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第 1 部分

  作品: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
  作者:'美' 雪儿·海蒂(shere hite)
  内容简介:
  本书最大的优点是资料丰富。试想有哪一本书能够包含有关男人性事如此丰富的内容?男人、肌肤之亲、恋爱、偷情、外遇、同居、性j、yj大小、性无能、早泄、口交、z慰、高c等平日令人紧张却难于启口的题目,在这本书都被提及,而且在每个单元中,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与叙述。
  对于一个性学书籍到处都是,而且几乎是每个人自有一套说法的中国社会,《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无疑是个详细而且丰富的资料,读者可以在这本书中看到各种各样的说法,赞成的、反对的;保守的、革命性的;细致的、粗率的、自大豪迈的、虚心畏缩的;道德的、反判性的……什么样的意见都有。更重要的,这些叙述并不是专家学者们的一家之说,而是美国社会中,来自各阶层众多的受访者的各自看法。
  正文
  序一 在众男人之中
  男人其实有千千万万种。更重要的,一个男人其实有许许多多不同的面貌。
  过去我们文化里的刻板印象,习惯于将女人神秘化,而将男人单纯化。女人可以是愚蠢、缺乏常识的,但即使是愚蠢的女人,她的心思也是曲曲折折打了好几个结。男人可以是聪明的、机巧的,但即使是聪明的男人,他的肠子也都是直的,透明的藏不住东西。
  这种神话当然有其相应的社会结构背景:是一个公私领域分明的时代产物。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都是社会关系,不断被社会性的规约考虑所穿透、主宰。只有男人与女人间、女人与女人间,才有办法建立起“私人关系”。
  即使是家庭内部的父子关系,都充满了社会介入的印迹。父亲首要扮演的角色就是社会纪律、社会规约的传递者。他的意义建立在“教出一个能在社会上立足的男人”。这种关系,使得父亲对儿子的“出格”行为充满焦虑,必须不时动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予以阻止、修正。所以我们的父亲只能是个“严父”,儿子与父亲之间经常性地保持一段距离——一段g子挥舞立即可及的距离,一段社会的距离。
  与父亲相处的模式,会深刻地制约男人与其他男人彼此互动的惯例——一定是先寻找出那段安全距离的长度,充分明了介于两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什么。社会关系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权力高下。因此男人对于权力分配状况最为敏感,也因此男人之间不容易建立真正亲密的私人情谊。男人所能感知、所必须考虑的权力不是单纯的职位、地位高低,而是包括多方面成就衡量、象征展示加加减减的复杂计算。每个男人从小就在下意识被训练形成一套自己的方式,随时都在运作衡量。这样的情况下,很难找到两个男人彼此都觉得权力、地位相当,很难摆脱高低、竞争的心态,平等相处。
  以权力算计为中心的生存,当然是很辛苦的。几乎无时无刻摆脱得掉防卫性的焦虑。很多人用攻击性的动作来发泄这种焦虑,永远在向某人或某个目标进袭。攻击可以忘掉焦虑,却忘不掉疲惫的感觉。
  沿着这个脉络,我们可以把“男人是单纯、一致”的虚幻神话,看作是男人世界所设定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游戏规则。男人并不是真的天生单纯、“条直”的,而是如此的社会环境在理想上要求男人应该这样。如果大家都这样,公共领域内的权力分布及社会角色可以比较清楚呈现,每个人可以很快地摸索出与其他人之间的恰当关系位置,不必一直在不安的揣测中。
  这很像是在篮球场上大家共同同意不能拿手肘k别人,这样我们跳起投篮时不必特别分神防备腰眼上是不是会挨上一记。可是回过头来说,如果有人有本事一天到晚暗干拐子却不让裁判抓到的话,他就很可能在球场上取得一席特殊的地位。
