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大帝》第348章 内阁次辅徐缙坐了冷板凳

    
    当然,徐缙也不得不顺从皇帝心意,开始议正事,所以就主动说道:“陛下,臣也附议,眼下还是先议正事为重,臣以为关税增幅下降,非是走私贸易猖獗之过,而是朝廷税赋重,商人盈利空间减少,而出海积极性不高之故!”
    虽然徐缙等商人阶级代表官员没兴趣讨论关税与走私的事,但皇帝要议这事,他们也只能提出自己的观点,所以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税太高了,重点是商税太高了!
    又是减商税!
    朱厚照发现以徐缙为首的许多文官除了攻讦朝臣搞内部政治斗争外,一谈及朝廷正事,都万变不离其宗的要减免商税。
    东西部百姓贫富差距过大,要减免商税!
    西班牙屡扰大明百姓,要减免商税!
    土司与汉地百姓矛盾加剧,要减免商税!
    如今关税增幅下降依旧是因为商税增加,要减免商税!
    朱厚照不得不承认徐缙这些文官此时还没有什么明确而详细的主张,最一致的主张就是减税,没有建立一个团体的意识,也没有想彻底掌控统治权的目的,更没有明确的目标。
    这与自己的忠君社不同,忠君社除了没有要造反的目标外,该有的都有。
    话转回来,朱厚照知道出身商人阶层的文官们是很想朝廷减税的。
    可是,朱厚照清楚这税是不能减的。
    因为大明已经免除了天下徭役,还把农赋减低了许多,甚至关外考虑到小冰河气候对北方农业的影响,不但没征收农赋还倒给一些农户补贴。
    所以,大明要想维持中央朝廷财政充裕的局面,继续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和强大军队的维系,以及科研的投入,只能依仗商业贸易上的征税收入。
    而且事实上,大明的商税也不算重,只是比以前三十税一的比例加了一些而已。
    但对于帝国这些由地主转型为资本家的士绅们而言,习惯了较低农赋甚至还可以随意避开税赋的他们还是不习惯每年缴纳大量税赋给朝廷。
    可每年这些士绅缴纳得多,但他们赚的也不少。
    所以,要说这些士绅不自私,那肯定都是假的。
    但偏偏他们在朝堂上每每都在扮演着大公无私、正义清正的形象,还有一大帮也出身优渥的官僚世家子弟争相附和。
    所以,朱厚照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越是得朝廷之利的阶层越是不愿意为朝廷付出,这就叫做得了便宜还卖乖。
    话转回来,这时候,徐缙的话一落,审计署的尚书丛兰便站了出来:“陛下,臣认为关税增幅下降,不是税重所导致的,因为大明实行的商税并不重,审计署有明确的统计数据,出海的商行,即便经营最差的,也能盈利四五倍,所缴纳税赋根本不至于使其不愿出海经商;
    故臣认为,关税增幅下降,还是走私猖獗导致,这也证实了锦衣卫所奏,近来海上海盗滋生,倭寇大增的现象!”
    张隗也站了出来:“陛下,臣认为从公所言有失偏颇,即便是走私猖獗导致,那也是朝廷商税过高导致,以至于逼商民为盗。”
    “关税收入关系大明国库之收入,而如今商税本不算高,若如再减,只会使得国库钱粮不济,钱粮失衡,而商民避税走私为盗,其根因非为税重,实为自私之故,或仗着有地方势力支持,置王法于不顾,故儿臣认为应当严打!以正国法!以保障国库之收入!”
