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用过早膳,又检查了自己考篮中有无什么遗漏的东西,一切都妥当之后,便一同出了门,前往考场。
到了之后,众人便望见了坐北朝南的考棚,最南面有东西两道辕门,用木栏栅圈起来,只留着正中间的一道门,名为龙门,谢心道,科举亦是鲤鱼跃龙门,这倒是取了个好兆头。
嘉定县也算是天子脚下,文风颇盛,因此这一回的考生数量竟十分庞大,谢他们来的时间尚能算早,可前面也已经排了几列极长的队伍,三人互相看了看,便提着考篮跟到了目测起来最短的那一列后面。
只不过他们还没有排上多久,就有个留着两绺胡须的中年男子朝他们走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体格健壮的衙役,直到走到他们面前才停下脚步,语气中略带了一丝谦卑地问道:“不知三位小公子可是谢阁老府上的,和晋王府上的?”
谢一见这人,便想起了他与萧翌四年前参加书院初试那件事,心有所悟,闻言便道了句:“正是。”
这中年人闻言,便说出来意,言道他是本县的师爷,受县令之命接几位小公子过去,在另一边有专门为他们这类官宦子弟开的入口,便不用继续在这边排这么长的队了。
顾延龄与谢琅闻言,便齐齐看向谢,谢心中略一思索,便点头应了下来。
无论什么时代,都有特权阶级,只要不损人,那用一用也无可厚非。
况且,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
三人随这位师爷过去之后,果然在那儿碰见了互相结保的那两位,稍作寒暄了片刻,便开始进场了。
只不过县令给他们的特权也就仅仅如此了,进场时的搜检做得亦是十分详细,检查考牌,对照面貌,脱外衣检查什么的自不必说,衙役们甚至将某些人带的糕点都一块块捏碎来看,生怕里头有人夹带了小抄。
不过幸好的是这些衙役们动作都很规矩,谢曾听过往年参加过科举的师兄们说起,在府试,乡试的时候,县衙里的衙役们就不够用了,主考官和学政们便要从军营中征调兵丁来做这些活儿,那些人里面有些却是颇为敌视读书人,一遇上对他们态度不好的,工作不怎么配合的,手下也就没了个轻重,十分粗鲁,态度也极差。
然而考生们也只能忍着,总不能因为这件小事就不考了吧。
所幸便是谢他们暂时还没有遇到。
入场之后,三人便分开,拿着考牌去各自去找各自的号房。
谢倒是运气不错,没一会儿就找到了,另一头的顾延龄跟谢琅还在像个没了头的苍蝇似的乱转,最后索性找了个衙役带着他们过去。
号房里面极为狭小,又窄又矮,除了凳子之外,便只有一张桌子。
不过这条件却不能说是简陋,毕竟嘉定县的号房内修缮得不错,不漏风不漏雨,比某些条件不怎么好的县里,号房顶上还是用茅草粗略盖住的,已经好太多了。
桌子跟凳子上有些灰尘和蛛网,谢便从考篮中拿出一块帕子,细细地擦过好几遍才落座。
又等了好半晌,考试才正式开始,头一天只考帖经,这项对于谢来说最简单不过。
近年来他的台阁体写得愈发好了,随着年龄的增大,握笔也多了许多力气,写出来的字自然有了筋骨,如今他的字已经有了他爹的几分意蕴了,秀润华美,正雅圆融。
没用多长时间,谢就将考题全部答出,仔细检查了一番没有发现错漏之处后,他便交了卷出去,毕竟此时的天气还有些冷,他也没兴趣在号房里挨冻。
他们之前便考虑过,三人交卷时间可能不一样的问题,一开始他们便约定好,谁先交卷便先行回去,不用在外面等,因此谢出了考场,便提着考篮走了回去。
待到快到中午的时候,顾延龄跟谢琅才回来,彼时谢手中还握着一卷书在读,见到他们俩居然是一块儿回来的,还有点儿诧异,不过看他们心情仿佛很好的模样,便知发挥得不错,也就没有多问。
一块儿用了午膳,便又各自回房温习了。
第二日考的是经义,也就是之前说过的读后感,一开始这种考题便难不住谢,如今在林行道门下读了四年书,便更是信手拈来了,依然是提前交卷。
第三日考墨义,比之比一天的帖经,这些里面倒是有几道颇有难度的题,对谢虽称不上难,但他还是想仔细了才动笔,以解释出错来。
最后一日考的是杂文和诗赋,谢依然答得驾轻就熟,他面上神色淡淡,修长匀称的右手稳稳地将笔握住,落在纸上的每一个字都方正雅致,丝毫不乱,一如他沉稳的内心。
答完,检查,交卷,一气呵成。
至此,县试终于落下帷幕,剩下的便是等待放榜。
第34章半日闲
三十四、半日闲
县试结束后,从嘉定县回去,谢便难得的享受到了几日闲适的时光。
每日不是去正德院陪祖母和母亲说话,就是指导阿练字,亦或是逗弄逗弄团子似的幼弟阿珏,尽量弥补这这四年来因自己不常在家中,无法陪在家人身边的遗憾。
这日,他刚从正德院回来,便有门房上的人送来帖子,打开一看,居然是顾延龄下帖子请他与沈行舟下去去城外的庄子上打猎。
让这厮这么一提及起来,谢还真不有些手痒,再者原本就跟沈行舟说好了等他们考完再聚,这不是正好吗?
