孩子该不是有什么问题吧?”
    李秀才有些生气,他皱眉道:“麻烦您了,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您就请回吧。”
    “诶,好嘞,老身告辞。”
    李秀才又怪异地盯了孩子一会儿,这孩子张着大嘴,微微伸缩着手脚,只见哭相,不闻哭声。
    “这倒真是怪事,我活了三十几年,从没见过这种事......”
    可好歹是自己的孩子,不管有什么怪异之处,李秀才看着,还是觉得欢喜得很。
    李秀才给他起名为:“李初夕。”
    初为始,夕为终,有始有终,善始善终,此为圆满。
    时光如梭,转眼间,李初夕已经十岁了。
    他是个男孩儿,却美得像个女孩儿一样。
    他模样俊秀,皮肤白皙,晶莹剔透,眼睛又大又水灵。
    而且他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是这个小村庄难得一见的全才。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的声音太小了。
    他说话的时候,如果周围有蚊子在叫,那你铁定是难以听清他在说什么的。
    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下,让他他拼尽全力地大喊,才能让人听到他的声音。
    这并不是什么大毛病,实在不行,权当他是一个哑巴吧!
    可实际上,还是会有诸多不便的,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哑巴,而且特别喜欢说话。
    尤其是当他看到不平之事时,他一定要气势汹汹地冲上前去,在众人一脸迷茫的表情中,指着恶人无声地控诉一番。
    他爹是村里唯一的秀才,对于有才学的人,村民们一向敬重,也就对他格外包容。
    可是在同村的小孩子眼中,他就只是一个发不出声音的怪人罢了。
    他们时常嘲笑他,故意问他问题,然后反复地问,反复地问,他拼尽全力地呐喊,细小的声音却只能淹没在孩子们的嘻笑中。
    到这时,他们便会围着他大笑:“哑巴!哑巴!”
    李初夕面色焦急,他张嘴大喊着,大喊着,喊到嗓子刺痛沙哑,直到连细小的声音都发不出来了。
    他就会沮丧地坐在地上,任由他们叫自己哑巴,捂着耳朵,把头深深地埋在膝盖下。
    可他知道,自己不是哑巴,自己只是声音小了一点儿而已。
    这也许是病,李秀才找遍了附近村子的大夫,都对此束手无策。
    他们都捋着长胡子,皱着眉头:“怪事!这倒稀奇了,老夫行医数十年,从未见过这种怪症!”
    他们给的建议都是:“就当哑巴养吧。”
    无奈,为了方便日常的交流,李秀才夫妇开始教他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说,什么动作代表着吃饭,什么动作代表着睡觉......
    可李初夕不肯学,他紧握着拳头,眼含着泪水,冲父母大声叫喊。
    父母屏住呼吸,蹲在他身旁,才听到他喊的是:“我不要这样!我又不是哑巴!”
    无奈,父母也只能放任他不管了。
    有一次,街上一个乞丐捡到了富人遗落的钱袋,乞丐从中拿了一两银子,而后将钱袋还给了富人。
    富人却不乐意了,他要求乞丐将那一两银子还回来,说:“这钱袋是我的,里面的钱,你一文都不能动!”
    乞丐却说:“我都把钱袋还给你了,你那里面有足足百两银子,我只拿一两,有什么大不了的?”
    富人说:“那钱本来就是我的,被你捡去了,本来就应该全部还给我,凭什么要拿我一两银子?”
    乞丐说:“要是换了别人,肯定一分钱都不还给你!你应该感谢我才对!”
    “哪怕我要感谢你,也应该由我来决定,你没有资格擅自拿里面的钱。”
    乞丐说:“铁公鸡!你一毛不拔!”
    富人说:“这是原则问题。”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有人说:“富人真是小气,为区区一两银子,在这里和乞丐较劲!”
    也有人说:“富人你就知足吧!丢了一百两银子,还能找回九十九两!要是被别人捡去了,你一文钱也别想要回来!”
    还有人说:“乞丐应该把钱还回去,路不拾遗事乃是祖辈之训,人道所在,天经地义的事,怎么能因为捡到别人的东西就向人索取报酬呢?”
    富人委屈道:“捡到东西还给失主,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乞丐说:“那我帮了你,你给我回报,知恩图报不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大家为了搞清楚谁对谁错,从早晨一直吵到了中午,也没吵出个所以然来。
    知道李初夕来了。
    他先站在一旁,从观者零零散散的话语中,拼凑出了事情的起始经过,略加思考,心中便有了答案。
    于是他挤开人群站到中间,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有人皱皱眉头:“李秀才家的小哑巴?你来捣什么乱!大家都忙着呢,没有时间陪你玩儿!”