    户部尚书朱载垒也站了出来,对于如今这走私猖獗之事,他也从民间得知许多,知道有很多沿海官绅再给某些走私海盗充当保护伞。
    而如今,朝堂上一些文官却依旧执意要把走私越来越猖獗的现象掩盖下去,这让他也有些看不下去,忙也接过话来。
    “父皇!皇兄所言,儿臣以为不妥,治国切忌用暴政,当施仁政,商人走私为盗,不应严打,不然恐引起民变,故儿臣认为,关税增幅下降是在所难免之事,朝廷应顺势而为,与其再夺商民之利,不如开源”。
    二皇子朱载塗这时候也站了出来说道,他知道自己皇兄朱载垒的政治观点肯定不会让大部分文官士绅所喜,所以,他便偏偏附和着这些大部分文官士绅的内心想法,以获得这些人的支持。
    徐缙等一开始见朱载垒要求严打走私,的确也都心里很不乐意,毕竟他们这些南方士族大户,都是走私犯,真要严打,自己这些人还怎么活。
    而二皇子的话则让他们很满意,不以暴政打击走私,无疑是对他们有利的。
    国税局右侍郎闵献也站了出来,附和道:
    “陛下,臣认为二皇子所言甚是,与其夺商民之利,禁绝走私,以致激起民变,不如让利于民,并开源,毕竟商人亦陛下之子民,而如今务工者日益多,且收入也日渐增多,但却只享受朝廷与商行提供之保险福利待遇,而缴纳少量赋税;
    故,臣认为当让这些务工者也承担一定量的税赋,即个人所得税应调高,譬如征收加班税,以遏制百姓争先加工的现象,这也是为他们之身体健康考虑,不然这些百姓长久辛劳下去,恐使帝国国民身体素质下降,且亦使家庭不和谐!”
    朱厚照很想笑,现在大明的工人是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所以,大明要求工厂主在八小时之外,如果需要工人加班,需要给工人更高的工作待遇,而加上大明的工人获得劳动的报酬基本原则是做得多得到的多,因为大明的工人薪酬制度最开始来源于朝廷来自于朱厚照按量计酬而不是按天计酬的原则。
    所以,现在大多数工人为了挣得更多,都会拼命加班。
    而厂主坊主们也乐得如此,他们自然希望工人们加班多干,只是不愿意让工人得到太多利益,以至于一些人要求征收加班税,以遏制工人加班,目的让工人更健康。
    只是,朱厚照没想到,今日的朝堂上,居然还真的有文官提出来要征收加班税。
    “保障务工者与务农者利益是忠君社基本原则,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征收加班税,亏你们想得出来!”
    夏言忍不住大声斥责了起来,然后向朱厚照禀道:“陛下,务工者乃城镇中无地甚至无房之百姓,生不能得一席安稳之所,死不能有一垄归根之墓,全靠自身勤劳而得以衣食无忧,如今若征收其加班税,无疑减少其收入更使其难有居所以致培育子女不说,还会降低其消费欲望,大明之商贸将会大减,国库收入只怕不会因征收加班税而增加还会因商税收入减少而减少!”
    “庶民之家温饱足矣,治国当戒奢以俭,何必要求美屋华舍,庶民之子识字读书已是天恩,何必请名师进名校以求贤达,若事事与富者比肩,岂能幸福快乐!故臣认为,加班税若征收,不会影响庶民收入,反而可以促进庶民节俭!”
    徐缙这时候反驳了夏言,他很看不惯夏言这种要把务工者与务农者放在首位的理论,但他也不好直接反驳,毕竟这已经是天下公论,只能用所谓崇尚节俭的美德来作为自己发表自己观点的理论基础。
    朱厚照没想到讨论一个关税与走私的事,会讨论到该不该征收加班税的地步,一时不由得说道:
    “好了!诸位爱卿之言论朕已经知晓,这是内政,自然当由内阁决策,夏爱卿,你们内阁把今日朝堂上各位爱卿的言论整理综合一下,然后整理成一个最终决议,上承于朕。”
    说后,朱厚照便命令退朝。
    就这么结束了?
    闵献与张隗等不由得惊愕地腹诽了一句,心想自己正要再辩几句,把朝廷应当重商的理由说上几句呢,怎么陛下就不愿意听了。
    但现在,朱厚照除了了解一下下面群臣的意见外也的确没有要亲自做决策的意思,而是让依旧让内阁代理自己的内政决策权。
    于是。
    闵献与张隗等也就只好看向了徐缙:“徐阁老,还请替天下商民主持公义!”
