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老师》007 水车

  远在留县的董明,并不知道有人在打他的注意。
  他在全面接受了系统的改造之后,整个人已经完全不同。按照系统的说法,他这会儿的武力值飚上了八十!虽然弓箭和骑术仍然是菜鸟,但是武艺值妥妥的80起步了。
  而董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黄巾之乱发生的时候,他活命的机会大大上升了。
  此时,他在留县县城,马家。
  马维亲自接待了董明,两人分主客落座。
  “先生当真是贵客!”马维显得很是高兴。
  董明也不跟马维客气,直接说明了来意:“我打算教他们一些武艺,需要一些肉食、药草还有几根长枪,找你置办一下。”
  俗话说的好,穷文富武。不管是打熬身体的【锻体】还是提升武艺的【中平枪】都需要这些孩子们每日里进食大量的肉食,提供能量。同时每十天还要泡一次药酒,祛除身体因为高强度训练而留下的暗伤。
  董明没必要跟马维客气。也不仅仅是因为马明是他弟子,主要还是因为《算经》。
  《算经》带给马维的价值不是钱能衡量的,至少这位小豪族的族长,前段时间有幸进了下邳淮浦陈家的大门。董明虽然不了解历史,但是好坏也在这汉末生活了一年了,这淮浦陈家可以说是大汉朝顶尖世家了。
  整个徐州,方方面面、大事小情,只要陈家愿意,都可以插手。最主要的是,这陈家有董明听说过的名人啊!陈家的家主叫陈珪,他有个儿子叫陈登。陈珪是沛相,他儿子陈登现在只有二十出头,日后官至广陵太守,伏波将军。陈登陈元龙在194年的时候,为刘备入徐州出了很大的力气。
  陈珪还有两个兄弟,一个是吴郡太守陈璃(一作陈瑀),另一个是汝阴太守陈琮。陈珪爷爷以前是广汉太守,叔叔陈球做过大汉朝的太尉,前两年才刚死。
  老陈家这些年,两千石的大员就没断过......
  马维以前连陈家大门朝哪儿都不知道,而现因为董明的一本《算经》,登堂入室,成了陈家的座上宾。
  马维听了董明的话之后,有些摸不着头脑:“先生还会武艺?”
  “略知一二。”
  “那还挺好的。”马维其实心里一直在犯嘀咕。倒不是钱的问题,几个半大小子能花多少钱?主要还是对董明忽然会武艺这件事有些惊讶。
  “嗯,学武需要孩子们多吃些肉食,同时还需要药浴,这些东西我买不起。所以,就找你了。”董明本着是为学生好的意愿,所以说这句话的时候一点儿都不觉得直接。而且他也犯不着跟马维拐弯抹角的。
  马维也挺喜欢跟董明的交流方式,至少要比跟蔡飒那种读书人交流舒坦多了。
  “自当尽力。”马维应承下来道:“先生直管告诉在下需要哪些东西就行,我让下人每旬给先生送过去。”
  董明点点头,道:“那就多谢了。”
  三两句将事情定下来之后,董明掏出一张纸,递给了马维:“东西都在上面了。就按照你说的每旬送过来就行。”
  马维接过来,看了看,都是些寻常之物,只是药浴所需的药草稍微贵上一些罢了。
  “这药浴......”马维指了指药浴的配方道:“这方子......”
  董明抬了抬眼皮:“方子你留着吧。”
  马维闻言大喜,然后道:“这方子算是先生的股本,我们二一添作五如何?”
  董明下意识的就要拒绝,可是想了想又点点头道:“也好。”
  他总不能一直困在留南村,地方狭小,也没什么好苗子。有些钱财之后不但可以搬到大城市,说不定还能整个书院出来。再者,他也不是散财童子,圣人在世,总有些物欲。就算为了以后生活的滋润一些,也该有自己的产业。
  马维见董明答应了,脸上展出了笑容:“先生答应就好。”
  董明点点头,对着马维拱拱手,道:“此间事了,在下就回去了。”
  马维想要留董明吃饭,被董明婉拒。
  一路无叔。
  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东汉末年的交通状况真的不怎么样,一路上暴土扬尘的。主要还是今年夏天开始一直到现在就没下几场雨,整个徐州境内空气都变得干燥了许多。前些日子还发生过几次火灾。
  “唉,这是要干旱的节奏啊。”董明坐在自己廊下,看着西斜的日头叹息了一声。
  他倒是知道,东汉末年发生的黄巾起义,天灾占了很大一部分。天灾使得很多地方颗粒无收,再加上朝廷赈灾不利,最终天灾演变成人祸。不然以国人的耐受力,只要能吃饱谁会想着造反呢?
