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行》第14章 伍算心计

  当天傍晚,塞骞与伍算回到同文书苑不久,二人走在院内闲聊:
  “伍算大师,今日大殿之内,公叔阔分明不怀好意,为何又应承其造船一事。”
  “老夫自然知道公叔阔不怀好意,想拿金银搪塞予老夫,老夫岂能不知。
  只是你是不知道啊,这晋国韬光养晦三十余载,国库钱粮可谓充足,倘若是他国,老夫当然半步不让。但晋国财大气粗,打造战船不吝金银。老夫正欲尝试打造一种新式战船以震天下,晋国钱粮正好拿来一试身手。”
  公叔阔不怀好意,伍算当然也不傻。
  伍算此前设计了一种新式战船,但从来没有造过,这次晋国送上门,正好拿晋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打造这种新式战船。
  也就是说,伍算是在拿晋国的国力给他做实验,成了,他能名扬天下,晋国也能威震一方。失败了,伍算也有言在先,晋国得有将领驾驭、调度舰队,否则有了战船战败了,跟我没关系。
  说白了,舰队将领要知识分子,光识字还没用,文盲就更不行了。
  塞骞闻讯恍然大悟,佩服不已:
  “原来大师早有准备,塞骞佩服不已。”
  “呵哈哈……哪里哪里,列国无非是为争霸,好取而代之。老夫不过送其续命,不足称道,不足称道。倒是你,何时去宋国,老夫好接济你一些盘缠。”
  “此事不急,在下一路而来,已有半月未曾接到宋国消息,总堂亦未有金雪狄大军犯境军报,想来犯境之敌应不足为虑。在下打算再等数日,待消息送到,再做决断。”
  “嗯,此事确该谨慎为好。不过有一事,老夫甚是觉得奇怪。”
  “伍算大师可是说的公子燕。”
  “正是此子。”伍算眼中燃起一团火焰,随后接着又道:“传闻此子前一阵害病险些丧命,自此之后性情大变,还被诊出胸痹血郁之症,命不久矣。
  不过观公叔阔言行,老夫甚是奇怪。三日前其来拜访,问起公子燕一事,老夫便觉得奇怪。近日仔细拿捏,这公叔阔怕是要杀公子燕。”
  “公子燕尚且年幼,何故戕害于他。”
  “老夫看来,百里燕此子若能好生教导,将来必成大器,这怕是公叔阔之心头大患。西海四国与卫国本是一国五分,倘若公子燕天赋异禀,难保将来不会有番作为。”
  “可公子燕罹患胸痹血郁之症,在下听闻此症活不过十四五,公叔阔何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哼!”伍算冷冷一哼说:“军国大事无关长幼尊卑礼义廉耻,妇人之仁难成气候。公叔阔此人善使手段,没有些手段也当不了几十余栽的相国,也稳不住列国的局面,拉起晋国劲旅。可见其防患于未然之心甚重,哪怕是个庶子,也不会放过。”
  “既如此,公子燕厄运难逃?”
  “大可不必为此担心,据老夫观察,公子燕天性聪颖,公叔阔多有试探没能成形。要杀此子,也不是件易事,至少明害是行不通的,而暗害之,显然亦难也。
  胸痹血郁之症时隐时显,稍有不当便会丧命。假若公子燕死了,晋国水军未成,岂不白白错失良机。”
  “那将来如何,可有解法。”
  伍算捻了捻长髯,意味深长道:
  “有,亦无。”
  塞骞不解,追问道:
  “请大师赐教。”
  “岐王百里规每况愈下,难保若干年后不会猝亡,若是那时,长子百里律继大王位,百里燕出境岂不尴尬。”
  “大师之意是说,百里燕质子的身份荡然无存,倘若不死,反成了拽在晋国手中的棋子,以其反歧,后引晋军入歧。”
  “正是,届时百里燕命也不久,晋国水师大成,若以争夺王位之名,起兵伐歧,正恰逢其时。以晋国之力伐歧,歧必灭。随后只要诛杀百里律极其子嗣外戚,扶百里燕为王,百里年胸痹血郁再发,不久而亡,何人继歧也,唯晋国耳!
  反之,若百里律继位,亦忌惮百里燕置身晋国,忧心百里燕借兵回国,不久便会派出杀手刺客害其性命,以绝后患。”
  “那依大师之言,此危何解。”
  “依老夫之见,晋国恐不会任凭歧国赎人,歧国亦不会资以金银玉帛赎回百里燕。
  其一,卫国虎视眈眈,百里燕若回,卫国势必无理取闹,向歧索要当年质子被劫之账。其二,歧国已是卫国下邦,连年纳贡,国力空虚,实难有财力赎回公子燕。故唯有百里燕死,方能解歧国心病。
  不过此事尚有一线生机,晋国磨刀霍霍,势必要有一战,若先取歧,必防范志国。倘若志国察觉晋国意图,志国做何感想。”
  “大师是说,志国先发制人!”