心下想定,便去了正房,同乔氏说起这件事。
乔氏闻言倒没什么意见,反而颇有兴致地同他说道:“你们几个也许久没见了,出去一道聚一聚也是应当的,你也别整日闷在家里。”
谢便对她好脾气地笑了笑,开口道:“您说的是。”
乔氏自然听出他话里那丝无奈,不由嗔了他一眼,心道还不让人说,你这几天难道不是天天闷在家里吗?
她虽已是三个孩子的娘了,可到底年龄并不如何长,再加上保养得极好,做出这样的神情来看着也十分自然。
绕是谢也不得不承认,少女感这种东西,果然是要靠自己心态好,和有人宠才能出来的。
一如他祖父对待祖母,又如他爹对待他娘。
瞪完儿子,乔氏又道:“前几日我正好让人给你做了些衣裳,里面就有几套骑装,我儿身高腿长,穿着一定好看,我这就让锦年拿过来给你试试?”
虽然是问句,可话中满是“你拒绝试试?”的意味,谢不失笑,自然答应下来。
惹得在乔氏身边坐着的谢捂着嘴儿直笑,一双杏眼都弯成了两弯月牙儿。
待到谢去里间将那套紫色团花的骑装换上出来,乔氏和谢登时便是眼前
小说推荐
- 科举之长孙举家路
- 接档文穿成恶毒男配的小姨子可以直接戳作者的专栏哦!求个收藏,作者正努力存稿中,文案在下方一朝穿越为李家第三代的长孙,李均竹本以为要靠自己一步一脚印来改变家里的命运。哪知一不小心,与穿成女儿身的理工直男成了兄弟,与一心活在大侠梦的小白太子做了知己。拜了位亦正亦邪的大佬为师,还娶了个能文能武的将门虎女为
- 二汀连载
- 最新章:1、穿越农家
- 嫡长孙
- 嫡长孙简介赵长宁是世家大族的嫡长孙,被选拔入严苛的大理寺为官。环境艰苦,对手众多,她小心谨慎,步步艰难。直到有一天,她的冷酷上司,恶毒对手,甚至是虎视眈眈的庶弟都知道了自己的秘密…咦,怎么感觉他们都一反常态,比自己还要小心翼翼,日常接触变得怪怪的—大理寺论坛热帖我对手/下属/突然变成女孩纸了,我现在
- 闻檀连载
- 最新章:1.第一章
- 奸妃也要考科举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莫语对这句话向来嗤之以鼻开玩笑,她家世显赫,父兄一文一武为朝廷重臣,自己又嫁给皇帝,琴瑟和鸣,为何还要辛辛苦苦读书然而不久后…爹去世了,兄长被文官弹劾了,皇帝移情她人了,她重生了莫语好的,谁也别拦着我读书
- 禾中子连载
- 最新章:分卷阅读1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在现代,她只一个大龄未婚青年。在古代,她却变成了他!生在农家,他不想一辈子种田,没有一技之长,不会发家致富,那就只能尽力往读书方面发展了。至于是男是女,在生存面前还需要矫情吗
- 曲流水连载
- 最新章:第1章 胎穿
- 穿成农家子考科举
- 文案赵言穿了,赵家穷成什么样呢?他低头看了看脚下的鞋子,左脚的鞋子露出三个脚指头,身材是皮包骨,家里一日三餐粒粒可数,数他们家的糠饼最难咽。在他醒悟自己是胎穿的这月,姐姐赵梨花‘卖’了自己带着他嫁给了村里一个丑汉子,赵梨花新婚第二天送他去读书认字,望着茫茫田野,顶着烈阳,赵言有了考科举的心思。注:本
- 甜甜的汤圆连载
- 最新章:第1节
- 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
- 青砖绿瓦,陌上花开香染衣;朱门紫殿,素手摘星霓作裳
- 九天飞流连载
- 最新章:第一章 顾家
- 穿越之农家子的科举攻略
- 日更,有事会在前文案请假。3.1日文文3.4日,星期天入V,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吖文案―方弛远长到八岁才觉醒了前世的记忆,一觉醒就碰到家里人嫌弃要把自己卖掉的尴尬局面。方弛远想逃跑但是发现没有路引跑不远?方弛
- 八月的四方天连载
- 最新章:109.在京日常(5)
- 生子当如孙仲谋
- “仲谋,你说曹操跟刘备的这局棋最后谁会赢“容我三思“仲谋,这骰子到底是开大还是开小“容我三思”我是孙权,没错,全天下都想认我当儿子的那个孙仲谋。世人皆称我为百年一遇的天才,却没人知道,我生来就拥有神技‘容我三思’每天能完美模拟三次未来
- 一念长空连载
- 最新章:第869章 反客为主
- 科举官途
- 各位小天使们,由于推荐活动,本文今天的更新放在晚上9点,请大家奔走相告~今天评论的小可爱们依旧有随机红包掉落哦(7.27)研究生毕业的女版林清突然一场车祸,穿越到了古代男子版林清身上。家中一贫如洗,自己又
- 参果宝连载
- 最新章:1.第一章:托生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