  “所以,黄巾起义应该已经不远了吧?我应该干些什么才好呢?是举家搬迁还是挣扎一下?”董明思索着接下来的出路。虽然他不知道徐州有没有被卷进黄巾起义,但是他知道益州那地方肯定是安全的。
  正在思索的董明,被一阵敲门声给打断。他抬头看了看天,已经是晚上了。
  “谁这么晚过来?刘威吗?”董明心里纳闷,不过还是起来走过去开门。
  “谁呀?”董明轻声问了一句。
  门打开,外面站着一个看起来二十出头的青年文士,看起来颇为儒雅。
  “淮浦陈元龙见过董先生。”来人行了一礼,朗声说道。
  陈元龙?
  董明楞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此人是陈登。
  历史上陈登如何,董明不知道。但是通过《三国演义》,董明倒是对陈登有些了解。不过毕竟是小说家言,只能作为参考。
  “原来是陈兄,快快请进。”董明侧了侧身,示意陈登进来。
  “漏液来访,叨扰了。”陈登拱了拱手,略带歉意的说道。
  “无妨。”董明到没有太过在意,毕竟人家大老远的跑过来也不容易。
  两人进了正堂,分主客落座。
  “陈兄此来,所为何事?”董明极其不习惯这种说法的强调,但是没有办法。
  陈登笑了笑道:“于家中见到董兄所著《算经》,登深感兄算学精深,特来学习一二。”
  这话说得董明有些纳闷,他可不相信陈登说的话。淮浦陈家本身就是一流世家,而颍川陈家跟他们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他们跟河内司马家又是同一个祖先的。这三家所掌握的知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等一的!
  算学这一块,至少不会比董明的《算经》差。顶多也就是不知道圆周率罢了,其他的应该都不差,甚至还要比《算经》高深一些。
  陈登说要来跟董明学习算学,肯定只是幌子。
  “陈兄家学渊源,莫要打趣。”董明笑着回道。
  陈登摇摇头道:“登对兄长将数字......符号化....对符号化。兄长将数字符号化的做法实在是让登惊为天人!”
  董明看着陈登一副“我已经吃惊了并且很崇拜你的表情”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可不相信这种世家大族出身的精英会真的如此。
  “难登大雅之堂。”董明谦虚了一句。当然,数字的符号化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绝对是极为重要的,甚至可以说会推动数学的发展。但是,这里是汉末,儒家的地盘。这些掌握了话语权的世家大族们根本不可能意识到这个问题。
  “兄长谦虚了。”陈登道:“《算经》一书,是在玄奥,在下每日勤读不辍,不过有一题登甚是不明白,还请兄长讲解一番。”
  “来了。”董明心里一动,知道戏肉来了,面上却不动声色:“哦?哪一题?”
  “水车。”陈登吐出两个字。
  董明皱了皱眉头,思考了一下然后道:“哦,这一题啊。”
  陈登所说的水车这一题目,是《算经》中举例的最后一题,是一个综合题,包含了圆的周长公式、二次方程、立体几何等等方面的数学知识。
  题目是这样的:留南村准备修建一台水车,水车一共需要用到八根轮轴,轴心到边缘的距离为三米,一共需要八个轮轴,轮轴的厚度为五厘米。水车共需要槽板七个,每个槽板宽五十厘米,长七十厘米。每根木料长八米,直径三十厘米。在不考虑损耗的情况下,轮轴和槽板一共需要用到多少根木料?同时需要在边缘部分挂上防砂网,问一共需要多少面积的防砂网?
  其实题目出的不严谨,水车压根就不是董明题目中出的这样。真正的水车要更复杂,也要更大。不过董明也就是凭着印象瞎出题的。这不是系统给的题目,是董明自己出的题目。后来在跟系统的学习中倒是弄明白了翻车的样式,但是书已经发出去了,也没得改。
  不过这题的计算方式倒也不难,将水车看成两个圆,外面的大圆半径就是三米,内里的小圆半径就是三米去掉槽板的长度,也就能得到轮轴的长度。而轮轴的宽度就是槽板的宽度。
  计算下来就可以得到七个槽板的体积和八个轮轴的体积,加在一起就是需要的总体积。再以总体积除以每根木料的体积,就可以得到大致的数量。而纺纱网的面积也不难求,得到外圆的周长,再乘上槽板的宽度就是面积。
  其实不难。
  董明看了一眼陈登,然后道:“具体哪一个问题不会求?”
  陈登摇摇头,道:“兄长所谓水车是何种样式?”
  董明闻言一愣,没想到陈登竟然会问这个问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