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一家之主》10.010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同时也是最忙碌的季节,刚收完最晚一匹成熟的小麦又要割玉米收苞米,地里忙活的热火朝天,每一个人都汗流浃背,却没有一个人叫苦,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咕咚!咕咚!宋德文接过小闺女递过来的水喝了个痛快,这日头晒得后背疼的慌,恨不得挥动着镰刀马上干完,家里爷们儿多的好处在这时就显现出来了,每家每户都分了一定数量的地,谁家干的多谁的公分就赚的多,今年夏天雨水丰沛,庄稼长得格外的好,一个个玉米bàng子粒大饱满,产量一定是不在话下,这是灾荒过后的几年里收获最bàng的一年了。
  “爹!你尝尝!好吃不?”娟儿剥了一截还有些许青色的玉米杆递给他,她自己的嘴里也嚼的津津有味。
  嚼了两口确实有一点儿甜味,还有一种青草的涩味,和甘蔗的味道虽然差的多但是在这农村,孩子们下地干活的时候总会剥点这东西吃,解解馋。
  “好吃!俺闺女剥啥都好吃!”宋德文傻笑着夸赞女儿,握镰刀的手也更加有力气了。
  “宋队长!你们家的信!”地头一个骑着自行车的高个子中年人手里的信高声的喊着。
  “华子!小仁!你们俩跑一趟,把信给爹拿过来,顺便谢谢你六一叔!”宋德文停下手中的动作,吩咐在一旁掰苞米的两个小子。
  早就听见声音的两位兄弟一听老爹的吩咐迫不及待的串了出去,一前一后的追赶着,华子仗着个头高跐溜的跑在前头边跑边向后面的小仁说道:“快来捉我啊!”小仁则在后面穷追不舍。赵招娣担心他俩磕到,扯着嗓子吼道:“别使劲跑,看路小心碴子!”
  眨眼的功夫,信就送到了宋德文的手里,华子和小仁在一旁喘着粗气好奇的问道:“爹!谁来的信?有两封呢!”
  宋德文看了眼信封上面的寄信人分别写到:华中医学院,华中铁路学院。迫不及待的拆开第一封信,里面是一张录取通知书内容如下:宋爱娟同学你已被我校护理专业录取,请于xx年xx月xx日报道,里面附带的信还交代了需要带着什么东西,外加几张粮票和十块钱。第二封信的内容差不多,不过名字是宋爱军被铁路学院录取。这两所学校不算多有名,只是个中专学校,但是能考上中专也是走出村子的一条道路,意味着将来他们老宋家要有两个吃公家饭有城里户口的人了。
  信的内容念完!全家人都乐了,没成想两个孩子给了这么大的一个惊喜,本来就是存着试试看的想法去考的中专,高中的分数线太高了,两个孩子没有把握考上就报考了中专,没想到却都考上了,而且这专业听起来就多么的吃香。
  赵招娣夺过宋德文手里的两张录取通知书,左看看又看看,眼泪不自觉的就掉了下来,娟儿和军子一左一右的为母亲擦拭眼泪安慰着。
  军子这孩子平时属于沉默寡言类型的,给外人的看法是不合群清冷不如他的双胞胎妹妹爽朗,不过一家人都知道这孩子只不过有些内向罢了,内心是好极了的,对家人也最看重,尤其是孝顺父母,记得那年村里的一个碎嘴娘们儿说赵招娣的坏话,他上去就咬了那女人一口,当时年纪小一下子就被那女人拎起来打,表打边说些难听的话,很多都是和妈有关的字眼,把这小子气的不顾自己的安危就咬那个女人,最后还是他大哥爱国路过看弟弟被欺负了,连忙喊人给救了下来,虽然他被打了但是那个女人也没讨好,胳膊上的肉被他咬下了一块儿,从此这村里的碎嘴女人就再也不敢说宋家人的坏话,害怕被这小子报复。
  “娘!你要是舍不得俺,俺就不去念书了,在家陪着您,您别再哭了!”宋爱军一脸认真的说着心里的想法,反正天大地大老娘最大,可不能让娘伤心。
  “你这混小子说什么呢,俺用得着你陪吗!赶紧的去上学,省的在家惹俺伤心,不光要上还要念得个人样出来,让人家瞧瞧俺们宋家也是有出息人的。”赵招娣一听这话,眼泪立马没了变成神赳赳气昂昂的模样,脸色变换之快令人咋舌。
  “知道了!娘,俺一定会好好念书,将来把娘接到城里享福。”宋爱军在一旁严肃的说道。宋爱娟也和他三哥一样的态度。