  我们看“男人的故事”(his…story)里,一些成功的英雄、枭雄,他们的本质正就是狡诈谋略。在众人都单纯、直来直往的规范里,他们找到可以掩藏自己的漏d,利用别人的规范性单纯,成为自己权力累积的资源。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为什么这种规范没有加诸于女人身上的主要理由。因为女人已经预先设定被关在私人领域里了,她的活动空间是封闭的,她可能拥有的权力上限明确。所以女人心可以像海底针一样让男人怎么摸也摸不准,这都没关系,男人不会真正对这个战场的输赢挂心。就如同大人和小孩玩跳房子,是不会计较小孩有没有作弊取巧一样的。
  在《海蒂性学报告》的男性部分,我们看到了这个男性社会空间的崩坍,或者至少是混乱。女性由封闭的家庭走出到公共领域来,同时也带来了一种新形态的个人主义。西方旧的个人主义把重点放在以个人为目的,讲求个人不受外在力量支配、主宰的疆界划分,亦即是在社会组织的安排单位上,由传统的种种团体,如宗族、教会、家庭、社区等等,下放到个人。个人应该被视为是不容侵犯也不容被化约消解的主体,这种的哲学原点。
  旧的个人主义,其思考方向仍然是朝外的,追求的仍然是个人与外在世界其他事物的接合点。女性带来的却是另一种更基本、内向性的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的重点在于把思考、关怀的典范基础,由抽象性的、普遍的,改造成为以个人实际经验出发的、不强求规律真理,而能够容忍相当程度的琐碎零乱。这种个人主义,不是要把个人建立为普遍的哲学单位,反而是要打破这种普遍性思考模式,重新确立个人的独特性、“自我性”。
  旧的个人主义,也曾经掀起过“发现自我”的内转运动,可是这种“发现”还是在社会关系的y影底下进行的。其背后的预设是我们内在存有一个“真我”,另外被社会改造、模塑了一个外表的“假我”,所以我们必须分辨清楚什么是社会强加的“假我”,才能够找到“真我”。为了要找到对立于“假我”的“真我”,我们必须一再地质疑社会规范,甚至作出种种反叛的姿态,把反叛视为自由,却忘记了反叛往往只是枷锁的又一种表象。
  旧个人主义“发现自我”的觉醒,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安排各个“真我”间的新关系。如果真能够找到“真我”,按照“真我”的想望过日子,那么这个“真我”该如何看待别人的“真我”?对于这个问题,旧的个人主义保留了一个大的黑d、一个含混的沉默;用一种笼统的集体性乌托邦假想悄悄地回避了这个大难题,那就是假设各个找到“真我”、摆脱了社会束缚的人,自然就能率直地和平相处。
  整个60年代“嬉皮运动”的兴亡,让我们看清楚了这个假设的虚幻与不负责任。不讲求关系、不认真意识别人的存在的思想,会把我们锁在“真我”里痛苦地咀嚼孤独的苦涩,自闭地不断退化。
  新的个人主义没有“真我”、“假我”两相对立的前提。只是主张我们应该正视自己亲身的经验,以这个作意识的重心,不要拿其他大范围、高层次的定律、定理来当逃避的借口。与其他人的关系,绝对是我们亲身经验、自我意识中非常具影响力的一环,所以也就应该被纳在“自我凝视”的活动里认真对待。
  对自己身体的不断评价想像、留心注意关系中的琐碎反应,在过去都被视为是女性被特许的“耽溺”。男人可以纵容、却不必在意。可是时代改变了,女性开始把这套一样的新游戏规则带进以前男人独占的公共空间里,“割据”了一块正不断在扩大当中的“租界”,进而由“租界”向四面八方伸出触角,迅速地侵蚀男人旧有的松散地盘。
  男人没有办法再假装自己是单纯的。男人没有办法再忽视别人与自己之间的差异。男人开始恐慌。男人这些老狗们必须勉强自己学习新把戏。
  《海蒂性学报告》的男性内容,处处都可以看见女性主义的冲击痕迹。光是从形式上看,要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私密关系、内心感受,进而刻画爱情与性的细节,这本身就是女性思考习惯对男人的一种挑衅。过去的男人文化里,一直有非常强烈的机制抵抗这类“亲密论述”的发展,男人如果稍稍表现出对爱情或亲密关系的细腻喜好,而非粗枝大叶的无所谓,就要被其他人视为个性柔弱,并附加上“能力不强”、“不够果断”、“行动迟疑”等等价值判断,在社会权力阶梯上被降级以示惩罚。
