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娇甜小保姆》31.第 31 章

  *
  冒着一股寒气, 纪小萱晕晕乎乎地进了门。
  “小纪回来了”
  苏阿姨正在客厅里坐着。见她拿着个油纸包, 脸红扑扑的,就笑着问道:“哦呦,什么东西啊?闻着好香啊”
  “苏阿姨,您看!是带鱼嗳”
  纪小萱晃了晃手里的油纸包,咧着嘴傻笑着。一股酒气飘了过来,苏阿姨立马明白了小纪这是喝酒了?瞧她这样好像有点醉了?
  “小纪, 快回屋歇歇吧”
  “好咧!”
  纪小萱晕乎乎的, 可脑子还算清醒。她去厨房里取了一只碟子,把油纸包摊开来搁在上面, 就端到客厅里摆在了茶几上。
  “苏阿姨,您尝尝?油炸带鱼可好吃了”她指着带鱼,糯糯地说道。
  “好,我知道了, 一会儿喊建华他们下来尝尝, 你先去歇歇吧?”苏阿姨忍着笑。心说,小纪一向机灵惯了, 还从未见过她这副模样呢!
  “嗯”
  纪小萱回了屋, 就一头扎在了床上。朦朦胧胧中,听到客厅里一阵响动, 有建华和建军的说话声,还有关门的声音。
  她扯过被子, 沉沉地睡了过去。
  当她醒来时, 只觉得口干舌燥, 脑袋也有点发闷。睁开眼一看,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瞅瞅闹钟五点多了?她一骨碌爬了起来,酒也醒了。
  这一口气睡了三个多小时?把做饭也给耽误了?
  她奔向厨房,赶紧抽开了火。心说,熬粥怕是来不及了,那就先烧壶开水搅一锅玉米面糊糊吧?中午也没剩下什么,就去食堂里买点吧?
  纪小萱穿上棉衣提着竹篮子,急急忙忙地赶往食堂。
  这会儿雪已经停了,路上白茫茫的,踩上去有些湿滑。北风呼呼地吹着,只觉得浑身发冷。到了食堂正赶上开饭,她排队买了二斤包子,用纱布兜好裹在棉垫子里往家赶去。
  一路走着,一路后悔着。喝酒果然误事,这可是个经验教训啊!
  到家时,建华和建军已经回来了,正在客厅里等着。未等她把粥熬好,苏阿姨也搓着手进了家门。这会儿天已经黑了,一家人凑合着吃了一顿。虽然没人说什么?可她心里却很不自在。
  来了这么久,还从未偷过懒呢!今儿是被那酒给害了,本想着下雪天做个砂锅暖暖肠胃,可睡了一下午啥都没顾得上准备,只能改到明天了。
  可这还不算完,因为赶得紧外加上一热一冷见了点凉气,到了晚上就发起烧来。
  她蜷在被窝里,感到头疼欲裂,身上懒懒的一点也不想动弹。可这么下去哪行?得把烧退下来,就咬着牙爬了起来,裹着被子摇摇晃晃地进了客厅。
  她记得那抽屉里搁着一些常用药,是苏阿姨特意备下的。她开了灯,找了两片阿司匹林就着热水吞了下去。回到屋里,蒙着被子睡下了。到了半夜里出了点虚汗,烧也退了,脑子里也异常清醒。心说,好奇心害死猫,以后再也不能这样了。
  在黑暗中,她看着天花板,忽然感到很孤独。
  如果在家里,她生病了爹娘一定会悉心照顾她吧?可出门在外,不想麻烦别人就只能靠自己了。这时候,她的心底飘过了一个人的影子,可稍作停留便消失了。
  *
  第二天起床时,纪小萱是神清气爽,心情也好了起来。
  她哼着歌做着早饭,任谁也想不到她昨晚生病了。她也未跟任何人提起,只当自己吃个教训了。
  这段小小的chā曲,令她对白酒产生了畏惧心理。从这以后,她再也不敢随便喝酒了,无论谁劝都不成。
  不过,露了这一手,她的厨艺在大院里又传了开来。
  寿宴当天,杨家老太太就在饭桌上夸了好几句。事后,还跟卫东说:“东子啊,隔壁那个小姑娘不错,等到明年还请她过来帮帮忙”
  “好咧!”杨卫东自然是满口答应。
  想着小纪师傅酒后憨态可掬的样子,就想上前揉两把。可惜,她警惕性太高了,即便想沾点便宜也没那个机会,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
  不过,人家帮了忙总得感谢一下吧?
