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湖湘大地,正是莺飞草长的季节。桃李争春,花红柳绿。田野间,湖边上,路两边,到处长满了花花草草,万紫千红,绿茵如盖。各种植物,好像谁都不甘于落后似的,争相呼吸那多情的春风,送给她们那新鲜的气息。争先恐后,谁都怕错过了这孕育生命的大好时机。是啊,当她们经厉了秋季西风的摧残,感受了寒冬冰雪的残酷,当温暖的春风吹来时,她们怎不欢呼雀跃,来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春天呢。
杨子良迎着初升的红日,迈着矫健的步伐,向他新的单位临江中学匆匆赶去。
临江中学位于湘江西岸。东临湘水,西有丘陵,北面荷叶湖,南向临江镇。这是所县立中学,因所处临江镇内,故归县教育局和镇双重领导。该校有悠久的历史了。她的前身是临江书院。听说在过去的好几位山长都是民国时期当地有名的大儒。曾经也培养出一些颇有名气的人物。解放前从这里走出去的文有专员,县长,武有师长,团长级别的人物。解放后还培养出北大、清华的高材生。可以说是人才辈出。故人们都说这里风水好,地脉旺。
杨子良的祖父和父亲都曾经在这所学校任过教。他的父亲还担任过该校的校长。当然那是解放前的是了。杨子良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省立师范毕业的大学生。
他的家庭出身,在当地还是相当有名望的。他祖上曾做过清朝的四品道台,在洪杨的太平军起义时被农民军给杀害了,为清朝皇帝尽了忠。临终留下遗嘱:凡余子孙从余后不得为官。当以耕读持家为本。此后,他的祖父辈们便谨遵遗训,世代耕读为本。到了他祖父杨凤梧时,本想继承祖训,但由于他学识渊博,为人本分,虽颇有资产,但广结善缘,爱扶危济困,友善邻里,深得乡民的爱戴。二十多岁时,被当时临江书院的山长,几次三番,苦口婆心相邀,去当了一名先生。出于对杨凤梧人品和学识的敬佩,老山长在他告老归田时,便极力推荐他继位,接任了山长之职。后来当地的乡绅和当时国民政府的县长,一再保荐,又当上了临江镇的镇长。不过那时将要改朝换代了。没两年,中华民国政府便被新政府取代了。这是后话。
杨子良就是出身在这样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便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和熏陶。刻苦攻读,勤劳务实,继承和保持了祖上的良好家风。从小就深受邻里乡亲的青睐和好评。
他出身在六十年代,当他进入中学阶段时,正好赶上了文革结束,他地主家庭的帽子也被摘掉了。终于和他的同龄人平等了。所以他才能顺利地读完中学,直至考上大学。去年毕业时,他被当地临江镇的党委书记姚子健,从县人事局把他要来,当了镇党委的秘书。并说他是临江的才子,肥水不流外人田,家乡的人才要为家乡的建设出力,将来好造福乡梓,还说要好好培养他入党,将来好挑重担。
当时的他正是踌躇满志,回到家乡真有一股荣归故里的感觉。他好想打显身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家乡干一番事业,为乡亲们谋些福祉,以不负自己的满腹才华。正当他刚刚熟悉了自己的工作环境,得心应手的开展工作的时候,前天,镇党委分管文教的副书记刘秋生,找他去谈话:根据形势的需要,以及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强调要加强和充实教育队伍。要调一批评学兼优,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充实到教育队伍中去。百年人,教育为先。根据临江中学李一鸣校长的一再要求,镇党委经过讨论,决定调你去临江中学。姚书记说:为了党的教育事业,只好忍痛割爱。刘副书记又对他说了一番勉励的话,还意味深长的对他说:小伙子去吧,当一个孩子王未尝不好。