  所以回答这种问卷,对男人来讲,绝对是一种“别人的游戏”、一种新把戏。而从玩这种新把戏的纯熟程度,我们也正可以看出男人受到“亲密论述”改造的过程。
  《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是美国男人交出的一份初步成绩单。阅读男性的“亲密告白”,至少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第一是男人尽管开始学习描述自己,然而却依然在聆听他人一事上远远落后。不管是美国或台湾的市场反应都发现:男人不喜欢、也不习惯阅读以第一人称亲昵口吻书写的东西。不管是女人写的还是男人写的,如果其叙述形式极其个人化,充满生活琐碎细节,几乎毫无例外都会吸引较多的女性读者。男人还是爱读那种权威声音、普遍性逻辑、专家教导模式的东西,即使在最私密贴身的事情上,他们还是宁可听人家说应该怎样做的道理、分析,而不愿或不能从别人的真实感受告白中得到启发。
  如果没有意外,《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的读者还是会以女性为主。这样一本书的社会意义就将变成是由女性的好奇心作推动力,试图窥视男人一般深深掩藏的秘密,而不是男性自我成长、彼此了解的参考书。
  把书定位为提供让女性窥视的窗口或“单面镜”(一面看是镜子、另一面却是透视玻璃)的话,我们倒是必须特别提醒:很多男人其实还是意识到这扇隐藏式窗子的存在,或是说他们照镜子时已经想像到镜子后面可能有另一个人正在偷看。问卷的形式尽管是匿名的,却不能因此假设填问卷的人不会说谎,也许不是有意识的说谎,但是里面总是无可避免会搀杂许多理想性的修正,不应该被全盘接受,认可为忠实告白。
  这样的考虑,提醒了我们注意第二点,那就是:受访男人受到女性主义影响,试图与女性主义对话的深层动机。这可以从简单的社会学相关性来解释。像《海蒂性学报告》所使用的问卷,在回答上具有高度选择性,不止可以选择答或不答,还可以选择答得简单或答得详尽。会愿意详尽回答,写得文情并茂的人,显然以那些对性别议题有兴趣、用心思考过的居多。这种人对女性主义的基本信息不可能完全闭不接收。
  影响所及,书中所录的问卷内容流露出强烈的“我们从女性主义的环境中挣扎求活”(we survive feminisn)的气氛。我们可以清楚看出两极的对应反映。一种是彻底采敌对姿态,故意贬低女性主义的价值,长篇肯定旧式男性气概定义,显示自己不为所动。另一种则是充分合作,大大方方地按照女性主义精神的新要求、新标准,彻底改造自己。
  我们必须说,彻底反对或充分合作,其实都是表演,是因为意识到一个隐藏的观众群在镜子后面而作出的姿态。真相必定是存在于这两种表演的中间。美国男人没有那么坏、也不可能一下子变得那么好。彻底反对的人其实已经不再理直气壮,想来在生活现实里绝对不可能学约翰·韦恩那样处理人、事。至于充分合作的也不可能完全摆脱旧父权的种种习惯罢,而习惯往往比意识、思想更讨人厌。
  《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表达的是一部分男人的自我塑造过程(self…imaging),反映的不一定是男人的真貌,而是男人“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幻梦。幻梦本来就是现实的某种扭曲投s,可以供我们对照现实,追索镜面曲折的幅度。《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给我们的是显意识层的资料罗列,其实最适合让男人来读,让他们明了身为男人原来有这么多不同的可能性,不必死扣扣地守住自己那一套。这是一部可以让“男人放轻松”的书。
  若要作为女人了解男人的工具,可能就有些不足。必须对这些表面资料作更深入、更专业的潜意识分析。不过潜意识分析不可能脱离现实社会来进行,所以这样一份提供给女性“全面窥视”的服务,恐怕还是得等到作出了台湾本土自身的男人性事、心事调查之后,才有可能出现罢。
  (杨照/台湾小说家、评论家)
  序二 丰富资讯·正确态度
  看了《海蒂报告:男人性事》,受托要写此书之导读时,心情是复杂的。