  他想,小纪的老家是农村的,那就给她弄点京城特产吧?
  过了大约一个星期,杨卫东又上门了。
  他是来找纪小萱的,说上次来家里辛苦了,要表示一下。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了二斤糖票和二斤糕点票,一本正经地说道:“小纪师傅,拿这个去买点糖果和糕点吧?给老家那边寄过去吧”
  这是他从市里搞来的,属于紧俏物资,在市面上很抢手。
  纪小萱死活不要,可杨卫东硬是搁在了门厅里。她追出去想还给他,可他早就跑了。她没办法,就把糖票和糕点票交给了苏阿姨。
  苏阿姨又还给了她。还拉着她的手,笑着说道:“小纪,你就自个儿留着吧?马上就到年底了,给家里买点东西意思意思”
  “苏阿姨,这个留给建华他们吧”
  “小纪,阿姨这边也有,首长那边也能领到一份。本想着给你留出来一点,现在有了现成的,阿姨这边也就省了”
  “苏阿姨,这个”纪小萱还是想退回去。
  可苏阿姨柔声劝道:“小纪,就甭退了,卫东那边能搞到这个。听说他去了物资部门,是专门负责调配物资的,这可是个好差事,如果想买点啥?找他最方便不过了”
  “哦”纪小萱心说,原来如此,难怪手头这么大方?这是弄了一桩美差啊!
  说起来,这家伙如果不是特别粘人,倒是没啥大毛病。他头脑灵活,嘴巴又甜,眼皮子也活泛,属于特别招人的那一类。等改革开放了,这种人会混得如鱼得水吧?日后的那些大款富豪也都是这一类吧?
  纪小萱对杨卫东的看法虽然有了改观,可心里却丝毫未放松过。无论如何,他都有点玩世不恭,带着高干子弟所特有的轻浮,平日里嬉皮笑脸的没个正行,可到了大事上却毫不含糊,这种复杂的性格不是平民百姓所能了解的,也不会被人轻易猜透。
  当然,这跟她也没什么关系,他们根本就不是一类人。
  *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转眼到了十二月。
  北方进入了“猫冬”时节,户外活动大大减少了,平日里大多呆在屋里。可部队上却没闲着,除了冬日集训,政治思想工作又提到了首要位置。
  这段日子,首长天天忙着开会,很少在家。苏阿姨也是加班加点,晚上还要赶到单位去参加学习讨论。建华和建军他们也在学校里开展活动,天天忙着写心得汇报思想争当积极分子。只有纪小萱的时间稍微宽裕一些,就挖空心思地做好后勤支援。
  到了十二月中旬,后勤处把她们这些服务员也组织起来,搞起了学习班。
  她们分成了几个课外小组,下午都集中到办公室里读半个小时的报纸,听听广播关心一下国家大事。这么一来,她跟其他服务员的接触也多了起来,对大院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还有那些小道消息和八卦传言,也钻进了她的耳朵里。
  听说,赵建国和杨卫东都曾是大院里的风云人物,可谓“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直到后来赵建国毕业参军离开了大院,才被新的孩子王所替代。不过,二人可谓大院里的传说,一提起来都知道,小一辈的也充满了敬仰。
  更可贵的是,他俩出名不是靠参加什么运动,而是把战略战术应用到了日常演练之中。在大院里,强者靠得不是拳头,而是头脑和组织动员能力,而赵建国恰恰具备了这一点,也因此获得了同龄人的拥护。
  他们都很服他,也愿意听他指挥。而赵建国也好好地过了一把指挥瘾,他带着一群少年男女,就像他的父辈那样把cào场变成了演练场,把林带田野变成了战场。在几大“战役”中,他所率领的蓝军一举击败了对方,日积月累便成了大院里的“常胜将军”。
  纪小萱听到这些,忍不住笑了起来。
  每个年代都有其引以为傲的地方。在六七十年代对军人的崇尚是无与伦比的,也是青少年们争相模仿的对象。虽然她没有参与其间,可也能想象出那种激荡人心的画面,也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骄傲和自豪。
