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019【途中意外】

  经历了几场雨水,山间竹林更加葱郁。
  沈师爷骑着白捡的毛驴,穿行于茫茫竹海之中。人逢喜事精神爽,他此时心情无比舒畅,望着官道旁的翠绿新竹,情不自禁朗诵诗歌:“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这孬货,居然借咏竹诗句来自比王安石,吹嘘自己虽然历尽劫难,却永远都不会被困厄击倒。
  可惜,王渊听懂了懒得说话,其他三人则是完全不解其意。
  “唉!”
  沈师爷一声叹息,身边居然连个捧哏的都没有。若是宋公子在就好了,肯定要附和对应几句,互相吹捧起来才有意思啊。
  复又行走一段路程,沈师爷愈发感觉无聊,对王渊说:“渊哥儿,你既身具宿慧,不如以竹为题,作诗一首如何?”
  “不会。”王渊回道。
  沈师爷又说:“那你朗诵一首古人诗词,看前世记忆还剩下多少。”
  王渊反正也闲得无聊,索性真来一首:“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好诗!”
  沈师爷听得摇头晃脑,问道:“此诗可是咏松?”
  “咏竹的。”王渊说。
  沈师爷仔细体会,点头道:“咏竹也可。是你前世所作?”
  王渊模棱两可说:“如果这首诗已经有了,那就是别人作的。如果还没有,那就是我作的。”
  沈师爷想了想:“应该没有,至少我没听过。”
  王渊心想:你听过才怪了,老子虽然记不住几首诗,但也知道这是清朝郑板桥写的。
  这首《竹石》,王渊想不记住都难。
  上辈子,王渊的老爸是大老粗,开厂子赚到几个臭钱,就学人家收藏古董,被忽悠买来郑板桥真迹。真到吓死人的地步,画中题诗全用简体字写的。老爸还挂在客厅墙壁上,逢人就吹嘘介绍,几乎挂满了王渊的整个童年,每天都要把这首诗看好几遍。
  “哈哈,”沈师爷大笑两声,“等去了宋氏族学,你再把这首诗拿出来,保证让宋公子惊为天人,整天把你当祖宗一样供起来。”
  王渊摇摇头:“算了吧。那是个老实人,我都不好意思再骗他了。”
  沈师爷纠正道:“怎可说骗?投其所好也!”
  王渊懒得搭理他。
  沈师爷又讲起自己的人生心得:“这芸芸众生,皆有所欲,也皆有所好。你以后如果做了官,要揣摩上官的心意,要明白同僚的欲求,还要掌握下属的想法。能做到这几点,则官运亨通,青云直上,指日可待!”
  王渊说:“不就是混嘛。”
  “对,”沈师爷笑道,“这个‘混’字讲得精彩,官场就是要混。但如何能混得顺风顺水,那就要凭各自本事了。你所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谓道尽了做人为官之道。”
  “呵呵。”王渊笑笑不说话。
  沈复璁虽然各项才华出众,但他的境界也就那样了,只能把学生教成官场老油条。
  如果换成王阳明,做人追求都不一样,层次瞬间提升好几个等级。
  距离贵州城越来越远,地形就愈发不平坦,官道渐渐成了狭窄的山间坡路。
  一连两宿下雨,还外带一个白天,山道更加泥泞难走。
  沈师爷害怕滑倒,也不敢再骑驴了,只能拉着绳子步行前进,继续阐述着自己的人生哲学。
  走在最前方的袁刚突然止步,他那头毛驴甚至倒退,踱着蹄子发出恐惧叫声。
  “怎么停下……”沈复璁狐疑的往前方看去,话说到一半戛然而止,随即惊恐大叫,“狼!好多狼啊,快跑,快跑!”