当时的情景不容他多想。向他这样一个刚从学校出来的学生,又无家庭背景,在现实的环境中,对自己工作没有多余的选择。他这次彻底的感到自己的无赖和渺小。好在他对当一名老师,去教书育人,既继承了祖父辈的衣钵,又正好是自己的专业和所长,尽管事情来的突然,但当他听完刘副书记的知识后,也没有什么失落和反感。他对刘副书记说,服从领导安排,力争当一名好老师,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临江中学对杨子良来说,当然不会陌生。他在这里读完了初中和高中,也是从这里步入到大学的校园;也是在这里使他完成了从少年到青年的过度;同样也是在这里,他曾经收获过太多的赞扬和荣誉。因为他一直是年纪的第一名。老师们的嘉许和同学们的赞扬,是他更加发奋的动力。在高考成绩下来,得知自己考了全县第一名的时候,他本可以获得上重点大学的机会,但他却选择了省会的师范大学,当时既有当一名老师的夙愿,但更多的原因是,这所有名的学府,曾经走出了一位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伟人。
所以,当老师和同学们为他所填的志愿不解时,他淡淡地一笑:人各有志。在这里他还收获过好几位女同学的芳心。只不过那时的他还年轻,不太懂风月和浪漫。这时他想起了当年高中的女同学刘笑梅,也被分配到了这里时,他会心的笑了一下: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吧。尽管他不知道刘笑梅的这两年的近况,但他的心里还是闪过了一丝快慰和希望。不知她现在会是个什么样子,还是原来那么文静、端庄么也许比以前更成熟了吧。不知她还记得我不
他在平时暇余的时间里,也经常想到和回忆过她。毕业时,他们都只有十六七岁。那时的她,总爱梳着两个小辫子,圆圆的脸蛋,白里透红的皮肤,配上一双水汪汪的大眼,小巧红润的双唇,端正的鼻梁,一笑一颦,很是遭男同学们追捧和女同学的嫉妒,但她总是不卑不亢,不远不近。唯独对自己表现得既不失矜持,又想亲昵的样子,想到这里,他莫名的一笑,继续赶路。
忽然,湖里的一只水鸟拍打着翅膀,从水面掠起,后面的一只紧随其后。翅膀搅动了湖面的春水,荡起了一阵涟漪。也打断了杨子良的遐思。他回过头来,边走边举目朝前方看了看。湖面碧波如镜,一些候鸟时而在湖面飞翔,时而俯冲到水里,捕捉游出水面的鱼儿。时而发出几声鸣叫,或许是在呼唤自己的同伴,抑或是告诉它们自己的收获。他把目光投向左边的湘江,看到江面上点点的白帆,有溯江而上的,有顺流而下的,往来不断,百可争流。正是这条母亲河,延绵一千多余里,呼育他俩岸的儿女,生生不息,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可圈可书的故事。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成为了一条不可替代的运输大动脉,为推动经济的繁荣,起着巨大的作用。
他感叹了一番湘江,又把目光投向了东面的那片山丘:连绵起伏的山峦,宛如女人描过的眉毛,清爽如也,这也许正是人们常比拟的:明月如钩,春山如黛,此山名叫眉山,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山势不高,海拔还不到一百米,山脉也不长,方圆也不过几平方公里,没有那条与之相连。不知是上天眷顾这里的人们,还是造山运动时留下的杰作,点缀着这南洞庭湖平原,使得这并不算高大的山,看起来却显得非常宏伟壮观。
杨子良把眉山的秀色尽收眼底:但见峰峦叠翠,郁郁葱葱,山花烂漫。他爬过这道山坡,再往前走一百多米就到临江中学了。他正兴赏着这春意盎然的乡村美景,陶醉在家乡的无限风光时,一只低飞的燕子,昵喃着从他的头顶飞过。他抬头追逐着燕子,却又看到两只彩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蜜蜂也忘情的忙着采花,这时他更感到春天的美好,一时诗兴来潮,一首七绝脱口而出:
燕子低飞蜂正忙,百花吐艳柳儿黄。
东君一夜开花令,吩咐山河着彩妆。
吟罢,他有重复了一遍,还可以。就在他自我欣赏中,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学校的大门边
<div>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