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福气绵绵》35、调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www.biqugle.com
最快更新!最清爽!
  调令一下来, 姜仲行这边就开始做交接准备了,往年的卷宗赋税等, 都要盘点清楚了, 再一并交给新接任的县令。
  好在自打赖主簿入狱后,傅教谕做了新主簿,一个是新官上任,一个是马上就要高升,两人无甚利益纠葛,做起事来倒是难得的顺利。
  而何氏这边得了确切消息后,也开始准备离开益县的事宜, 家中忙忙碌碌,连带着姜锦鱼,都被何氏抓着帮忙。
  连散酒饭都吃了几回, 接任的新县令总算是来了,做好结交, 姜家这边也就上路了。
  因着朝廷发的调令文书上,定的是年后去吏部报道, 姜仲行便决定,带着家人回一趟老家。
  路上行了一个来月,中间路上了几场小雪, 好在还没到落大雪的时候, 否则姜家的马车,还真要被堵在路上了。
  到夏县时,已经是十一月了, 昨日下的雪开始融了,即便是官道上,也是泥泞不堪,马车行的有些艰难。
  姜锦鱼掀开帘子,看了看熟悉的街道,听到石叔从后头的马车上下来,过来道:“老爷,今日怕是回不去村里了。这路太滑了,天黑了怕不好走。”
  姜仲行看看天色,便吩咐先去客栈住一晚。
  第二日天微微亮,众人便起身了,略收拾了下,便乘着马车往双溪村去了。
  随着马车进了乡下,便开始变得显眼起来了,乡下不似城里,来来往往马车不少,乡里人惯常都使牛车或骡子,因此见到马车,都看热闹似的打量。
  冬天农闲,有四处跑着玩的孩童,胆子大的,还跑到缓缓行驶的马车边,摇晃着小脑袋使劲儿张望,直到被闻声出来的妇人给拎着耳朵,大声训斥着。
  被训了的孩童,蔫头巴脑的,小嘴撅的能挂葫芦了,做娘的也有些心疼,正要去拿点红糖来哄哄,就见那马车停了。
  莫不是冒犯了贵人?
  妇人也有些怕了,忙冲车上下来的小姑娘道歉:“小孩子不懂事,您别见怪……”
  小桃绽开笑容来,甜滋滋道:“婶子莫骂小娃儿了,我家主人没生气。喏,我家小姐说了,眼瞅着要过年了,这些给孩子甜甜嘴。”
  说罢,捧出一个油纸包来,甜甜的蜜糖香,透着油纸都能闻见一二。馋得被训的小童直流口水,眼巴巴望着小桃手里的油纸包。
  “这……这多不好意思……”
  “婶子拿着吧。”
  小桃不停那妇人客气,将那油纸包往妇人手里一塞,然后便一路小跑回了马车这边,上了马车,马车又开始缓缓动了起来。
  待马车远去,那年轻媳妇都还有些愣,直到一旁馋得不行的小童跳着说要吃糕糕,妇人才回过神来,带着自家孩子回屋去了。
  外头的小雪总算是停了,趁着雪没化,车夫加快了车速,终于在午饭前赶到了双溪村。
  一进村子,姜锦鱼掀开帘子看,瞧见了不少熟面孔,他们双溪村是附近的富村,这样的村子,老人家越是长寿,因此那么一打眼望过去,全是小时候抱过她,给她塞过零嘴的婶子奶奶们。
  拐了几个弯,就到了姜家的新院子,几年前,姜家便修了新院子,把隔壁空着的宅基地给买下来了,中间还是他们老姜家的旧院子,不过是推翻重新起了个新院子,算是主房,还是由姜老头姜老太住着。
  周围修了四个新院子,除开常年在外的二房,其余各房都住在自家的院子了,不过寻常时候,哪家做了好吃的,也都是赶着给两个老的送去。毕竟姜仲行最孝顺不过,几个媳妇们也跟着看重两个老的。
  车一听闻,东小院住着的姜大郎就闻声出来了,怕两个老的大冷天出门吹了风,一开始看到下了车的姜宣,还没认出来,心里还琢磨,这是谁家后生,生得这么俊?
  已经成了家的姜兴倒是一眼给瞧出来了,冲出来道:“二弟!”
  跑一半才想起来,回头冲自家老子喊:“爹,是二叔家宣哥儿啊!”
  姜兴这么一喊,倒是把正小院里的二老给惊动了,姜老头年纪大了,可腿脚还利索,抖着老烟枪出来,恰好就瞧见了刚露面的二儿子,还以为自己眼花了,揉了下眼睛,转头就冲屋里喊。
  “老婆子,别折腾了!二郎回来了!二郎一家回来了!”
  姜老太一听,急忙站起来了,箩筐里挑好的黄豆洒了都没顾得上,跑出来了,等看见马车边站着的二儿子一家,眼泪顿时就流下来了。
  姜二郎也是感慨万分,离家五年不曾归,领着妻子儿女们上前几步,恭恭敬敬磕了个头,道:“不孝孩儿,见过爹,见过娘。”
  一看儿子跪在雪里,姜老太也急了,上来抱着儿子就哭,拍打着他的肩膀,硬要拉他起来:“你这孩子,不像话!一回来就跪我,谁要你跪了!”