  “闭嘴!”袁刚呵斥道。
  大约有二十多匹狼沿官道下山,跟王渊等人迎面撞个正着,双方距离尚有三五十步那么远。
  袁刚告诫道:“不要转身,不要逃跑,这种地形是跑不过狼的。”
  “哦,哦。”沈师爷浑身都僵住了,只能下意识附和。
  此处山势还不是太陡峭,那些狼渐渐开始分散,打算从官道两侧的山壁进行包抄。
  袁刚已经把土弓上弦,虚搭弓箭说:“我守正面官道。”
  “我守左边。”王渊也做好准备。
  王猛说:“你还太小,我来守左边。”
  左边是山壁上侧,负责包抄的野狼,可以借着山势直扑而下。右边就要好守得多,野狼必须由下往上进攻。
  王渊道:“听我的,大哥你守右边,袁二哥护住后方,左边的狼都交给我处理。”
  王猛还待争辩,袁刚低喝道:“听王渊的!”
  狼群的阵型已经渐渐展开,但没有立即选择进攻。它们在跟人类对峙,一旦把敌人吓得逃跑,就能在追赶当中轻松捕食。而如果敌人戒备森严,狼群又会衡量伤亡代价,直接选择撤退都有可能。
  足足对峙了一刻钟,双方都没有任何动静。
  袁刚骂骂咧咧道:“真他娘见鬼了,这时日怎会有成群的野狼?”
  一般而言,只有在冬天才会出现狼群。因为小动物都躲起来过冬了,只能猎食鹿类等大型动物,这就必须成群结队进行配合。
  开春之后,野狼要繁育幼崽,小动物也出来撒欢了。这时就会选择小家族生活,顶多三五成群外出捕食,不太可能出现数量超过十只的狼群。
  他们遇到了小概率事件,算得上超级倒霉。
  王渊琢磨道:“可能是前两天下雨,气温骤降,山里猎物难寻,才让这些野狼扎堆下山。”
  袁刚咬牙说:“管它娘的。这些畜生要是敢扑上来,老子把它们全都杀光!”
  话音刚落,狼群就扑上来了。
  三只毛驴瞬间被吓得逃命,撒开蹄子往山下全速狂奔,差点把负责后防的袁志给撞得摔倒。
  狼群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它们捕猎的时候,很少进行正面搏杀。都是能吓唬就吓唬,专门在追击中毙敌,有些类似蒙古骑兵的战法,或者说蒙古骑兵就是跟狼学的。
  当即便有负责包抄的几匹狼,绕过王渊等人,直接朝三头毛驴追去。
  “放箭!”
  袁刚趁着狼群包围阵型出现缺口的瞬间,抓住战机立即下令进攻。
  “嗖!”
  王渊一箭射出,直接射爆一只狼的右眼。那匹狼没有立即死去,哀嚎着从山壁滚下,滚到半路又挣扎着爬起来,反复跌倒几次终于不再动弹。
  正面的袁刚,右边的王猛,也分别射死、射伤一匹狼。
  只有防御后方的袁志无狼可射,因为离他最近的那些狼,都远远跑去追赶毛驴了。
  沈复璁被四人围在中间,双腿颤颤已经站不稳。战斗一打响,这货吓得直接趴地上,双手抱头扮起了鸵鸟,屁股撅着用腚眼仰望苍天。
  狼群已经奔跑起来,以王渊的神箭术,也难以射中眼睛。但依旧箭箭命中要害,转眼间就已经射死两只,射伤一只——若非他只有两支铁箭,三只狼全都得死,骨箭的杀伤力实在太坑了。
  袁刚也射死一只,射伤两只。
  王猛就不行了,第二箭射了个空。而且射速还慢,刚刚搭起第三箭,已经有狼冲到他面前,只能弃弓拔刀猛然砍出。
  至于袁志,追击毛驴的几匹狼,听从头狼召唤回转过来。这家伙连续两箭放歪,直接提刀往前冲,全然忘了保护沈师爷,四角防御阵型露出巨大空挡。
  袁志属于那种莽货,只知道提刀砍人,连箭法都不怎么练,而且非常容易热血上头。
  “呔!”