  “很有可能。倘若志国先发制人,公子燕则可还给歧国,以换取歧国财物及人力。志国久经沙场,而晋国虽然兵戈正利,但毕竟三十余年未有大战,兵甲能否一战尚未可知啊。”
  自从三十六年前晋国战败,晋国、志国之间没有发生过三万人以上的战争,晋国尽欺负西北的小国咸国,和南方人少地广的宋国,但整体的战斗经验严重不足,且没有发动五万人以上规模的战役。
  最大一次战役,也是十二年前,中原联兵南下抵御金雪狄北犯中原,晋国出动了四十万大军南下,因为千里条条粮草不济,战事开展的非常不顺,伤亡还很大。
  最近几年基本上是成平日久民不知战,很难说晋国这样一支和平军,能有多大的战斗力。尤其是军事主官将领一级,很少有统军十万以上,打大仗的经验,更别说统御五十万、百万大军。
  最能打的王彦飞,也被贬到南方做个大都督,多数将领的指挥能力倒底几何很难说。
  而邻国志国就不一样了,过去五十年时间差不多三十年在打仗,和长孙国打、孙国打、徐国、宋国打、咸国打、晋国打、金雪狄人打,周边所有国家几乎挨个捋了遍。因此志国军队的将领的作战经验丰富,士兵的战斗技巧传承甚好,不过也不是没有问题。
  志国仰仗国土面积比晋国大一圈,人口达到了四千六百多万,而且铁矿、铜矿、煤矿、森林多,生产力略高,暴兵很快。但打了几十年,已经走上了穷兵黩武的道路。
  公叔阔为什么敢于摸老虎屁股,就是看到了志国内政疲弱,坐等时机,在志国已经五花大绑,捆住手脚包成粽子,躺进icu的时候,突然给他来一刀,攫取中原霸主的成果。
  如果志国和晋国先杠上,百里燕就有了用来向歧国敲诈索取的利用价值。当然,歧国可能不给,不过没关系,一旦晋国击败了志国,反手就轮到收拾歧国。
  所以如果志国先发制人,晋国势必先拿百里燕做交易,换取歧国好处,而不会坐等战事打到一半快见分晓的时候。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晋国抱着必胜的信心,就是不拿百里燕勒索歧国。因此伍算看来,百里燕能不能逃过一劫,就看百里燕自己造化了。
  但是这么个孩子就卷入列国争霸,是个人难免要动恻隐之心。与塞骞言明其中利害,伍算话锋陡然一转说:
  “要说全无解法,倒也不是没有,只是此事恐怕做不得。”
  听到这里,塞骞不解:
  “为何做不得?”
  “此事难,不过倘若事成,倒也平添了天下几分变数。”
  “哦,还请大师赐教。”
  “呵呵……倒也谈不上赐教。”伍算捻了捻白髯,接着又道:“塞骞你若去不成宋国,日后作何打算。”
  “自然闯荡市井山林,莫非大师还想留在下替晋王效力。”
  “非也。”伍算摇头发笑,接着又说:“其实公子燕之难可破,却非你塞骞出马不可。”
  “何故非在下不可。”
  “你想,公子燕质于晋,是贵族却非贵胄,你若教习武艺,强健其体魄,精练其武艺,公子燕将来岂非可以自保。”
  “大师要在下受其武艺自保。”
  “正是。”
  “可此事甚难,并非在下吝啬,实则是不得为之。”
  “老夫知你为难,可御客不正是锄强扶弱之徒,匡扶正义之辈。既如此,授受一庶子武艺又何妨,老夫又未令你辅佐于歧国。况且说,你行走市井,盘缠何处取。住于质子府,每日好吃好喝岂能怠慢了你这酒饭之囊。”
  “大师如此说,也并非不可。可时常日久,晋王、晋相岂不生疑?”
  “非也,百里燕即为御客子弟,公叔阔若要加害,他置晋国于何地,又置你塞骞于何地。且不说这公叔阔年逾六旬,怕是命不长久。我观晋王虽有大志,却无主见,事事皆得垂询公叔阔。倘若公叔阔死,晋王何人辅佐。
  故老夫以为,公叔阔绝不敢加害与公子燕。此事关键还是你塞骞,你若肯,可保公子燕十年太平,你若不肯,那也别无他法了。”
  “大师之意塞骞已知,可大师为何要设此计讨好歧国呢?”
  “你以为老夫愿意,你可知我砡工派掌门母国何人?”
  听到这里,塞骞恍然大悟:
  “莫非歧国人!”
  “正是呀。我掌门生母乃歧国人,自幼丧父颠沛流离,后为葬母,只好委身于砡工派作徒。老夫此番入晋,要是将来不得酬资,岂非毁了老夫一生清誉。”
  原来伍算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琢磨着帮百里燕一把,也是有私心的,他担心晋国不能不能如数兑付酬劳,将来势必引砡工派耻笑他,所以先伸后腿堵掌门的嘴。
  好歹掌门生母也是歧国人,百里燕是歧国质子,是个人总有恻隐之心。伍算现在拉百里燕一把,好歹也是给掌门大人戴了顶道德的高帽子,这样一来,掌门显然不能说什么,这才是伍算盘算的后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