  今天赵招娣的心情好,地里的活干完后特地杀了一只jī,做了好几道好菜,走在回家的路上只要碰见人,就得夸夸她的一双儿女,不出一天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了他们家的喜事,关系好的人家送来了jī蛋之类的贺礼,关系不好的就向自己不争气的儿女发几句牢sāo,这时候也没人说当初宋家两口子送所有孩子上学读书是傻子行为了,相反还有许多人都打算把孩子送去学校。
  宋老爷子的身子骨在宋德文每天坚持不懈的按摩下,比以往好多了,至少不流口水,自己能做起来,说话也清晰多了,老爷子今天特地坐在主位上,背后靠着枕头,乐呵呵的看着两个出息的孙子孙女,嘴里不停的念叨着:“出息喽!出息好啊!不愧是俺宋家的儿女。”
  “爹!您多吃点!”赵招娣给老爷子夹了一块儿煮烂的jī肉,看着几个孩子说道:“咱们家的孩子都好,都是您的功劳,您是咱们家jīng神指导,有您在咱们家一定会越过越好。”
  几个孩子也点头应和:“爷爷最厉害,俺们最崇拜的人就是爷爷了。”老爷子一听孙子们的这话,jīng神头更足了,喜上眉梢。
  饭后,赵招娣开始缝制衣服,一针一线的穿梭着,他们家没有缝纫机这种东西,这家里的衣服都是她手工一件件的缝出来的,为这赵招娣的眼神都不太清晰了,宋德文来了之后就不让她缝了,家里的人去供销社买点衣服就成了,今天传来了这么好的消息,赵招娣忍不住想让两个上外求学的孩子穿上她亲手缝制的衣服,就又动起了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宋德文也不能阻止了她的一片母爱,只能时不时的叮嘱她不要长时间坐那缝。
  “咱们家军子和娟儿马上就要念书去了,虽然说学校每个月提供粮票还给钱,可是一想到从小到大这俩孩子都没离开过家,猛的离开了,俺这心里怎么就这么不是滋味呢!”赵招娣一边缝衣服一边和躺在炕上休息的宋德文唠嗑。
  “俺也舍不得,可孩子大了总要离家的,学会放手才是对他们最好的锻炼,再说了他们又不是不回来了,你要是想他们了,俺就带你去看他们。”宋德文心里也不舍,不过他没有表现出来。
  这些天赵招娣忙活的像只陀螺,准备了各种特产,像是鱼干c豆腐干c咸jī蛋之类的大大小小装了几大包,宋德文也没闲着倒腾了几次空间里的东西换了好多票和钱。
  他们这的中专都是快要开学的时候给发录取通知书,因此两个孩子在家也没多长的时间待着,华中科技学院和华中医学院都是属于他们华中省的省会城市安城,两个学校挨着,距离他们家有五百公里,需要做火车前去。
  这次是他们第一次外出,宋德文可不放心两个孩子就这么单独出去上学,他决定和大儿子一起送他们去,和支书痛快的请了假,第二天天没亮全家都起来了,一大家子把他们送到村口,赵招娣不放心的嘱咐着:“到了学校要和同学好好相处,好好学习,不要饿到自己,没钱了就给家里发个电报,娘给你们寄”
  瞅着时间不多了,宋德文招呼着两个小的走了,军子和娟儿不舍的抱住家里人,离别的场景总是令人心酸。
  送他们去火车站的还是赶车的刘大爷,坐到车上刘大爷羡慕的说道:“你小子生了对好儿女啊!”
  宋德文谦虚的摆了摆手:“都是那样罢了,你们家的小孙子也不错,听说在部队当兵,有前途呢!”
  他们这的火车站是个小站就在县城的东边,大清早的很清冷没有多少人,只有零星的几个提着包裹的赶路人。和刘大爷告了别,宋德文去站点买了四张前往安城的火车票,全都是硬卧。这火车得坐一天颠得很,硬座累的很,而且现在的火车根本和后世的比不了,气味很浓不适合孩子们坐,既然有那个条件宋德文当然不会委屈了孩子。
  通往安城的火车到的很快,下车的人很少,不过车上的人很多,一上车就涌过来一股子怪味,一些没买到票的人躺在过道上,一路走来很艰难,好在他们买的是硬卧,人不是特别的多。
  三个孩子紧紧的跟在宋德文的后面,这是他们第一次出远门,以前来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虽然坐火车很新奇,但是紧张还是少不了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