  相比起后世,这个时代的青年充满了理想和信念,不但有着报国热情还有着付诸于行动的勇气和决心。不论金钱不讲究吃穿,只是怀着满腔热血为理想和信念而奋斗终生。
  想想这些,她的内心也充满了激动,甚至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
  她想,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优越性吧?在物资生活上虽然是匮乏的,可jīng神世界却是富足的。没有空虚没有寂寥,只有对国家的热忱和对理想信念的追求。而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更显得弥足珍贵。可惜,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将一去不复返了,那光荣和梦想也只能留在记忆之中。
  纪小萱忍不住扼腕叹息。
  对赵建国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她想,他那冷峻的气质,他那人格魅力也源于此吧?如果放在后世,很难再出现这样的人物吧?
  *
  到了月底,年终总结开始了。
  各级单位部门的聚餐是免不了的。后勤处也采购了一批食材,准备搞一场会餐。不知怎的,小纪同志的手艺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后勤处的廖同志就找到了她,想请她过去帮忙。
  “小纪同志,若有接待任务,就过去搭把手吧?”
  纪小萱请示了苏阿姨之后,就痛快地答应下来。想着向雷锋同志学习,就权当做好事给部队上做贡献了。
  这天下午,她跟着廖同志去了小食堂。
  一进伙房,就把她吓了一跳。原来炒菜锅有这么大?估计有一米多宽的口径,一锅下来炒个十几斤菜都没问题。炒菜的锅铲子更是惊人,那是一把铁锨,炒菜时炊事员得站在锅台上,双手抓着铁锨奋力翻炒。若力气不够,这活儿根本就干不了。
  她瞪着眼睛吸着嘴,参观了一圈。
  心说,这个她可拿不下来,若硬着头皮蛮干只怕会影响到厨艺发挥,闹不好还会掉进锅里弄个工伤,这可是冒着生命危险干革命啊!
  好在管后勤的同志看她年纪小力气也小,就给她安排了一个轻简活儿。
  “小纪,你过来,这边是小灶主要负责接待饭”
  纪小萱赶紧点了点头。心说,这还差不离,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她回到家跟苏阿姨一说,苏阿姨笑得咯咯的,还说:“小纪啊,以后你就是开小灶的大师傅了。”她腼腆地笑了笑。心说,炒菜做饭还不是小菜一碟?
  熟悉了伙房之后,纪小萱了解到这种“接待饭”不是常有,也不算太累。第一次接任务时,她炒了个两荤两素,还有一位张师傅在一旁给她搭了把手,把她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这可是大厨的待遇啊!也不用洗洗刷刷,也不用切菜,只要掂着锅炒炒就成。
  还有,这活儿也不算白干。她去一趟,伙房里不但管饭,还让她带点东西捎回去。这么一来,家里的食材就多了一些,时不时地就能做点好吃的。
  小纪同志的表现,苏阿姨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元旦前夕,就跟她说:“小纪,快过元旦了,抽空进城买点东西吧?”
  纪小萱一听,高兴坏了。
  她想去市里买那种牛nǎi味的高级糖果,还有一种龙虾糖是京城特产可抢手了。若给家里寄回去一袋,小秋妹妹不知会稀罕成啥样子?
  可进城一趟又谈何容易?她还是那次去车站送饭进了趟城,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出过大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