  十几年来,一直在婚姻、男女关系这些范畴里努力,或在大学里开课教书,教导青年学子什么是正确的概念;或在社教性的公开演讲中大声疾呼,提倡所谓的美满婚姻或幸福家庭;也在辅导机构中处理、协调、治疗有问题的婚姻与家庭。但是十几年来,我也一直在研究所里教导研究法,指导研究生做好研究论文,好好调查,好好学习统计,好好分析,才能客观地把“事实”与“发现”展现出来,否则就不是一个尽职的研究人员。我期待一些好的书本,它的内容丰富,它的观念正确,可以使读者得到有关婚姻、家庭丰富的资讯,也因此教导他们两性关系之间正确的态度,当然,所谓的丰富的资讯或正确的态度都应该通过方法学中起码的要求,否则会使读者未蒙其利反其受害。
  《海蒂报告:男人性事》最大的优点是资料丰富。试想有哪一本书能够包含有关男人性事如此丰富的内容?男人、肌肤之亲、男子气概、恋爱、偷情、外遇、同居、离婚、性j、yj大小、性无能、早泄、口交、z慰、高c等平日令人紧张却又难于启口的题目,在这本书都被提及,而且在每个单元中,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与叙述。对于一个性书到处都是,而且几乎是每个人自有一套说法的国内社会,《海蒂报告:男人性事》无疑是个详细而且丰富的报导,读者可以在这本书中看到各式各样的说法,赞成的、反对的;保守的、革命性的;细致的、粗率的,自大豪迈的、虚心畏缩的;具体的、抽象的;道德的、反判性的……什么样的意见都有。更重要的,这些叙述并不是专家学者们的一家之说,而是美国社会中,来自各阶层众多的受访者的各自看法。因此,若有人想了解男人对各类性事有何意见的话,《海蒂报告:男人性事》应该是相当理想的资料,我鼓励读者朋友们好好去看、去了解。
  但是要读这些书之前,读者应该对书本的写作过程略知一二。一般书本最常见的写法是作者对其主题有所专精,他固然可以搜集多数人的资料成为其著作的重要内容,但是再怎么说,资料的引用、解释、串联等都是作者的观点与意见。我们读这类书的时候,思路随着作者的观点在走,看法随着作者的意见在变,我们享受作者的创见、佩服他的认知,当然很多时候我们对他的说词也会质疑、反对、甚或厌恶。不管如何,书本的主旨是作者的心思与观念,但《海蒂报告:男人性事》并不是这类的书。
  目前台湾流行民意调查,尤其是在选举的时候,不管他到底访问了多少样本、样本有无代表性、样本数是否足够、抽样的方法是不是严谨、问卷的设计有无信度与效度、发问的方式有无技术上的犯规、分析的方法是否妥善,往往是随便作个百分比的统计,马上就下了结论,立即报告他们重要的“发现”。这些调查报告一口咬定他们代表民意,他们的论点就是社会大众的意见,弄得国内对于所讲的民意调查愈来愈没有信心。真正的社会调查不会(更不应该)如此。一般而言,他们要有严格的抽样过程,样本数也必须足够,问卷的制作不能疏忽,必须针对主题问其所该问的、调查其所必须调查的。问问题的时候,也必须在客观的立场上发问,不能暗示,不能引导受访者按调查者所希望的方式回答,分析时更要以专业的态度,采用合宜的统计,综合各类相关的因素,作单一、复合的分析,以便找出问题真正的答案在哪里,这是极其严肃而且繁琐的工作,丝毫大意不得。《海蒂报告:男人性事》一书,号称是根据调查而来,但我必须指出,它的整个调查过程、立论与分析等并不严格。它的调查样本庞大,但是抽样过程含糊,它的分析技巧拙劣,它的开放性问卷答案的分析采用何种方法并未交待,它的发现大部分都未经过统计考验。尽管在它的原文前言当中,作者不断地为自己的调查是否合乎科学要求而努力辩护。
  学术界中,并不是非得有详细的统计分析,一切合乎逻辑的要求才算是好研究。最近有一种“质化研究法”在社会科学界里逐渐流行。这种质化研究以调查一般较难启口的研究内容为主,如同性恋、性a、妓女、自杀、吸毒者的心声等题目(“男人性事”这个专题用质化研究来做最好不过)。它的调查对象不必太多,但是对每个受访者的访问都要很深入。这种研究的重点不在于“发现”什么事实真相,而是“探索”一些我们有待发掘的主题。这种研究的结果在于使我们有了新的看法与认知,但是本身并没有推论性,不能说研究的分析是什么,所以事实就是什么、别人、别的地方也大概是什么。质化的研究会把受访者的叙述与心声尽量原封不动地搬出来,就如这本书一样。依我个人的看法,《海蒂报告:男人性事》大致比较符合质化研究所要求的条件,虽然有一些方法与质化研究不太符合。
