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之崛起》正文 第五百七十六章 抗战 北蒙 暗招不断(三)

    第五百七十六章抗战北蒙暗招不断(三)——
    第五百七十六章抗战北蒙暗招不断(三)
    其实平斯科不知道,宋哲武挑选的这些犹太裔军官,都是后世二战中赫赫有名、为保卫苏联并最终取得胜利立下汗马功劳的杰出军事人才,虽然不能说没有了这些人,二战中苏联就一定会垮掉,可是战争经受更长一些波折却是肯定地,甚至也是在所难免的。
    比如安东诺夫,这位苏军的总参谋长,是二战数百万苏军中唯一获得过胜利勋章的非元帅。
    二战开始时,安东诺夫任基辅特别军区副参谋长。不久任南方面军指挥机关筹建小组组长,并于1941年8月被任命为该方面军参谋长。1942年6—11月任北高加索方面军参谋长,后任黑海军队集群和外高加索方面军参谋长。担任这几个职务期间显示了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卓越的组织才能。
    1942年12月,安东诺夫被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任命为第一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他直接参加了卫国战争中许多战役的计划和指挥工作。1945年2月起任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本来以他的威望和能力完全有希望在55年那波被评上元帅的,遗憾的是他似乎“站错了队”,他是唯一一个不是元帅而得到胜利勋章的苏军将领。
    要知道,胜利勋章是苏军的最高荣誉勋章,专门授予顺利完成一个或数个方面军参加的大型战役而使战略态势发生了有利于苏军变化的苏联武装力量最高领导人员。胜利勋章一共只绶出过17枚,就连老布琼尼都没得到过,它是世界上获得人数最少的勋章。
    而且,这十七枚勋章还不全都是授给了苏军将领,除了如斯大林,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还有勃列日涅夫。此外,得到胜利勋章的还有铁托,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三名外国人。
    这个克列伊泽尔,也很了不起。
    二战爆发时,克列伊泽尔是莫斯科摩托化步兵第一师上校师长、在奥尔沙作战。因别列津纳河成功反击,延缓了德军的进军脚步,鼓舞了苏军是士气,让他成为战争爆发以来第一个苏联英雄。
    此后,克列伊泽尔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克里米亚战役、库尔兰围困战等一系列著名战役,都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惟一的缺憾是是,42年5月他参加了铁木辛哥组织的那次哈尔科夫进攻战役,结果司令员波德拉斯中将阵亡,他好不容易才杀出一条血路跑出来。以他的犹太人身份,进了战俘营绝对没好下场。
    克列伊泽尔于1943年2月接任近卫第二集团军中将司令,突破了罗斯托夫地域,解放了顿巴斯,同年8月起任第51集团军司令。所部参加梅利托波尔、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克里米亚战役、消灭了德国第17集团军。1944年7月编入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参加波洛茨克战役、希奥艾战役和波罗的海沿岸战役中的里加战役、默麦尔等战役及围困德军库尔兰集团作战。1945年2月晋升上将。
    而那个卡图科夫更是大名鼎鼎,属于绝对的腕级人物。
    卡图科夫的部队是二战中第一个获得近卫坦克兵称号的部队。在莫斯科保卫战期间的姆岑斯克战役,作为旅长的卡图科夫精心伪装“设局”重创二战时期德军三大名将、闪电战创始人古德里安的先头部队,一战成名。
    此后,在著名的库尔斯克会战中,尽管他的表现没有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更为人瞩目,但论战果交换比,还是他的部队效率更高。以后,作为苏军进攻的最强矛头,他参加了44年“十大打击”中的三次,以及“终极pk”——柏林战役。两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尽管卡图科夫没能成为装甲兵主帅,但是他是苏军公认的战时近卫坦克兵第一人,后世有些人对他的评介还在罗特米斯特洛夫坦克兵主帅之上。他之所以最后没有成为元帅,完全是因为他在攻克柏林时,抢了朱可夫的功,遭到朱可夫的嫉恨。
    后世的电影中,有一段关于巴顿将军的情节。
    老巴在胜利后的敬酒中挑衅苏军将领,两人互不买账的桥段。很多字幕和翻译说是朱可夫。显然,这是错误的,看肩章就能看出来那不是朱可夫。而且巴顿根本不是和朱可夫一个级别的。和他对应级别的将领,正是卡图科夫。
