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洛杉矶》第85章 万答

  在这种大熊市下,即便强如汇丰银行,也从1973年最高峰时的66.4块,跌到了10块左右。连汇丰都跌成这个德性,其他香江公司就不用说了,香江老牌地产龙头置地公司,在股灾前每股股价与汇丰相当也是66块,此时已经跌破了6块,李摘瓜的长江实业更是从28.6块,一路跌至不到2.5元。最绝望的是,这些股票目前仍然在下跌,让人看不出到底哪里是底。
  李瑞杰终于在一份《信报财经新闻》上找到了新亚洲地产公司,“他们要多少租金?”
  “李先生是整体长租,新亚洲地产公司愿意以35万港币的价格将这栋唐楼出租五年,李先生觉得怎么样?”李叶广一脸希翼的看着李瑞杰,这个价格是他好不容易砍下来的,地段也完全符合李瑞杰的要求,只要李瑞杰点点头,这笔单子就成了。
  谁知李瑞杰却摇了摇头,李叶广的心直往下沉,“我不想租新亚洲地产公司的房子,我想买下新亚洲公司!”
  “买下它?”
  “是的!”李瑞杰把《信报财经新闻》放下,新亚洲地产公司的市值才115万港币,一幢唐楼五年的租金是35万港币,四幢唐楼就是140万港币,这个收益率不由得李瑞杰不动其他心思。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香江房价没有受到去年那波假股票影响,相反很多人卖出股票后,买入房产保值。虽然自1973年末以来,香江楼市受石油危机拖累也跌去不少,但是相比于股市,房价要坚挺的多。此时油麻地的房价每平方米仍然有4000块,尖沙咀的一平方要7000左右,金钟道的房价已经过万,连九龙半岛偏远地区的住宅每平方米也要2000元。
  “这个,李先生……”
  “我准备聘请查尔斯?李先生为我新公司的法律顾问兼财务总监,帮我收购新亚洲地产公司。”
  “我……”李叶广有些犹豫,他今天才从新亚洲地产公司出来,扭头就要收购人家的公司,这个脸觉得有点磨不过去。
  “另外我准备将新公司的财务整体外包于贵律师行。”
  李叶广精神一震。财务外包顾名思义就是将企业的财务工作外包出去,这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当然具体怎么运作要复杂的多,需要将财务公司分解成若干模块,再根据比较优势,进行外包。李瑞杰穿越那会,这种教先进的财务模式,已经在大陆企业中逐渐推广开来。
  对于李瑞杰来说,新公司一时半会恐怕是找不到有能力,又可靠的财务人员,为了能让公司尽快运作,只有把财务外包出去,至于把业务包给谁,完全没有区别。但是对于李叶广却完全不一样,由于他是律师、会计师双精,同时还要特许秘书执照,胡关李罗律师行的财务和秘书业务板块,是属于李叶广直辖的部门,人员也大多是他在李罗律师行时候的老部下。
  “干了!”李叶广一咬牙,“不知道李先生准备给公司取什么名字?我马上帮李先生注册!”
  李瑞杰略一思考,九龙仓、置地这些名字就不用想了,长江、鸿基、新世界也都在这几天看报纸的时候见过,只能尝试一下大陆的了,“万答!”
  “@¥%%¥……%……&*”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在竭力的介绍自己,也分不清到底讲的是英语,还是粤话。
  李瑞杰只能边听边微笑点头,等这名面试人员走出房间后,这才转头问一旁的李叶广,“他说什么?”
  通过这些天的招聘,李瑞杰发现香江人,尤其是土生土长的香江人,他们的英语的都带着一股浓浓的本地腔。不是李瑞杰说粤省人的英语口语有问题,实际上在大陆,粤省人、鲁省人、苏省人、沪上市人说的英语都是一样的——因为用的是同一套教材啊。
  但是香江不同,过去一百多年内,香江都是英国的殖民地,香江人的日常用语有大量直接从英语中借用来的词汇,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香江人将这些借来的词汇本地化,又用到英语中。这种情况类似于东瀛,日语中就有大量从英语借鉴来的词汇,从而导致东瀛人的英语水平是全世界最糟糕的。
  可是与东瀛人有自知之明不同,香江偏偏还认为自己的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语说的很标准。李瑞杰还记得前世看过一个视频,一个美国人刚刚从华国旅游回来,在网上吐槽华国人的英语说的是多差,立马就有一群香江人留言,建议他下次去香江旅游,香江人英语好,结果可笑的事情发生了,这个美国人回答说,他这次旅游,去的就是香江。然后一群香江人又忙着跟美国人解释,丑态百出。
  李瑞杰此时对那个美国人的感触,深表认同,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本就有些不同,再加上香江人又进行了本地化,所以香江人讲起英语,语速稍微一快,对李瑞杰这个此时母语是英语的人来说,就听不懂。好在有李叶广的一众人帮忙,否则就李瑞杰和他带来的几个退伍兵,和这些人交流都是问题。
  李瑞杰在这个人的名字上打了个“x”,连交流都费劲,让李瑞杰又怎么跟他一块工作?
  “叫这两个人进来吧!”李瑞杰拿出两份简历,交给工作人员,只能祭出杀招了。
  虽然万答的招聘有些匆忙,但是由于正值经济危机,香江各大小企业普遍裁员,而且万答又是开出百万年薪,吸引了很多有工作的人前来碰运气。
  得益于前世读过的《李摘瓜传》、《香江十大打工皇帝》等一系列书,李瑞杰从这些投来的简历里终于选出了两个人来:第一个人叫甘清林,生于1946年,1969年获取香江大学工程学士学位,现任职于香江工业总会;另一个人任智刚,1947年生于香江,1970年毕业于香江大学统计系,随后加入港英政府担任统计师,后又在荷兰海牙社会学院获得统计与国民会计文凭,目前担任统计主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