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行》第25章 左右为难

  想到这里,王硕不敢露出半分情绪,他谨慎问道:
  “不知大王如何从事?”
  “寡人欲令百里燕随军,与卿一同出征。”
  “一同出征?塞骞怕是不能同意。而且,公子燕乃歧国质子,令其出征,岂非授人以柄,令天下人耻笑,此亦不合礼制。届时世人如何看待,列国又如何看待晋国。”
  “看来,爱卿这个岳父是不舍吧。”
  晋王态度意味深长,王硕嗅出一丝味道,他说:
  “非也。令公子燕出征,怕是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如果寡人令其为随军郎中,爱卿相随,爱卿以为如何。”
  “这个……可如此,又何以殁去公子燕。”
  “此事便不用爱卿操心了,自有人替寡人效力。此外,寡人知道公子燕一死,爱卿之爱女蕊儿怕是未婚便要守寡,故而寡人决意,百里燕殁后,王蕊可入宫为太子侧室妃,王将军以为如何?”
  “……”王硕沉默良久,过了好一会儿才道:“既然大王已经决意,臣自当惟王命是从。”
  “如此甚好。爱卿回府后,务必说服百里燕随军出征,其若不从,爱卿可许以口惠,麻痹其心。”
  “诺,臣定当尽力!”
  王硕此刻矛盾至极,一边是王命,一边是是自己名义上的女婿,这么些年,孰能无情。更何况百里燕治好了自己痴傻的女儿,种种原因叠加一起,王硕难以下定决心。
  出宫路上,王硕难以释怀。刚出经略宫三步,范涛悄然现身:
  “中庶子范涛,拜见北军司马使王将军。”
  “是你!”
  王硕目生忌惮,范涛笑着说道:
  “正是在下。大王心迹想必王将军已知道,但在下料定将军此时定然左右为难进退维谷,故而前来献策,晓以将军。”
  “此事便是你之毒计!”王硕口气不快。
  “非也,乃当年相国所定之计,王将军亦是知晓。只是日今此一时彼一时,将军恐怕日久生情难以下得了手。”
  “哼,那又如何。”
  王硕不悦道,范涛却依然镇定的很,他说;
  “在下有一计,定令其上钩,将军只要依计而行,此事必成。不知将军可否借一步说话。”
  王硕瞪了一眼,甩着膀子来到宫中无人处,背对着范涛一脸不悦:
  “说吧,到底是何计!”
  “我知那公子燕定不会去,故而将军需先说动博源君,以邀访为名,请公子燕远赴梁国。如此,将军事后再与公子燕提及随军出征一事。并许诺,待到前线,便令人送其至梁国与博源君相会。如此,百里燕岂不中计。”
  “既如此,倘若博源君与公子燕对质,此计岂不走漏。”
  “非也,将军无需与博源君当面提及有意令公子燕赴梁国,只需令将军之子王砺,以押运借粮之名,押运些许粮草前往梁国。如此待到博源君离去,再与公子燕提及出征前往梁国一事,公子燕便不再生疑,其亦无从与博源君对质。”
  “但据本将所知,大王断然不会借粮予梁国,何来借粮一说。”
  “诶……大利不可予之,蝇头小利岂能不图!”
  博源君前来借粮,晋国当然不可能大举借粮,但是面子总得有,所以可以意思意思,稍微给点,打发博源君走人,然后让王硕之子王砺押运粮草。
  等博源君走了,再让王硕跟百里燕说,就说博源君曾经提起,让他抽空去一趟梁国博源君府上做客。
  这样一来,心怀出逃之心的百里燕势必认为此乃大好时机,于是必然答应随军出征,到时候抵达晋、咸边境,也就由不得百里燕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塞骞现在不在,塞骞回了孙国,孙国挨着梁国,到时百里燕转念一想,到了梁国能靠谁,只能暗中与塞骞勾连,而后出逃返歧。
  要说范涛此计确实狠毒,晋国手上不沾一点血,就能让歧国大出血。
  于是当天夜里,王硕等在府中,等着女儿王蕊回府。
  “爹爹,何事唤女儿。”
  王硕强挤笑颜道:
  “蕊儿,今日博源君可又造访燕公子。”
  “回父亲话,是如此,他二人相谈甚欢。”
  “哦……”王硕捻着下颚长须接着道:“为父近日军务忙碌,无暇前去拜访博源君,不如明日蕊儿代父相请,前来一叙如何。”
  “既如此,为何不令燕子代劳,他可是博源君食友,如此岂不更好。”
  “蕊儿有所不知,燕公子既已做东,若令其请博源君移步,这恐怕不合礼制,也令博源君不快。倘若假以蕊儿之口,却无大碍。”
  “女儿明白了,那明日女儿便去请博源君过府。”
  “嗯,如此甚好,下去歇息吧。”
  王蕊退走片刻,王硕暗自想开。
  大王要杀百里燕,王硕当年原本也是赞同的,但时过境迁,人心也是肉长的,百里燕年不过十五六,年华正当时,自己把他给害了,良心上也说不过去。
  恰巧这时,长子王砺刚刚离宫不久,推门而入见到父亲王硕:
  “父亲!”王砺行礼道。
  “嗯,砺儿回来啦。”
  “今日朝务繁忙,故而晚了些。”
  王砺如实作答,王硕观其脸色,似有隐瞒,于是问道:
  “为何脸色这般憔悴,莫非今日并非是在宫中办差。”
  “回父亲,孩儿有一事正欲询问父亲。”
  “何事,讲。”
  “孩儿主计平汤都城辖地粮草转运,近日忽然发现平汤辖地转运粮草比平年增加五倍,但驻军却减少了三成。父亲,莫非是要掀起战事。”
  “哦!”听到这里,王硕诧异,他忙问道:“为父问你,粮草何时出现陡增?”
