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种地去》分卷阅读17

  “知道啦。”
  没一会儿,意安就装了一碟子的菜以及一大碗饭回来,两人就在客厅里开吃了。
  吃过午饭,意安还得回去帮忙,而薛丞启今天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所以继续摊在沙发上,打开电视看了起来。
  到了下午,三奶奶家的亲戚朋友都回家去了,意安又帮着拾宴席上的各种东西,该洗的洗,该放回哪的放哪去。
  然后到了傍晚,今天在三奶奶家帮忙的所有人又在三奶奶家吃一顿晚饭,这一天的宴席就结束了。
  接着第二天,大棚里的豆角苗终于可以开始移植栽培了。
  依旧是找村里人帮忙,先把育苗棚里种着豆角苗的育苗穴盘一块块扯起来,然后搬到新的大棚里,再一颗一颗的弄下来,放到之前开好的孔里,最后把孔给填上。
  也是用了一天的时间,大概200多平方的豆角就给种好了。然后玲也依依不舍的外出打工去了。
  接下来,地里的活主要就交给薛丞启了,意安又可以回房间里继续宅着。
  第12章上山砍柴
  转眼天气就变冷了,之前只是早晚比较凉,穿个薄外套就可以了,现在却是要穿上棉衣才行。
  廊村最冷的时候一般是在12月下旬到2月上旬,这段时间的室外温度大概是在10~15c左右。如果有北方的冷空气入侵,气温大概会降到5度左右,按照往年的经验,最多也就降到两三度。如果冷空气比较少,那么气温偶尔也会出现高于20c。
  而豆角喜欢温暖的生长环境,不耐霜冻,一般在20~25c生长为良好,所以这时候就要做好保温措施了。
  现在的气温就低于15c,还没有很冷,所以可以通过给大棚加膜,然后闷棚来升温。但是,如果冷空气到来,那么靠加膜闷棚是不够的,得通过其他措施来增温。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这村里适合增温的方法,薛丞启能想到的大概就有挖防寒沟、作物反应堆、以及点火增温。
  挖防寒沟就是在大棚的内侧或外侧,沿棚边挖一条深40厘米以上、宽30厘米左右的沟,然后在沟内填入碎干草,上面再盖上干土封沟。防寒沟可以隔开大棚内外的土壤,减少大棚内土壤热量的流失,从而有利于保持大棚内的地温。
  作物堆反应,就是利用作物分解散热的原理来增温。大概的做法就是在行里面,也就是低畦处挖宽25~30厘米深的沟,内填秸稻草或干草,并放置专用微生物菌剂,再上面把泥土给盖上,然后开始灌水,直到底下的稻草或干草给浇透。
  这样,稻草或干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逐渐分解,并释放热量与二氧化碳。这方法可以提高根层土壤温度约2c左右,还可以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和生态环境,为作物补充二氧化碳。
  最后一个增温方法就是通过堆火增温,也就是用柴草或农作物秸杆堆火来提高棚温。
  前面两个方法都可以用村里人之前稻谷丢弃在田里的稻草,但近两年村里人种田的没有多少了,一般也就种够自家吃而已。而且因为没有人专门去集,放田里也碍地方,有的人直接一把火就烧掉了。所以并没有太多的稻草可以利用。
  那么就只能利用杂草或枯叶什么的了,刚好最后一个方法也是需要用到柴火的,所以意安决定上山打柴。
  另外,家里烧火炒菜用的柴火也快没了,之前用的都是奶奶以前上山捡回来的,也该多打点柴回来备用了。
  于是一大早的,意安找出两把柴刀,还有镰刀,在水井边用磨刀石沾了水开始磨刀。完了又翻出家里的锯子,搬了把小板凳坐院子里,用三角锉刀把锯子齿尖部位一一磨锋利。
  等到薛丞启回来了,意安才工,找出手套袖套,换上解放鞋。转头看到薛丞启已经戴上袖套和手套了,但脚上穿的居然还是皮鞋,忍不住吐槽:“穿皮鞋下地什么的也就算了,难道你还想穿着皮鞋上山?”
  “怎么?不行啊?我这个是真皮,很柔软舒适的,而且防水防滑,耐穿不容易磨损,我以前爬山都是穿这鞋。”
  “那你这鞋可就贵喽,上山下地还是穿解放鞋好,我都穿了大半辈子了,很好穿的,以前的红军也都是穿它,不然怎么还叫解放鞋咧。”奶奶坐在旁边也劝道。
  “就是,要考虑性价比啊,再说它还能有解放鞋耐磨?防水什么的,现在又不下雨,如果是下雨天,水直接从上往下进,皮鞋照样湿。”意安说着拿出一双新的解放鞋,这是他上次去镇上专门买的,“呐,新的,换上试试,我记得你的码数跟我一样的。”
  “但是,这鞋好丑啊。”
  “……”
  “还有一股胶味。”
  “……快穿上!”
  薛丞启看了看瞪着自己的意安,又看了看地上的新鞋,还是默默的脱了皮鞋,换上解放鞋。
  “怎么样,走几步看看合适不?”
  “还行。”这码数确实合适,感觉也挺轻便舒适的。
  “不错不错,多好看啊,哪里丑了,这上山才像样嘛。”奶奶笑眯眯的赞道。
  “那走吧,上山了。”意安说着推了手推车就出发,薛丞启跟在后面。
  这手推车就前面一个30多厘米宽的独轮,轮子上面用钢铁焊接出来一个长70多厘米、宽30多厘米的平坦区域,可以把东西放这区域上面,然后用胶带绑结实。
  轮子的后面,也就是放东西的后半部分的下面,有两个脚作为支撑,在平地上就是靠这两个支撑来维持整个车子的平稳。再往后就是两个约130厘米长的扶手,用来给人推或者拉车子走。
  手推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还可以拉100多斤重的货物,就是车子本身太重了点。这车子是近几年镇上才有卖的,以前大家上山下地都靠挑或扛,有了它之后,村民们农忙时节就用它来拉稻谷,平时上山也必推着它。
  意安他们要去的山其实就是家后面靠着的那座山,因为在村子的后面,所以村民们叫它后背山。
  廊村其实四面环山,一条公路出到村大队,一路上全都是山。这泥公路本身也是在以前那条翻山越岭的小山路扩建出来的。
  不过这村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