    徐缙点了点头,不用他们说,他也是知道的。
    夏言与严嵩这时候已经先去内阁值房,在路上,夏言不由得对严嵩说道:“严公,你应该明白,你是靠惠济天下农民起家的,而大明在很多时候,这农民与工匠是不分的,回乡就是农民,进城就是工匠,所以,内阁关于整顿海贸,打击走私以及促进关税增收的决策,就由你来安排人拟如何,老夫相信你会天下耕作者考虑的。”
    “下官明白,请元辅放心,下官着人拟好后便给您看看”,严嵩说道。
    内阁中书见夏言与严嵩走来,倒是恭敬地行了一礼,但夏言并不理会倪元林,因为他知道倪元林一直唯徐缙之命是从,而严嵩倒是笑了笑。
    倪元林已经知道了前殿的事,所以,忙主动过来,询问着夏言:“启禀元辅,今日之朝议,下官该如何拟?”
    夏言依旧没理。
    倪元林苦于徐缙没来,只得看向严嵩。
    严嵩半晌后,才道:“你歇着吧,让肃卿来。”
    于是,内阁中书高拱忙走了过来:“请阁老吩咐。”
    徐缙这时候也走了过来,见倪元林恍若没什么事一般,也知道倪元林肯定是被冷落了,心里也有些感同身受,他能猜到自己即便是内阁次辅,但现在内阁三位阁臣中,夏言与严嵩结盟后,自己这个内阁次辅也是形同虚设,自己想替商人们争取利益都没法。
    倪元林也是一肚子的不满,本来作为内阁中书的他,应该是很有权力的,毕竟在帝国中枢做事,但现在的他不但因为自己父亲的落马而无升迁之机会,更因为,自己和徐缙走得近而被首辅与三辅排斥。
    再看见徐缙作为次辅也被晾在一边,也就不由得发起了牢骚,向徐缙行礼后:
    “次辅,下官着实不明白,既为都为阁臣,为何不商量着决议,何况您还是次辅,而那高拱才进内阁做中书没几天,就让他来草拟决策疏!这官当的实在是憋屈!”
    徐缙没有理会倪元林,直接进入了自己的值房,他知道倪元林这是对夏言不满,但他其实不仅仅是对夏言不满,而是对皇帝不满。
    他知道夏言能一直这么得意,和皇帝支持他不无关系。
    当然,徐缙也不敢有弑君的想法和动机,但他知道皇帝能一直把自己这些文官玩弄于鼓掌之中的真正原因不是有夏言这样的走狗,而是皇帝一直利用西厂这个机构,在监视着自己这些文官。
    “必须让陛下撤销西厂!即便不能撤销西厂,也要让西厂的人不敢这么放肆!”
    徐缙如此这么想道。
    于是,他也没再坚持减免商税的事,而是写了一道言西厂之利弊的文章,他也没有直言西厂不应该有,而是把利弊分析出来,他相信文官们会明白自己的意思,而加大对西厂之弊端的宣传。
    徐缙不拿夏言说事,而是拿西厂说事,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反击方式。
    因为,东厂也好,还是如今的西厂,各阶层的人,无论文臣还是武将都对此是颇为不满的,既有对西厂的执掌着是内臣宦官的歧视的原因,也有都不愿意被时刻监控着的原因。
    所以,民间也有很多人开始因此针对西厂说事,开始披露西厂各种弊端,甚至直斥西厂高忠的罪行,还直接要求皇帝陛下应该取缔西厂。
    朱厚照自然不会从了这些人的愿,西厂现在是他监控士民的手段之一,如果没有西厂,处在深宫的他无疑少了双眼睛,所以,朱厚照自然也不会从民之所请,取缔西厂。
    徐缙也知道皇帝不会取缔西厂,但他依旧会暗自蛊惑人继续攻讦西厂,目的只有一个,让执掌西厂的人感到害怕。
    西厂提督高忠的确很烦,烦的是对他的负面评论越来越多,仿佛他就是国之大贼似的。
    可事实上,他也没抓过几个人,而且一直抓人其实是东厂与锦衣卫。
    高忠知道这是有人在背后使诡计,但他也的确担心,在久而久之后,陛下会真的相信了这些谣言,或者因为民间舆论的原因而不得不对自己进行处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