  “大约两月前,平汤辖地之粮草转运增加了三倍,若是用以赈灾,也就太多了。若是再往前推,大约半年前,我平汤辖地之粮草转运便已有增加迹象。
  若是半年之前,刚有春旱征兆,想来调粮不应是赈灾之粮,故而孩儿以为,大王正欲发兵。
  而且平汤都城乃漕运枢纽,粮草皆由蒙寒江入望亲江,眼下仅仅平汤辖地一处便有如此之巨,以孩儿推算,所需供给大军人数不下三十万。若是加上北地各处粮仓,怕是至少要发四十万兵。”
  “是啊……”王硕一息长叹,下刻严肃说:“此事事关重大,我晋军粮草调动乃大王机密,你切莫泄露半字。”
  王砺闻讯父言,似有所悟,随即追问道:
  “父亲之意,莫非大王果真要发兵。”
  “你我皆乃大王臣子,大王所指,便是我等臣子所向。切记为父此话,莫要透露半点军机。”
  “孩儿明白,那孩儿便退下了。”
  “嗯,去吧。”
  王硕担心之事终于发生了。
  如果半年前就已经开始粮草转运,这意味着半年转运的粮草足可供三十万大军大半年的消耗,如果加上北地军仓粮储,供养一年半问题不大。
  以眼下晋国国力,常备军超过六十万,咸国常备兵不到二十四万,调动四十万常备军布防咸、晋边境显然太多,同时还要提防志国偷袭,显然不可能调动四十万常备人马。
  真要打起来,再征北方各地役兵、民夫,完全足用,所以最多也就二十五万至三十万常备兵力攻咸国,其中还有水军。
  现在王硕怕就怕万一打成僵局,久拖不绝,必生后患。因此王硕本人并不主张立即攻打咸国,怎么也得等水军足以抗衡咸国水军,才是发动野战的最佳时机。
  第二天质子府中,不等天亮,趁着日头还没上来,空气温度偏低,博源君姬丰乘车而来。他是个放荡浪子,为了吃也是豁出去了。
  这刚一进门,便闻豆香扑鼻,引的博源君食欲大振,其边走边大声喊叫:
  “燕公子、燕公子,今日又是何等佳肴伺候呀!”
  博源君大摇大摆如入无人之境,这么热的天,要不是顾及脸面,他能赤膊上阵。
  此时百里燕正跟何宽在灶房里煮豆浆,一大锅的豆浆沸沸腾腾,噗噗冒着热气。少顷,博源君循味而来:
  “燕公子何在呀。”
  “在,还请博源君稍等片刻,本公子片刻便来。”
  百里燕应了一声,博源君顿时来了兴致:
  “甚好,甚好呀,呵哈哈……”
  博源君离开片刻,百里燕与何宽道:
  “何伯,把豆皮挑出之后,将豆浆倒入木桶之内拎至内堂,本公子去拿些蜂蜜。”
  “诺!”
  吩咐了何宽,百里燕来到藏书阁,拿了一罐蜂蜜前去内堂。
  此时博源君已然等候在此,敞着衣襟露出肥硕的前胸肚皮,身后随从举着芭蕉扇呼呼扇着大风。
  少时百里燕徐步而来,将蜜罐置于桌案后径自坐下说道:
  “让博源君久等了。”
  “呵哈哈……哪里哪里。”博源君就见百里燕手里拿着陶罐,以为是吃的:“公子手中陶罐莫非便是今日佳肴?”
  “哦,是蜂蜜,佳肴还需稍等片刻。”
  “原来如此,呵呵……连日叨扰,本君很是过意不去。”说着,博源君示意仆从,拿出一个大包:“这些金银还望燕公子收下,藉此略表本君心意。”
  听到这里,百里燕心想准没好事,于是转念说道:
  “不知博源君此为何意呀?”
  “既然燕公子问了,那本君便直言相告。公子府内的酱卤、烈酒甘醇香浓,令人回味无穷,不知燕公子能否割爱啊?”
  “割爱?博源君是想要酱油与白酒?”
  “非也,本君欲求酱卤、烈酒酿造之法!”
  “什么啊!”百里燕大惊。
  这个家伙这是得寸进尺呀,这么多天好吃好喝招待着,还要败坏我的名声。买酱油白酒也就甭说了,现在要强要酿造工艺,你是打算回去自己开铺子呢!
  想到这里,百里燕说道:
  “博源君,若要酱油、白酒在下奉送一车也就是了,何故索求酿造之法。”
  “莫非燕公子不舍?若是此处金银不足以令燕公子心动,那就请燕公子作价,只要本君有的,燕公子皆可取之。”
  博源君态度坚决,着实令百里燕有些棘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