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大大如果了解本书的历史背景,你大可以从后面章节看起。前几章主要是交代历史背景,由于本书到目前都还没vip,不存在凑字坑钱的问题)
李获之,决定要改变历史。最重要的就是说服自己的父亲,现在就要早做打算。李获之,心中已经有个大计划。那就是先开辟一片自己的地盘,像根据地一样的经营好,这是自己的根,也是以后发展的基础。而根据地的位置不能选在国内,应为他知道历史,在中共统治的国内想当军阀,那是痴心妄想。李获之还没狂妄到能和中共抗衡,或能封疆裂土的当军阀。历史形式告诉他,只能选在国外,最好就是邻国缅甸。因为,这个地方无论从地理位置,人种文化,政治形式,国际环境,世界历史潮流。都太适合当军阀了。
那根据地选在哪儿了?在李获之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地方,缅甸--果敢。
在缅甸掸邦北部的尽头,在中国云南西南的底端,在一个远离中原的地区,有一支汉民族已经在此生存繁衍了300多年。这支汉族就是生活在缅甸掸邦果敢及周边的汉族,在缅甸被称为果敢族。现在的果敢位于缅甸掸邦东北部,面积约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
300多年前明朝灭亡之际,明朝的一些官员和百姓追随永历皇帝朱由榔(桂王)从广西贵州和云南一路逃亡最后流落缅甸。
公元1661年十二月,吴三桂带领十万清兵开进缅甸,逼迫缅甸交出永历帝朱由榔并押解回昆明,一年后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死在昆明的逼死坡。但仍有不少随朱由榔逃入缅境的文武官员、各类随从和大批百姓仍死不降清,流落在现今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南的荒山野僻之地顽强生栖繁衍,其中包括张献忠手下的名将李定国,他沿路护卫朱由榔进入缅甸,此后又长期在边境地区与清军周旋,朱由榔在昆明被杀后不久他即病故在现中老边境勐腊县;
通过300多年艰苦而漫长的日子,这些流落他乡的人员最终发展成了今天缅甸的果敢族和这一区域其他称谓的汉民族。长期以来,果敢人民在同英国殖民者和日本侵略军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争取民族利益的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缅甸耐温排华的年代,缅甸国内一律取消汉语和汉字,更不允许教授汉文,为了保存自己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果敢人民被迫接受“果敢族”的称谓,并将他们操地方言的汉语称为果敢语,使用的汉字称为果敢文,最终保证中华文化得以传延。果敢华人并不是移民,他们清一色是云南人,世代居住在中缅边界的果敢地区,由于1897年2月4日签订的《中英条约》,清廷把果敢割让给英国,这些原属中国人的果敢华人都自动变成了缅甸的本土少数民族。
后世的果敢成了一个毒品产销基地,而闻名世界。当地汉族与缅北少数民族各按自己的习俗生活着,在缅北,种植罂粟、生产**已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经济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到20世纪40一50年代,逐步形成了当地少数民族以种植为主,旅缅华族收购、贩运为主的格局。汉族因此所赚得的钱远远超过了当地土著民族。
20世纪初朝杨国正主政时,正值麻栗坝大烟土声誉鹊起之时。因出产优质**,果敢由此而商业兴旺,社会繁荣,人口也大大增加,并诞生了整个金三角地区最盛大的烟会,成为缅北当地一年一度最为热闹的**集贸盛事。每年到**上市交易的时节,从中国四川、云南远道而来的马帮,印度、泰国来的商贾,云集果敢老街贩运大烟土,交易活动中还有一系列的其他商品交易和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久而久之形成闻车中国西南和金三角的**烟会,时间为十天半月不等。从中国远道而来的老板和马帮,一般是将生产工具、丝织品和器皿等运来果敢贸易,再换成大烟土运回云南。从泰国、印度来的商人则以贩卖日用百货为主。英国人则以兜售洋货为主。烟会越办越红火,成为果敢仅次于传统节日的一大盛事。
