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苦纪年之大道参天》第7章 圣者存私愿与天地寿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與故能成其私
    ——锦书道德论
    “老规矩,先将第七章进行断句。”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與?故能成其私。”
    /////////////////////////////////////////////////////////////////////////////////////////////////////////////////////////////////
    “接下来,我们再来翻译文章所述。”
    “天空诞生之后过去很长的时间了,大地凝聚以来经历太久的岁月了。
    天与地之所以能够长生不息而且经久不灭的原由,祂们不为自已而生存,所以才能长生。
    正是因此,圣人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而身先他人。置之于外面最危险的地方是圣人自己的身躯,而身躯却因被大家保护而存活下来。
    这不就是因为他的无私呀,如此才能够促成他(无私)的名声。”
    白话文译完之后,秦无敌进行总结归纳的时候却是非常严肃地持着相反的观点进行了评论。
    “说起来,这篇我认为应该放在德篇里,因为这章是劝人大公无私的。而这章被放在了道篇里,但这篇若是作为道理却是说不通的啊。”
    “天地之悠悠,祂们是否真的大公无私,我不知道。如果拿我们有限的生命去衡量,祂们确实养活了无数的生命。
    但说起来,我们也养活了无数的细菌呢,你我是否真的大公无私呢,我们自己的心中是知道的。所以呢,这个论据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养活了无数的生命,却还是没有触及到天地的根本啊,所以李师所举之天地之无私,并不是真正的无私。”
    “接下来李师引圣人之无私,来证大公无私者可成其私而长存。”
    “圣人是否大公无私?我不知道。除了他自己,别人都无法知道。
    圣人即使当时在最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拯救了世人,并完好地存活了下来。
    这大概也就是李师在最后所说‘能成其私’的缘故。
    这才是李师想要表述的东西。
    李师想将大公无私思想散播开来,因为圣人先贤们确实做到了李师所认为的那种大公无私。
    将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以有限之身,为无限之难,这确实可以称为大公无私了。”
    秦无敌感慨完后,又是留下了秦深一个人在草庐中独自领悟。
    “想要做一个圣人看来真的是非常的困难啊。幸好,我不准备做什么圣人。”
    秦深看着整理好的笔记,摇头感叹。
    秦深出到草庐外,就立即听到了陈晓晓与琼尼的论道声。
    “我同意秦师的观点。随天地长存者,私与无私皆有之。
    圣人无私的名声流传下来的同时,小人猥琐的名声也是流传了下来的。圣人有历经磨难而活者,小人也有见难而逃而活者。
    无论是无私还是有私,最终都成就了私人之名,也成就了私人之身存。
    成王败寇,是否挺身而出者都能成其私呢?并不是这样的。
    其中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他们在挺身而出之后,就这样默默地倒下。就好比那些为保护圣人的身躯而献出生命的人们。他们的大义之名被圣人的光环所遮盖了。
    所以所谓的舍身而身存,故能成其私并不是绝对的。要舍身,就得明白一点,极有可能是真的就此舍身而取义了。”
    在听着琼尼谈论的同时,秦深轻轻走到石台边取了那杯为自己刚冲泡上的南山之焰。
    “所以圣人退弃其身体而身先他人,置之度外而活下来。并不是因为其为他人而身先。而是由于他幸运地大难不死活了下来,是以才得以成为圣人。
    人都是有私心的,有人挣扎而活下去,是为了自己而活,但也有为了家人的存活而活。但这都是自私的。
    同时,人也可能为了他人而无私贡献出自己的生命,有为了家人能活下去而无私献出生命的,有为了大义而无私献出生命的。这都可归为无私吧。
    在我看来,人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以此来分析这个世界,显然这方天地也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无私对有私,并不是那么地绝对的。所以无私在这里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陈晓晓接着琼尼的话题继续分析着。
    俩人的分析都指出了秦无敌译文中的矛盾之处。
    听了琼尼与陈晓晓的道论后,秦深也极有兴趣地加入了探讨之中。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这是李师当时的观念。但以现在的观念来看,显然天地之长久恒存并不是以其不自生而长生之。
    所以我们能看出李师的这个道论本身就是引用了伪论据。
    而天地为何而生呢?