  写到这里,我愿意提出一些意见供读者参考:
  (一)好好看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实在丰富。
  一方面它的主题涵盖面极广,它有系统地把一些性事主题串联在一起,我相信这本书的内容会使得我们对男人的性事与心声有其基本的了解。这本书的精华在于针对每个主题,都列出了不同的看法与意见。我也建议不必理会书中某些部分附上统计说明的叙述,如“1%的男人赞成妇女运动”的说词,因为文中没有交代其他99%又是何种看法,所以这类统计是画蛇添足而已。(正常的手续应该是把针对那一题不同的看法的比例都列出来,然而,整本书中,周全的把全数的统计都做清楚交代,可让读者自己作比较的不过三四个,何况次数分配的统计仍然不值得我们对一些似是而非的统计结果大惊小怪。)
  (二)以“有人如此说”的态度来看这本书,不要以“书上说的就是对的”的态度来“讨好”或“顺服”这本书。
  “性”一直是见仁见智的主题,读者若是看到书本中有人提到性j时以15分钟到半个钟头才算及格时,请不要太心慌;若是看到结婚对男人只是“性a合法化”,对女人只是“妓女合法化”的叙述时,请不要太惊讶,更不要太动肝火,总有人会这样说,你看就是了。对“有不少人有这种看法”的解释,也不要太严肃,因为它的样本中的“不少人”不见得就是真正的不少人。“有人如此说”应该是看本书时很好的“态度”,若不是这样,你读到“许多男人觉得,如果他们对婚姻的责任是维持生计,女人的责任就是随时供应性(不管彼此关系的好坏)。许多男人……在这种期待落空时非常愤怒,因此觉得外遇是完全正当的……”就很可能有情绪化的反应了。
  (三)一定要对文化差异保持敏感度。
  老美的性a观一直比我们台湾社会快个一二十年(快不见得就是好,前卫不见得就是进步),我们的两性观念最近二三十年来的变化,着实比过去二三百年所产生的变化还要来得剧烈,为何我们在这方面如此易变、善变?原因可能是我们太相信老美,我们太喜欢受电影的教导,我们也对书本所记载的东西太缺乏抵抗力。很多观念与看法各国有各国的特质与文化背景,在一地言之成理的论点可能在另外一地就格格不入。这本书地地道道是美国产物,尽管它的层面颇广,但是我们的环境(尤其是性a环境)实在与美国差异太大。因此看到老美们的种种叙述时,我们不妨以自己的成长经验与文化背景来做立即的比较,如此一来,来,这本书将会使你的阅读愈加有趣,使你的观念愈有深度,也因此你将会更加执着于你所爱的,将勇于抛弃你所厌恶的。
  (四)对自己的良知与经验保持信心。
  看了此书以后,若是因此改变了你的观念、影响了你的作息、减低了你的信心、搅乱了你的情绪,甚至于使你的婚姻与家庭产生不好的影响,那么,你一定要重新回到你的良知与经验来。性与爱的层面太广,我们还有很多是仍然不知道的,古犹太智慧者的箴言教导或可供我们参考:“我所测不透的奇妙有3样,连我所不知道的共有4样,就是鹰在空中飞的道、蛇在盘石上爬的道、船在海中行的道、男女交h的道。”男人性事牵涉的是男女交h之道,尽管有人如此说,或是老美们如此说,我们知道仍然有太多没有说的、说错的、说不出口的、乱说的,在面对众说纷纭的资讯社会中。我们仍应天天谨慎地面对我们的良知,持经验所累积的道德,来考验我们所听的、所被灌输的一切。
  (简春安/现任东海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教授)
  第一章 身为男性
  男人的世界
  “在青少年时我跟母亲比父亲亲密多了,母亲比较慈爱。但是,我重视父亲对我的看法,我想获得他的赞许。现在,我仍然如此,我爱太太,跟她在一起很快乐,但是我认为真正的快乐是成为男人世界的一分子,被其他男人认为是男人,而且是成功的男人。”
  一点也不假,对于美国男人而言,男人之间的关系才是重要的,比男女关系重要多了。男人寻求其他男人的赞同、接纳、认可与尊敬。男人视其他男人为真理的仲裁、智慧的护法,以及掌握和支配权力的人。
  然而在美国社会里,男人是否能够彼此亲昵呢?男人从父亲身上学到什么男性榜样?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和父亲亲密吗?对于和其他男人的情谊,他们有什么感受?