在烟会上最抢手的商品当然是大烟土。20世纪40年代以前,烟会上最为活跃的主角,是常常手持文明棍的英国人。英国人雇用的马帮,被当地人称为赶洋脚,这是当时一件大大有利可图的事情,马帮帮忙贩运一趟,获利比平时跑单帮高出2一3倍。土司杨家更加热衷于烟会。因为每年此时他们的马帮不仅可以大赚一笔,还更进一步密切了与英国人的关系。作为土司署,每年的烟会是署内最可观的一笔烟课,成为其最重要的财政来源。当地的烟课,几乎是果敢上交缴掸邦土司税赋的惟一来源。
现在的果敢被日军占领,在这儿活跃着一支抗日力量。他们是抗日自卫队。1942年以前,果敢土司署管辖本地治安与司法的是由二三十人组成的“红包头”,这是一支服装怪异的警察队伍,头裹红头布,据说是仿英人雇用印度巡捕的头饰而来,身上皂白相间的服装与腰中的弯刀,却又是清代衙役的装束。这支兼容了大清与英殖民色彩的搞笑队伍,由果敢传统的门赋与烟课等税捐供养。
1942年日本侵占缅甸后,为抗击日本侵略军,果敢的红包头改名称自卫队。当时果敢第四代土司王杨文炳,在危难之际坚拒日寇**,毅然在果敢竖起抗日大旗,并在1942年3月赴重庆拜晤当时领导中国抗日的领袖蒋介石,宣称三百年前(明朝)同出一宗,绝不当出卖汉民族的败类,后被授予果敢地区抗日自卫队少将司令一职。
作为一个中国人要想在国外到军阀,这个地方真是得天独厚。都是汉人,没有民族矛盾,也没有语言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地理位置也是无可挑剔,果敢地区和中国,老挝,泰国的交界区,也就是后世的金三角地区。气候宜人,粮食每年能三熟。养活几百万人很是轻松。由于是三国交界区,在战略上该地区更是进可攻,退可守。对以后占地盘,向外发展可以说是,天赐地赦之地。最最关键的是,果敢地区和李弥的第八军驻地保山是毗邻的,这对果敢的发展,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由于果敢地区在缅甸的北部,缅甸的北部可以说是一个汉人在东南亚的聚居地之一。对以后的发展也是好处多多。
确定了根据地的位置。下面就是如何说服父亲。让父亲能支持自己的决定,李获之正在思考,怎么说服父亲的问题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又门外传来,阿秀,双手端着一个托盘,疾步向房间走来,走到门口说道:“少爷,你最爱吃的刚出锅的过桥米线。”
说完跨过门坎进到屋内,把托盘放在桌子上。小心的端起一个大大的海碗放在桌子上。刚放下,阿秀把手一放,用手指直摸自己的耳垂,自言自语的说道:“好烫,好烫。少爷你等久了吧!快来吃啊!”
说完走到床前要扶李获之。这时,李获之自己站了起来。说:“不用了,我自己行的。好香啊!”边说边走到桌子前,弯腰在碗上嗅了嗅。真香啊!拿起筷子就准备开干,阿秀站在旁边说道:“少爷,你慢点,烫。”
李获之停住手,望着阿秀说:“阿秀你以后别叫我少爷了,我比你大不了多少,你以后叫我恩哥吧,我就叫你秀妹!”(李获之的小名叫恩恩,他爹娘都叫他小名的)
阿秀回答道:“不敢,少爷,我是下人啊,要不是老爷收留我,早被饿死了。我怎么敢和少爷兄妹相称呢?”
李获之笑呵呵的回答道:“不怕,我叫你怎么叫你就怎么叫,不然我可生气了!”
阿秀,红着脸看着李获之,小小的叫了声:“恩哥”李获之,笑了笑说:“大点声叫。”阿秀壮着胆子大声的叫了声:“恩哥”。李获之,高兴的大声的哎了一声!然后,说道:“秀妹,我爹在家吗?”阿秀说:“老爷不在家,好像到部队去了!我已经叫人去告诉他你醒了。晚上可能要回来。”“嗯”李获之,埋头吃着碗里的米线,肚子真的很饿了,昏迷了3天了。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