  袁志冲锋前进,一刀砍出,直接斩掉半个狼头。接着猛然翻滚躲避,随手撩起一刀,划破另一只狼的肚皮。再抬臂遮挡咽喉,任由第三只狼咬住小臂,带着狞笑把这只狼给捅死。
  “我草!”
  王渊放出三箭,才发现袁志跑了,一匹狼正在绕后扑向沈复璁。
  他挥舞弓脊抽飞一只,把土弓都抽断了,转身抽刀飞掷,砍中偷袭沈复璁那匹狼的后腰。但这一分神,王渊也被一匹狼咬住大腿。他反手抽出一支箭矢,狠狠扎进这匹狼的眼睛,还顺手使劲拧了一下。
  “嗷!!!”
  转眼之间,狼群损失惨重,头狼直接下令撤退,这些畜生总是打不过就跑。
  袁刚也挥刀砍死了两匹狼,自己的手腕亦被咬伤。见到狼群撤退,他连忙喊道:“不要追,回来守好阵型。这些畜生很可能在诱敌,阵型分散了要被杀个回马枪。”
  王猛立即响应命令,他那个地势很好守。刚才虽然仅砍伤一只,剩下的狼也没法攻上来,而且属于唯一没有受伤的那个——沈师爷不计算在内。
  袁志早就杀上头了,提着崩口的铁刀,撵着一匹狼追赶不停。
  “小兔崽子,你给我回来!”
  袁刚大吼,却不顶用,只得对王渊说:“渊哥儿,你快去帮他,混小子要中招了。这边我跟王猛守着,防止它们前后夹击。”
  王渊的大腿被撕下一块肉,他也顾不上包扎伤口,便捡起自己的铁刀,又取下一副备用土弓,跟着袁志朝下山的方向狂追。
  狼群是分成头尾两拨,顺着官道有序逃跑的,袁志那边有好几匹狼,随时可能聚起来反扑敌人。
  这是狼群的惯用伎俩,能吓就吓,能打就打,不好打就跑,寻机重新组织进攻。如果被狼群惦记上,它们能悄然远缀十多里,等人一松懈就发动突袭。
  而袁志的智商水平,连这些畜生都不如,轻轻松松就上当了。他今后如果为将,也只能用来冲锋陷阵,单独领军百分之百要坏事儿。
  ……
  山下竹林。
  宋灵儿正策马到处乱转,护卫们紧紧跟随左右。
  追是追上了,可小姐不肯回去,这群护卫只能帮她一起抓熊猫。
  熊猫又不傻,连续几天被人追捕,早就逃得没影儿了。反正此地遍布竹林,在哪里都能吃个饱,也就换一下栖息地的事情。
  “气死我了,到处都找不到。”
  “竹熊,你快出来!”
  “再不出来,我可要放火烧竹林了!”
  那些护卫被吓了一跳,方圆十多里全是竹林,一把火很可能把自己也烧死。
  阿猜、阿旺属于护卫头子,两人对视一眼,悄悄策马接近,打算把小姐直接绑回贵州城。
  “你们想干什么?”
  “驾!”
  宋灵儿的警惕性还很高,瞬间发现不对,再次打马飞奔。
  “昂昂昂……”
  山道上传来几声驴叫,只见三头毛驴迎面而来,状若癫狂,吓得宋灵儿连忙勒马闪避。
  “小姐,不对劲!”
  “山上要么有贼寇,要么有凶悍野兽。”
  阿猜和阿旺立即警醒,策马将宋灵儿护在身后。
  “嗷~~~”
  山上复又传来狼叫声,宋灵儿不惊反喜,大呼道:“都随我去杀狼,冲啊!”
  阿猜、阿旺也没把狼放在心上,因为这个季节的狼群,顶多也就三五只扎堆,他们人手一箭都能射成刺猬。既然小姐想要杀狼,那就陪着她疯呗,等疯够了就该老实回城……吧。
  包括宋灵儿在内,全都下马步行,拿着武器往山上冲。
  不到片刻,他们就看到狼了,还有两个浴血奋战的穿青少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