  矛盾的是,男人虽然认为彼此的关系很重要,但又害怕变得过分亲密。对于其他男人的感情只能不经意地表达,而且不应该逾越仰慕和尊敬的分寸。因此男人之间的关系倾向于建立在接受彼此认可的角色和地位上,归属于团体,而非建立在亲密的私人对谈、交换生活和感情的点点滴滴上。就像一位男士描述的:“我们更像是同志,不是朋友。”美国文化既推崇又严格限制了男性情谊——父子关系也不例外。不过还是有些男人深刻感受到与其他男人的融洽与同志爱。
  到底男人的亲密关系是什么面貌?男人喜欢聚在一起吗?男人如何形容孩童期的友伴关系(对许多人而言,包括实际的身体接触)?男性情谊对男人的生活重要吗?
  男孩与父亲的关系
  在回答“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和父亲亲密吗?如何亲密呢?你可以和他聊天吗?你认为你父亲是个怎样的人?你们有亲密的身体接触吗”时,几乎没有男人表示他们和父亲亲密:“他从不表现出软弱或强烈的情绪。我知道他爱我,但是我希望他更明白地说出来。我们没有亲密的身体接触,不拥抱、不亲吻……”
  “不特别亲密,我们一起运动、谈论政治。我可以和他谈论不涉及私人的话题,但是我们不亲昵。”
  “我不认为我和父亲亲密。我对他所有的记忆就是他总是醉醺醺的,或者因为我没做好的事打我。”
  “他很安静、高大。我怕他,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我从来没有和父亲亲密过。他非常非常保守,拥护现状,事业成功。而且以从不向人求援为傲,即使他明知他需要帮忙。他喜欢捕猎大型动物。”
  “我深爱且尊敬父亲,但是不会和他很亲密。他很含蓄,不爱表露情感。他努力做个好父亲,而且大致上是成功的。”
  “孩提时我非常爱他,现在则是爱恨交加。他是懦夫,被我母亲c控,依赖成性。我很气他,因为他不是好榜样,他不了解自己,因此教我成为无法生存的人物——大男人。”
  “我没有真的和父亲亲密。他勤奋、诚实,常常喜欢多喝一点酒,有几次外遇。”
  “我父亲霸道、喜欢主宰别人。他勇于负责,但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除非是不小心碰对了。目前我和他关系和谐,但是只限表面。”
  “我们不亲密。他安静得接近冷漠。我尊敬他对家庭的奉献,但是从来没有和他谈过重要事情。”
  “我父亲和我从来没有长时间相处。他诚恳、忠实,但即使到现在,我和父亲可以一整天只道声早安和晚安。”
  “爸爸总是很忙。在一个月的露营假期中,我们才看得到他,其他时候就很少了。他工作完毕回家和妈妈谈过之后,就会惩罚我们。”
  “父亲脾气很坏,而且会打我们。他很难亲近,对弟弟或我都不亲热。我喜欢我爸爸,可是不敢确定是否爱他。”
  “我对他了解不多,因为他总是在旅行。然而我对他充满了温情,也从他那儿得到回报。他黑发、不爱谈论自己。”
  “不亲密——不过他似乎是个好人。”
  “我没有真正亲近过父亲,我知道他很在乎我,但是我们很少在一起。他一板一眼,而且脾气曾经很暴烈,近几年来温和多了。他是在经济大恐慌时期长大的,所以拒绝丢掉任何东西,因为‘可能有一天需要’。我爱父亲,但是除了生活或有关机械的话题,我没办法和他交谈。”
  “我和父亲非常疏远。他一直都是这样,不会表达任何感情,除非是负面情绪,例如愤怒、挫折等。他从来没有赞美过任何人,也从来没有对我说过肯定的话,我只像个助手一样,跟着他在房子里里外外工作。他花很多心血在房子上,我想这是他照顾家庭的方式,而且借此回避对任何人说‘我爱你’。他晚上也工作,所以我不常常看到父亲。我们从来没有身体上的接触。”
  “我和父亲有少数亲密的时光,我们在一起通常是在工作,深谈的机会非常少。我不会说我们特别情深意厚。有时我会意识到我是他的最爱,但是我对他的尊敬很接近敬畏。他不是容易了解的人。”