    在李师的世界观里,这方天地显然也不是为人们而生的。天地因道而生,然后养育了万物。所以李师认为这天地有神,而且不自私。
    在我看来,天地不自私就是个伪证明。没有什么自私与不自私的区分。
    例如,对于一位养育了众多子女的母亲,你就能说她是不自私的人?不能。
    她或许会稍稍偏心其中某个孩子,那么又或者说她是位自私的母亲?还是不能。
    所以这个证明不成立。对于这个完全说不通的道。我在想,这第七章是不是别人伪造的。这么简单的道论,却是处处皆是错漏,难道李师会如此吗?
    仔细思量了一番之后我发觉了。是的。李师会如此。他就是这样做的。所以这篇文章中所述的理念跟李师宣扬的理念是如此相通相似。”
    听秦深讲述了自己的想法,陈晓晓不禁有所感慨:“本文中李师想证明无私且长生,可现实却是与之相反的,对吗?”
    随着陈晓晓提出的疑问,秦深仨人陷入了沉默。
    ……
    “其实,抛开论据,单纯地从李师提倡的观点角度出发,自私与无私可以构成守恒。既然如此,那么根据二者守恒之规律,两者是会相互转化的。”
    见秦深等人陷入了迷茫,一直坐在一旁倾听的秦无敌终于出声为秦深等人开解疑惑。
    “人是有两面性的,私心就是其中的一面。当有一个人将私心暴露出来后,就会有愈来愈多的私心表现出来。
    所以当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们变得越来越自私之后,你会发现,冷漠与观望就成了常态。
    或许突然的某天,你会发现有那么一个人义无反顾站了出来,像李师一般作出无私之举。
    出现一个无私,然后就会出现二个无私,然后千百个无私不断涌现。无私不断增多,自私不断减少。
    这个时候,整个世界就变了模样。这就是人的两面性,会随着主流而不断改变。”
    “道理确实是这样,这是第二章所阐述过的道啊。可是,秦师,你为何在此前要误导我们?”
    陈晓晓有些气恼。
    “误导?哈哈哈!你们会被误导,说明你们还太年轻。”
    秦无敌放下手中的空杯,缓缓说道:“李师着重说了好的方面,而我则是着重把坏的方面说出来。
    你们没有透过事物的本质去看到事物的全貌,也就无法了解到那些被蒙蔽了的部分。
    你们要明白,这锦书道德论本就是节选的篇章。道德论原文失传之后,李师真正想要说的是什么,你们只能凭这些片段去猜测,去复原。
    但无论如何,学习大道的时候依然要秉持本心保持警戒。在透过片面去探究大道时,小心翼翼这才是正确的心态。”
    没人为秦无敌放下的空杯添续咖啡,秦无敌也没有为自己再续杯。
    秦深仨人都被秦师的醒言给震住了,直到秦无敌离开了许久,都还是处于震惊之中。
    “人是有两面性的。人可以是自私的,人也可以是无私的。”
    琼尼在喃喃自语。
    “母亲可以为了子女而奋不顾身,双子星也在为了星球上所孕育的这些生命而付出了许多。
    一个举动,既可以是无私的,也可以是自私的。”
    “一个事情,从中既可以看到自私,却也能看到无私。
    当烈士们献身取义那刻,人们都会认为他们是无私的。因为他们用生命来维护别人。无数的先烈们倒下,用生命和鲜血铺筑了一条给后人能够前行至今的道路。
    但其实他们也是自私的,他们之所以献身,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后代,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兄弟姐妹,还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双亲与族人。
    他们献出了生命,或许是因为那个死亡临近的瞬间,已考虑不了太多。但无论如何,当人们承认了先烈们死去的价值,这些自私都会转化衬托出了无私的一面。”
    陈晓晓也想到了本篇的关键。
    “我们认为李师错了。但实际上是我们没有真正看明白这篇的本质,没有了解这世界的本质吗?”
    秦深也想明白了什么,重新打开了自己的笔记。对着整段话翻来覆去反复琢磨。
    “所以这篇是应该这样去理解,才是李师真正想表达的道吗?”
    秦深将自己所悟抄录了下来。
    “天地冗长悠久。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不是完全自私自利的,不是只为自己的生存而生着,所以才达成了长生的条件。
    所以圣人在大家纷纷后撤退缩,明哲保身的时候而身先士卒,不是因为他没有私心啊,他的私心就是要想大家长久生存下去,所以他这样作才是成就他的私心。”
    “大公无私,是为其德。身先世人而身亡,退其身而身存,何如?”
    在一旁看完秦深写下了心得,停下手中之笔,陈晓晓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疑问。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