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之穿成乾隆的强国路》分卷阅读43

  就可以除。
  不过乾隆也不会乾纲独断,根据大臣们交上来的奏章,他发现了不少很有建议性的内容。在接下来的朝会中,乾隆和诸位大臣们反复推敲,最终才确立下新版税制度。
  新版税制度下发到各省各县,百姓们都纷纷称赞当今皇帝为圣明之君。
  解决了赋税制度,乾隆只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他对权利看得不重,这些年在确立自己至高无上统治权的同时也渐渐的将自己手里的权利下放到军机处和六部,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永璜的回归也意味着移民的开始,乾隆需要将中国本土的一部分住民迁移到南美洲。这件大事乾隆就只是把握一个大方向,底下的枝节就交给永璜、兆惠还有六部来商量处理。
  迁的是哪个地方的百姓,如何与百姓沟通,最后怎么去到南美洲,这些都是他们要解决的问题。
  烈士陵园的修建乾隆就交给工部来处理,他也是时候偷懒那么一下了,他可不想和雍正一样累死在批改奏章的案几上。现在六部里边的官员都是一些有才干有能力的人,事情交给他们来办,乾隆也放心。
  闲下来的乾隆更多的是把力放在教养永瑜之上。永瑜是他看好的下一任继承者,但是永瑜还小呢,交他帝王心术他也不懂,乾隆自然不会揠苗助长,只是经常和他聊聊最近国家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家是怎么解决的,为什么会这么做。让永瑜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也不评价他说得对不对,这只是在培养他对政治的敏感度。
  等到永瑜九岁的时候,乾隆把永瑜安置在养心殿偏殿,每天给他看一些奏章,让他写写自己的想法。一个是通过奏章让永瑜对大臣们有一个粗浅的了解,知道有这么一个大臣,他的想法是怎么样的。二个是通过永瑜自己对奏章的理解,看他自己的想法是怎么样的,知道永瑜的方法手段是否正确,在哪方面有欠缺。以此来查漏补缺。
  永瑜一直是由乾隆教养长大,行为处事很多都有乾隆的影子在里边。他也很努力,知道阿玛对自己抱有重望,不管学什么都很用心。
  先前大臣们也看不懂皇上是个什么想法了。要说三阿哥比较有可能继位吧,也是事实,毕竟皇上为了三阿哥还给纯贵妃一脉抬了旗,抬进满洲镶黄旗。但是大臣们奏请立三阿哥为太子的时候皇上却拒绝了,说自己不急。
  现在大臣们有些猜到皇上的意思了。或许永瑜阿哥才是皇上心目中的最佳继承人。没见皇上都把永瑜阿哥接进养心殿住了么。在这之前只有三阿哥有这个待遇。
  不过永瑜阿哥也不错,还是有不少大臣倾向于嫡子继位的。在乾隆下令实行一夫一妻制之后,就更多大臣支持嫡子继位了。
  说起来清朝还真没有哪位皇帝是嫡子继位的,或许这个美好想法能在乾隆朝实现呢。
  乾隆才不理大臣们内心的汹涌澎湃,这些年中国的发展一直蒸蒸日上,经济、科技、军事等等方面蓬勃发展,与他初来时那个矛盾重重的清朝相比已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他在大方向上把控好就行了,其余的细枝末节由众大臣来具体实施,没必要事必躬亲,在朝的官员都是他一手提拔的能力出众之辈,不让他们干多点活,难道留着过年么。
  这几年里,永璜携家带口跑去南美了,那边建立了中国的同盟国华夏国,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君主当然就是永璜了。可惜永璜不爱和官员唧唧歪歪,只热爱打仗,这几年结实的和英法西这几个国家打了几架,占了更多地盘。
  南美地方太大,永璜也没有全占的心思,就当为这些国家的人民赶跑了侵略者,让他们独立了。这些国家独立后,感念华夏国的仁慈与华夏国建立了邦交,成为华夏国的忠实盟友。
  而大清本部这边,乾隆剑指中东。
  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交通便利,海陆空的路线,可顺利运送石油到各国。位于“五海三洲两洋”之地的中东,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也是欧洲经北非到西亚的枢纽和咽喉。中东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世界历史上列强逐鹿、兵家必争之地。
  中东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乾隆一定要把中东给打下,只是中东地域太广,乾隆主要是想打下波斯湾这片地区。波斯湾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占全世界石油资源的74%)。就冲着这一点波斯湾必须拿下。现今波斯湾还在英国和荷兰的控制下,不过打仗什么的中国是不会怂的,绝对把英国和荷兰打趴下。
  永璜去了南美,这次攻打波斯湾的任务乾隆交给了兆惠和海兰察,同时将福康安也一并派去战场。为了锻炼永、永琪,乾隆思前想后还是把他们两兄弟也一并派去战场,没在战场走过一圈是不会有血性的。永知道哥哥可以去战场了也闹着要去,乾隆真想拍他一巴掌,永骑射不是很出众,乾隆怎么放心让他去,后来被永闹得没办法,乾隆才把他派去协理军备一事。
  这场战争打了两年多,兆惠他们自然是顺利将波斯湾拿下,大军归来后,乾隆举行盛大的庆功宴,兆惠已经是一等武毅谋勇公了,不能再往上升了,乾隆干脆推恩于他的子嗣,他的爵位三代后始降。海兰察升为头等侍卫,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福康安封了骑都尉,并出任兵部左侍郎。
  永和永琪、永三兄弟分别封为端贝勒和荣贝勒与质贝勒,后三兄弟出宫建府。这个时候连最小的永都9岁了。
  乾隆虽然容貌没有变老,可是两世为人,他的心已经很老了。乾隆现在所想的事情就是快点把永瑜培养出来,他就可以退休了。
  第37章
  这天,乾隆正在养心殿教导永瑜批改奏章。永瑜很用心的记下阿玛对自己说的话,时不时向阿玛询问一些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等奏章都改完了,永瑜帮着把奏章叠好。想着还在坤宁宫等着自己好消息的弟弟,永瑜就忍不住对着乾隆说:“阿玛,今天是永的生辰,儿子答应他要带他出宫玩,求阿玛批准。”
  嗯?今日是永的生辰?乾隆回想了一下,确实是今日,永也9岁了,时间过得真快。这么一想乾隆也来了兴致,:“朕和你们一起出宫好了。说起来,朕都没怎么和你们一起出去玩。今天就让阿玛带着你们好好的逛一逛京城。”
  “太好了!”永瑜听到自己阿玛的话就欢呼起来,他可是知道的,阿玛以前经常和三哥一起出去玩,就是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