  大部分男人无法与父亲交谈:“我和父亲算是亲密,不过我和母亲更为亲爱。父亲是非常安静而单纯的人,他是如此沉默,所以我无法和他多聊聊。孩提时,我们相当亲密,因为他会陪我一起从事我喜欢的活动,例如:棒球、足球等,我们都是狂热的运动迷。我们会在一起消磨时光,而不是交谈。”
  “我从来没有亲近过父亲,也不曾和他谈论过我的困扰。他信仰天主教的戒律,而且希望家里每一名成员都能奉行。如果没做到,那就麻烦了。解决之道显然不是去讨论问题所在,而是改过迁善,迷途知返。我觉得他会永远把我当一个小孩看待,除此之外,我真的喜欢父亲,因为他非常忠诚、和蔼。虽然他不和我谈论我的困扰。”
  “在我十几岁时,我们会一起去钓鱼、抓螃蟹。但是出游时,我们都很少说话。直到现在,我仍不知道怎么和他交谈——我们没有建立坦诚的沟通关系。我父亲是独行侠,但是他似乎很知足、快乐。”
  “我不记得小时候我们有什么亲密关系。似乎他惟一跟我讲话的时候,就是对我大吼大叫。”
  “我从来没有亲近过父亲。我们只谈论一些无足轻重的事,例如足球分数或政府法案。我们喜欢一起下棋,偶尔也打打乒乓球。我尊敬他,也害怕他生气。”
  “我可以跟他说话,但不是聊天。他非常注重科学的准确性,而且对人冷漠。”
  “我尊敬他。少年时代,我们一起在农场工作。他很照顾别人,而且绝不撒谎,但是我们只能谈些轻松的话题。”
  “父亲和我很少聊天,我们的交谈只停留在回答‘是’或‘不是’的程度上,每一句答复后面都会加上尊称。”
  “我们谈理想、谈家族历史,但是我们从不谈论对事物的感觉。”
  “我从来没有对父亲说过任何重要的事情。”
  对许多男人来说,即使在非常年幼的时候,和父亲肌肤上的亲密似乎是造次不得的。在问到孩提时代他们是否和父亲有亲密的身体接触时,很少人能够记得父亲搂抱过他(有些人甚至也没被母亲亲抱过)。然而他们通通记得自己接受责打和处罚的经验:“我不记得小时候父母抱过我。我只记得有一次和父亲一起游泳,而妈妈会在床边念故事给我和妹妹听。我清楚记得有一次因为我不听警告打破花瓶而妈妈处罚我。”
  “我记得做错事被打p股,但不记得被拥抱或牵手。家里总是有更小的弟弟或妹妹,闹哄哄的。我模糊记得母亲会念故事给我听。”
  “我不记得爸爸和妈妈抱过我。我倒记得妈妈帮我洗头,以及用g子打我p股。”
  “我总是被处罚。”
  “没有,没有亲密的记忆。我记得因为说脏话被罚吃肥皂,我仍记得嘴巴里那股味道。”
  “我记得被处罚和打p股。至少有一次,父亲把我绑在门廊的柱子上,因为我不肯乖乖待在后院。很多人认为这很可怕,但是当时我不觉得有什么,现在我也不以为然。我不记得常常被抱,不过当我需要时,我不会遭到拒绝。”
  “大部分的记忆是被父亲处罚,羞辱人是他的拿手好戏。记得有一次我们到亲友家做客时,我不小心n湿了裤子,他要我告诉在场的每一个人,同时展示给大家看。”
  “小小孩的时候我常常被抱,但是到了五六岁,大人认为我该玩男孩子的游戏了,不能再常常抱来抱去。我对于被打p股的事记得很清楚。”
  “我爸爸不喜欢身体的亲热接触,但是我妈妈喜欢。爸爸非常严格要求纪律,令我们心头惴惴不安的黑皮带就是拷打的刑具。而且他运用从军中学来的心理学——缩回第一鞭,停住不打,重复多次直到我们几乎要为挨打而松一口气。关于这点我不会怀恨他,但是我无法对他说我爱他。我为他做事,送他礼物,但是我永远无法开口说这几个字。”
  有些男人提到需要更多的情爱:“我之所以那么重视身体的亲密接触,是因为童年时代我得到的太少,我和父母的关系是那样不确定,没有安全感。我总是觉得父亲要我不断证明自己的情感和忠诚,但是我却不知道我的父母是否会支持我。我很早就学会不露情感,因此我很早就停止和妈妈亲热。现在我认为身体的亲热是保证、信任等等的表征,但是我会感到不自在,害怕拥有也不敢付出——我怕看起来不得体、太娘娘腔、可笑。”
  “童年时代——青春期以前,我总是希望拥有更多的r体接触——搂抱、摩擦,以及其他的亲热方式,但是我的家人不习惯表露情感。年纪渐长,我的需求就减少了。”
