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长女》第13章 拜师?

  杨琪,给王倩瑶的药,只有十五天。
  虽然以目前王倩瑶恢复的情况来看,比之前预估的要好很多,能跑能跳,只是偶尔咳嗽,已经没有什么大碍。
  但肺痨毕竟是肺痨,要是这么容易能治好,就不叫疑难杂症了。
  半个月后,杨琪还是亲自上门。
  大清早的,就扣响了王府的大门。
  王府的门房看到敲门的是杨棋,脸色不停变换,不知道是该放杨棋进来,还是把杨琪拦在外头。
  主子们可都不待见这杨棋,不过,好像自家大姑娘,还是靠这人治病呐?
  “这位哥儿,您赶紧去禀了王员外,就说杨棋在门口。”杨棋心态平和。
  “噢噢!”看到杨棋如此平静,门房倒是慌张起来,不过多久,门房就恭恭敬敬的请了杨琪进王府。
  又有人领着杨琪往王家大千金的闺阁走去。
  领着杨琪的,是一个老妈子,老妈子长相富态,穿着粗布衣服,等把杨琪领到阁楼,便告辞。
  王倩瑶是王员外的掌上明珠,服侍的丫鬟婆子自然是不少,杨琪才走到阁楼跟前,就看到一群莺莺燕燕从阁楼里出来。
  丫鬟们瞧着杨琪避得远远的,估摸着是知道家主不大待见杨琪。
  王倩瑶也听到仆人过来说杨琪来了,让准备准备。
  这回杨琪来,显然是给她治病开方子的,她死死的捏着帕子,心绪不宁,老是想着什么尊严尊严的。
  随后把帕子一扔,嗨,管这些做什么,如此想着,便平静了下来。
  杨琪进了王倩瑶的闺房,就看到王倩瑶坐在桌前。
  也没有多余的话,杨琪给王倩瑶把了脉,果然,肺痨不可能好得这么快。
  王倩瑶虽然看起来只是轻微的咳嗽,精神头也是极好的,但痨虫,却没怎么被拔出。也就是,肺结核杆菌,还在呢。
  想拔出痨虫,道路阻且长啊!
  这一回,杨琪没有给王倩瑶药丸,而是写了一个方子,就是月华丸的方子。
  月华丸,可以做成丸,化开用水服用。也可以煎着吃汤。
  先前做了月华丸,不过是为了让王员外知道,她能治好王倩瑶的病而已。
  现在不用她说,不用她做,王倩瑶的病情快速好起来,就是最好的最有效的结果。既然药有用,王员外没理由把杨琪拒之门外。
  杨琪来王府,倒是没有见到王员外和王夫人。
  王员外在阁楼上,看着杨琪离开,表情略复杂,旁边的王夫人,看着自家夫君的神情,心下有了几分猜测,忍不住叹息一声。
  杨琪的生活很平淡,早中晚饭在家里吃饭,听杨母的唠唠叨叨,听杨瑞小姑娘的碎碎念,看杨爹的假装木讷,再看杨母指着杨爹小骂两声。
  一家子和和乐乐的,杨琪吃饭的时候都傻笑。
  看到自家大闺女没事儿傻笑,杨母伸出筷子,在自家大闺女头上敲了一下,“傻笑着做什么,看着就是个傻子!”
  “娘,我这不是高兴么,就是心情好!”杨琪敛了敛心情。
  杨母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还说不傻,自家医铺不待,非得去西市摆摊义诊,老娘也没见你义诊出啥花样来。”
  “妇人见识!”杨爹难得的说了句话,却惹来杨母丝毫不留手的死掐。
  “你这死人,还关不关心你家闺女,再怎么穿男装,也是闺女。哪家闺女不是富养的,就你这么个爹,不挂心你闺女!”
  杨爹也就缩了缩脖子。
  这种时候,杨琪和杨瑞就把脸埋在碗里默默的吃饭。
  吃过饭,杨母和薛大娘收拾家里,杨琪也收拾好去义诊的行当,杨瑞小姑娘出门叫小伙伴一起玩耍。杨爹仍旧在医铺里做坐堂大夫。
  杨琪还没出门,就在医铺的看到徐太医。
  徐太医一脚跨进杨家医铺的门槛,神态放松,悠然平静。
  跟杨爹比起来,徐太医更仙风道骨一点。
  杨琪眼尖的看到徐太医,默默的把杨爹跟徐太医对比了一下。不过,徐太医都六十多岁了,相信自家老爹六十岁也能跟徐太医一样“仙”。
  徐太医看到杨琪,脸上不自主的泛起和蔼的笑容,“杨家阿郎,你这是去哪儿。”
  显然杨琪一副要出门的行头。
  “去西市摆摊义诊哩!”杨琪也回了一句。
  徐太医目光闪动,这一回来杨家医铺,他没带自己的小药童,是独自来的。
  “好,好!”徐太医忍不住夸赞了两声。
  这年头,这么个年轻的岁数,能想着义诊,也难能可贵了。
  不过,今儿他来这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
  “要是不耽搁的话,咱们,聊聊?”徐太医询问。
  “行嘞,咱们可以边走边聊!”
  早上的小镇,很热闹,街边有卖包子馒头小面的,不过杨琪在家里已经吃饱了,对外面卖的吃食倒没有太大的兴趣。
  反正现在时间还早,二人慢慢的走着,就当早晨散步。
  “那附子,我炮制出来了!”徐太医目光闪烁,声音倒是平静。
  杨琪停顿了一下步子,震撼于徐太医这么快就把附子炮制出来。要知道,她的炮制方法,是几百年积累下来的,几代人,几十代人,一次次尝试总结出来的。她就提点了一下徐太医关于水和温度而已。
  果然,被称为徐附子,这徐太医,也有一手。
  “恭喜徐太医!”杨琪也没有表现出太过的惊喜和激动。自家本身就已经炮制出附子了,真要那么表现,实在是太假。
  徐太医还是忍不住乐呵呵的笑了出来,摸着自己的洁白的胡须,“杨家阿郎祖上,也该是杏林高手,竟在这么个小地方,偏安一隅。”
  “徐太医不嫌弃,只管叫我一声棋哥儿。”杨琪慢慢的说道:“先祖确实有高人,可惜家道中落,堪堪留下两箱子医书,偶然能看到先祖们留在医书上的笔记,可惜……真正的家传医术,早已十不存一!”
  杨琪也唏嘘不已,偶尔听杨爹自豪的说杨家曾经出过好几个御医,说起这事儿的时候特自豪,可惜家传医术几乎没留下什么。哪怕杨琪这个外来者,也觉得可惜,那些,可都是货真价实的经验呐,就那么被传没了。
  听着杨琪这么说,徐太医心下大喜,他出来之前,也从来都没想过,这么个小地方,会碰到如此钟灵毓秀的人。这少年,绝对可以好好培养。
  “棋哥儿可有拜师学艺的想法?”终于,徐太医说出了今天来找杨琪的目的。
  杨琪停下了脚步,目光闪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