  姜仲行无奈起身,然后就被老太太一顿训,又是说他瘦了,又是怪他跑到那么远的破地方去。姜仲行在益县,那也是一县之首,走出去也是人人尊敬的县令,到了姜老太面前,倒是被娘训得心甘情愿了。
  姜锦鱼见状,把自家弟弟姜砚给推上去了,拯救自家阿爹与水火。
  果然,姜砚一露面,姜老太立马被转移了注意力,搂着孙子“心肝肉”“宝贝蛋儿”一顿瞎喊,顾不上不听话的二儿子了。
  孙氏和姜三郎、姜四郎夫妇听到外头这么大动静,都急急忙忙出来了,一看这情景,都喜上眉梢了。
  “进屋吧,别冻着孩子了。”还是姜老头发话,“大郎、三郎、四郎,今儿都来老屋吃,你们都甭做了。”
  “诶,爹,那我把刚割的腊肠拿来。”孙氏赶忙笑呵呵应下来,她以前还对何氏起过嫉妒心,现在早都服气得不行了,人家就是命好,做了秀才娘子,还做举人娘子,现在都成了官太太了,她现在都认命了。
  众人进了屋子,孙氏和郑氏忙去跑了茶来。姜家现在大小也算是个地主了,这些年姜仲行补贴家里不少,再加上姜季文的铺子也开了两间了,实际上要买个下人伺候什么的,也是可以的。
  不过姜老头和姜老太都是苦惯了的人,非说自己又没到走不动的地步,咋就要买人伺候了,不肯费这银子。姜家兄弟们孝顺,也就没多说,反正除了姜二郎在外头当官,其余几个兄弟都住在一个院里了,大不了时不时过来照看照看,也不碍什么事情。
  这边正说着话,就听得外头传来敲门声,姜三郎忙去开门,过了一会儿,就领着里正和村长过来了。
  里正还是当初姜仲行考举人时的那个,乡下的村长啊里正啊,基本都是做到年纪到了,走不动了才退的。
  两人一进来,居然要给姜仲行行礼,吓得姜仲行赶忙扶住两个老爷子,道:“折煞晚辈了,怎么能让您二位给我行礼。”
  村长摸着胡子笑眯眯点头,“要的要的,你现在可是县令了。”
  姜老头就在一边摇头:“叔,你二位也真是的,二郎还是你们看着长大的。咋能给二郎行礼,这不乱了辈分麽!甭管多大的官,那也得喊你们一句老爷子不是!”
  村长和里正也是一笑,孙氏和郑氏忙过来添了两杯茶,请两位老人家坐下。
  等坐下了,村长才道明了来意,道:“这回我来啊,就是想求二郎个事儿。”
  姜仲行立马道:“老爷子有什么事,只管吩咐。”
  这两位辈分是真的高,且一辈子为村里付出,端的是德高望重。就连姜锦鱼入族谱,都是两位老爷子操持的。姜仲行也是真心敬重两位。
  村长和里正两人含笑对视一眼,才道:“这么些年,咱们村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我同你三太爷就商量啊,能不能在咱们村办个村学,这不刚定了个章程,听说你回来了,我跟你三太爷就急忙赶过来了。”
  一听是办学的事情,姜仲行也正色起来,道:“这是好事,咱们村里孩子不少,是该送去读书。再者这村学办起来,附近的孩子们也能受益。您二位既然来找我,那我就给您二位介绍个人选,当初同我一起考中秀才的梁秀才,您二位可还记得?”
  村长忙道:“那自然记得!”
  姜仲行接着道:“梁兄学识扎实,若是肯来,那这村学必然办的起来。且他为人品行高洁,教书育人最合适不过。另外,”他顿了顿,接着道:“若是办村学,我出两百两给村里买些田地,就当是祭田,日后出息就用于这村学的开销。”
  村长本来还只是想姜仲行介绍个夫子,没曾想他主动提出要出银子,顿时又是喜,又是觉得羞愧,生怕姜家人误会,他是上门来要银子的,忙摆手道:“不成,这不成,这钱该村里人出,咋能让你出,这不是占了你的便宜么!”
  姜仲行豁然一笑,他为官多年,手里银子真的不缺,能为村里做些好事,也算是他给一家子积的功德了。再说了,他常年在外做官,可姜家却还是扎根在双溪村的,能打点好关系,也是好事。
  “老爷子别推辞。我出这银子,谈不上占便宜不占便宜。我也不是那等胡乱做善事的,这村学的束脩啊,您还得收。我这祭田的出息,也不是随随便便谁都给的,只给那些考出功名的,就算考上个童生,咱们村里给他一家子送个十两银子,那也是一种鼓励不是?”
  村长恍然大悟,“到底是读书人聪明,想得多!别说十两银子,就是五两、三两,村里人肯定也愿意送孩子来村学!”
  乡下为什么读书人这么少呢?一来就是没银子送孩子上学,二来麽,大多数人都觉得,读书就是费钱,只出不进的,供不起!
  若是让村里人知道,这读书读得好,不仅不费钱,还能往家里送银子,那愿意送孩子来念书的,就多了。
  姜仲行也不是嘴上说说,第二日便去了一趟梁秀才家里。
  作者有话要说: 天冷了啊,大家不要感冒噢
  来自已经感冒了的阿白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尘不语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