    而宋哲武开出的名单中,出现的非犹太籍军官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则也绝非偶然,这是宋哲武有意为之。
    在这三人中,现任苏军骑兵第2旅旅长朱可夫就不用提了,朱可夫是苏德战争中继斯大林后第二位获元帅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他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
    在宋哲武认为,甚至也可以说,如果二战中苏军没有朱可夫,也就不会有后世的苏联。
    苏军第七骑兵师师长罗科索夫斯基,二战前期任苏联顿河方面军司令,曾与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叶廖缅科一起,率部与攻入斯大林格勒的德国第6集团军展开激战,于次年2月俘虏德国陆军元帅保卢斯。
    二战期间,罗科索夫斯基组织指挥的重大战役主要包括:斯摩棱斯克会战,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会战,白俄罗斯战役,东普鲁士战役,东波美拉尼亚战役,柏林战役等,被誉为“常胜元帅”。
    虽然现任苏联红军军训部中校参谋的华西列夫斯基,在这三人中最不起眼,甚至后世军迷也没有特别推崇他,可是在宋哲武看来,华西列夫斯基是苏联真正杰出的军事家。正是由于他在二战中担任苏军总参谋长,亲自指导了斯大林格勒反攻作战,是克里米亚的收复者和柯尼斯堡的毁灭者,他是当之无愧的苏联陆军三驾马车中最具有才华的将领,也是作为最高统帅的斯大林的最得力助手。
    宋哲武在交换俘虏的名单中,把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这后世号称苏军三驾马车的重量级人物加了进来,完全是别有用心之举。宋哲武就是想利用斯大林的多疑,利用斯大林的残酷手段清除掉他们。没有了这三个人,在二战中,苏联会吃更大的亏,战后也就会更虚弱,他要收回外东北,包括整个西伯利亚也就会少了许多困难。
    虽然宋哲武对于如何处理俘虏早有想法,可是具体实行起来许多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宋哲武发现,他对许多事情,多少有些想当然了。
    比如,按他原来的想法,要把苏军俘虏中哈萨克人全部交给卡西莫夫,他认为这些哈萨克人都会支持卡西莫夫建立属于哈萨克人自己的国家。可是事实却让他很惊讶,哈萨克人中的布尔什维克分子和许多共青团员,坚决拒绝加入流亡政fǔ。无奈之下,宋哲武只好把这些坚定的布尔什维克分子们重新送回了战俘营。
    不过,苏军高级军官的态度却给宋哲武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
    在审讯苏军军官过程中,不仅布柳赫尔和苏军将校级军官,就是负责政治工作的各级政治委员和内务部人员,几乎都要询问宋哲武答应的用俘虏换他们家人的承诺是否是真的。在得到宋哲武真诚、坚定的承诺后,这些人几乎都表示愿意留在中国或者出国。而且,级别越高的留下来的比例越大,几个军长都表示只要把他们的家人接来,他们就愿意留在中国。只不过,级别越低的军官,愿意留在中国的比例也就越少。
    这一点,宋哲武完全理解。
    因为高级军官回国后,必须要为此次北蒙战败承担责任,他们不仅肯定会被迫离开军队,而且几乎也可以肯定他们都会被关进监狱,或者被送到西伯利亚劳改。作为高级军官,这些内情他们都清楚。
    而低级军官相应承担的责任要小得多,而且他们也不了解克里姆林宫的诸多内幕,选择回到苏联,也是情理可原。
    宋哲武为了保证能实现自己的承诺,释放了一名苏军团政治委员,让他给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里那位冷酷的格鲁吉亚人带回口信。
    口信的内容是:用布柳赫尔所有的家人亲属,换一万苏军被俘士兵;其它每个军级军官的家属们,换300名俘虏;校级军官家属们,换50—200俘虏不等。
    宋哲武开出的那份有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在内的犹太军官名单中,他们本人每人换5000俘虏,而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三人本人换一万俘虏。这份名单中的人的家属,要比照交换被俘苏军军官眷属交换原则进行。
    为了防止出现斯大林拒绝交换某一人家属的事情发生,宋哲武强调,所有自愿留在中国的被俘苏军高级军官的家属,必须一次性整体交换完成,否则这次战俘交换家属行动即告失败……
    感谢“g7”书友的月票!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