  “我记得母亲总是牵着我的手或是让我躺在她的臂弯里,这给我强烈的安全感。她死了以后,我试着让父亲来抱我,但是他完全无动于衷。”
  只有少数人提及他们记得(或者自认拥有过)在婴幼儿与父亲亲热的身体接触:“我父亲抱我,祖父也抱我。”
  “当我还是个娃娃,父亲会把我抱在怀里。”
  “小时候,父亲会牵我的手,而且大部分父亲为儿子做的事,他都做到了。”
  “我不太记得曾和父母亲热,但是我记得妈妈会帮我洗澡,而爸爸在我还未上小学以前,抱我的时候会开玩笑地用夹克罩住我的头。”
  “祖父和我会一起玩有趣的指头游戏,念好笑的童谣。我非常喜欢他。”
  “我记得祖父会抱我,我的脸颊感觉到他的胡须粗粗硬硬的。”
  有些男人在成年之后和父亲发展出较为亲密的关系:“现在我和我父亲很亲近,我们一起运动,从事园艺,坐下来谈论在学校、工作上或其他地方遇到的问题。他是我所认识的最好的人,我真是再幸运不过了。在我看来,他一生之中从来没有做错过事。他不抽烟、不喝酒,完全奉行基督徒的生活,足以做别人的榜样。以前我不知道如何和他谈话,因为我怕他,但是现在我和他很亲近,我可以告诉他任何事情。他是一个老师,要求很严格,而我得一直努力不要惹麻烦,以免让他失望。小时候,我们没有亲密的身体接触,但是我和母亲很亲热。”
  “我非常尊敬父亲,但我不认为特别亲密。我想我们互相佩服对方,我们之间缺乏共同的兴趣。我喜欢运动,年轻时代就很热中,爸爸刚好相反。在我成长的过程里,我不觉得缺乏共同兴趣有什么不好,至少没有注意这个问题。等我年长一点,我慢慢学会欣赏父亲酷爱的某些领域,例如:阅读、莳花、聆听古典音乐。至于我们能不能谈话,我必须说不能。他来自乡下一个贫穷的大家庭,非常讲求实际,因此认为我从事的活动(和一群朋友在昂贵的地方约会、滑水、泛舟)是过分挥霍。大致说来,父亲比我保守,但是我觉得他这项特质让我受益良多,协助我重新衡量事情的轻重缓急,往往因此安排得比较好。换句话说,我不再像以前那么痛恨父亲表面上看来处处禁止的态度,我已经体会到这种态度带来的好处了。”
  “我现在和父亲相当亲密,但是成长期间我并不喜欢他。我不常见到他,可是我们有机会见面时,相处得极为融洽,我们聊天,沟通得很好。我爸爸是我所见过最好的人。”
  “我和父亲只有短暂的亲密时光,在我18岁左右。在那之前,他对我的态度非常严厉,甚至蛮横,还有点冷漠。我尊敬他,大部分是怕他,怕他突如其来的发怒。事后他会走近我,我了解在他粗暴的外表下,隐藏了一颗温柔敏感的心,于是恐惧消失,敬意犹存。随着时光流逝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友善,直到他年迈体衰,越来越依赖我,这让我有点想逃避,但是由于尊敬,我还是顺从了。”
  “去年感恩节我父亲去世了。我跟他一向不亲密,直到他过世前一个月。我曾经发誓在下次再见面时,要对他坦诚,而这誓愿的完成恰好是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新婚太太之时,那时我和他以及他新结婚6个月的太太聚在一家酒吧聊天,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那天晚上他有点醉,喝多了甜酒,不停地笑,然而内心十分紧张。他想要爱我、亲近我,和我像朋友般聊天,我们从来就不是这种关系,他和我一样害怕。那天晚上我终于打破了第一道藩篱,而后来他回了我一封信(他从来没有这么做)。信上说他很高兴和我交换意见,希望能再度如此。两个礼拜后我接到一个电话,通知我父亲肺炎住院,当天深夜他就过世了。……我非常想念父亲,我多么想要了解他。”
  少数男人说,他们和父亲一向维持亲密关系:“我和父亲非常亲密,我仍然住在家里,而且打算一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