    李初夕皱皱眉,喊道:“我不是哑巴!”
    可他们听不到,他们依旧喊着:“出去出去!走开走开!不要捣乱!”
    李初夕很委屈,他奋力地喊着话,却只得到了众人的嘲笑。
    “这小哑巴在这里做什么呢!张着大嘴,却不说话!”
    “哈哈哈哈!”
    众人哄笑起来。
    李初夕委屈极了,他憋着嘴,眼圈泛红。
    可那富人忽然道:“大家不要吵!李初夕是李秀才家的公子,李秀才饱读圣贤书,是明事理的人,他的儿子,想必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今天这件事情,就请李公子来给我评评理!”
    众人笑着:“你说什么胡话呢!叫一个哑巴帮你评理?那你还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富人看了看李初夕,目光柔和道:“小公子,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大胆说出来便是。”
    李初夕用力地点点头。
    他拉了拉富人的衣袖,示意他蹲下来。
    富人照做之后,李初夕再凑到他耳边,道:“我有主意!”
    富人便大声喊:“李公子已经有了想法,大家不要吵闹,听李公子说。”
    他们笑道:“咱们倒是想听,可是也听不着呀!”
    富人想了想,道:“李公子对我说,我再转述给大家。”
    他看向李初夕:“要是我转述得的不对,你就摇摇头。”
    李初夕重重地点了点头。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
    富人蹲在李初夕身边。
    “李公子说,乞丐应该把银子还给我!”
    众人望向李初夕,李初夕点点头。
    “嘁!”便有一半的人摇头道,“他在胡说些什么!”
    富人道:“大家不要吵,李公子会解释的。”
    “李公子说,路不拾遗,物归原主,乃是大和之道。”
    乞丐骂道:“别听这个小哑巴在这里乱说!他懂什么!”
    众人道:“还是听听吧,李公子他爹,好歹是这十里八乡唯一的秀才,是有学识的人。”
    富人接着道:“我问你们,如果乞丐捡到了百两银子,一两银子都不愿意还给我,是不是错?”
    众人道:“当然是错!明知失主是谁却不归还,与偷盗无异。”
    乞丐道:“你别乱说!我分明只拿了一两!”
    富人看了他一眼,继续道:“再问你们,如果乞丐捡到了百两银子,只归还我五十两,是不是错?”
    “是错!”
    “如果乞丐捡到了百两银子,只归还我八十两,是不是错?”
    “是错。”
    “如果他归还我九十九两,是不是错?”
    “这......”众人面面相觑,有些不好定夺。
    “再问大家,乞丐一两银子都不还给我的时候,他所犯的错是什么?”
    “是因为他拿了不属于自己的银子。”
    “那他拿我一两银子的时候,怎么就没错了呢?难道那一两银子,就是属于他的吗?”
    “这......一两银子太少,算不了什么!”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如你们所说,杀百人是罪,杀十人也是罪,杀一人,难道就不是罪了吗?”
    “杀人之罪,罪在杀人,而非杀多少。贪婪之罪,罪在贪念,而非贪多少。”
    “杀百人是罪,杀一人也是罪!占百两银是错,占一两银也是错!”
    “错在己身,而非外物。”
    李初西一番言论,说得众人哑口无言,纷纷沉默了。
    “好!”人群忽然爆发出阵阵叫好声!
    李初面带微笑。
    富人向他行礼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李公子小小年纪,便能明事理,辩是非,评善恶,颇有贤人之风!”
    李初显得很受用,他骄傲地负着手,享受着众人的赞赏的眼光。
    在一片叫好声中,乞丐只得苦着脸,叫道:“这一两银子,在你那里微不足道,在我这里,却是我好几天的饭钱!我自以为好人有好报,只要拾金不昧,是可以心安理得地收取酬劳的,早知如此,我又何必做这等费力不讨好的事呢?”
    他将那一两银子递给了富人,富人笑了笑:“做善事的目的并非获得回报。”
    乞丐苦苦一笑:“大道理不用再说了,我只知道,以后这种事情,不能再做了。”
    “这可未必。”富人笑道,“兄弟,我见你虽为乞丐,却仍坚守善道,虽与我有异议,也没有胡搅蛮缠,反而与我辩论交流,处处显示你的不凡之处,让我十分敬佩!若肯赏脸,不如去在下府上,做一个小工,一日三餐皆有着落,风吹不着雨晒不着,你意下如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