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苦纪年之大道参天》第8章 上善似水,我似阳炎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又不争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時夫唯不争故无忧
    ——锦书道德论
    “这第八章断句很容易,顺着念下去就成了。”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又不争,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時。夫唯不争,故无忧。”
    /////////////////////////////////////////////////////////////////////////////////////////////////////////////////////////////////
    “本章译文似乎也是直接大致通读即可得到。”
    “世上的善良就好似水这种事物。
    水的善,在于其对万物都有利,而又不会与万物相争。
    他所停留的地方,生灵们都觉得太过恶劣,所以水的善几乎就像是道一般。
    停留而为善在恶劣之地,心如深渊似的和善包容,给予万物为善的信念。
    行政上善于治理污垢,行事上善于灵变能多,行动上善于利用天时。
    他唯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不争,所以他没有任何担忧。”
    “这样翻译你觉得怎样?”
    “这章说的是水吗?我觉得似乎有些不懂,水可为善,亦可为恶,水若不争,为何敌火?水非不争,所以我认为这样译是有问题的。这其中的问题是在李师,还是在师父的译文呢?”
    “嗯,好。能看到这问题,说明你用心了。我刚听李师说的时候,李师录完而念之,并没有解释,当时我就觉得李师是有错的。
    本章若说的是生命之源,水。难道在李师看来,水是善的,与世无争的。因为在我等看来,水怎可能不在争,又怎可能曰上善啊。”
    “后来,夜色深沉之中我独自在草堂之内慢慢琢磨,然后就悟到了与你相似的想法,我发觉我的译文似乎不太通达。水是善,难道火就为恶,这道理明显不通啊,李师怎可能不知。于是我继续思索,若本章说的是为人处事之道,这就通达多了。”
    “所以呢,我刹那间通明了许多。这章说的是什么是善。而这善,也不定就是善良,也可以擅长,或者是灵活善变等等。
    善,大善。我开悟了。
    所以本篇中的这‘善’啊,在这文章中就是一个褒义词。”
    “明白了本文的中心,李师想阐述什么是善呢,这就抓住了重点。接下来进行通译就容易了。”
    “最好的善,就像水似的。
    对万物都有利而又不争强好胜(或是争功),位于众多的地方都是大家所需要的最恶劣的(时候、情况),所以(上善)几乎与道相近一致了。
    停留就改善当地(环境),心擅于保持如深渊般(虚怀若谷),(给人)予好(和善)的信念。
    为政当擅于治理,做事则擅长能干,行动而擅用时间(准时)。
    做人(并)不用去争抢什么,所以也就没有什么烦忧。”
    “这章是李师为人处世的心态。李师觉得不需要去争抢些什么,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要做的事,这就是做人之道的真谛,这就是上善。”
    “怎样,这样翻译就通顺多了吧。”
    “是的,师父。这样,本章以为人之道放在道篇也就说得通了。”
    “呵呵。我反而觉得这篇应该放在德篇。不过,其实是道篇,还是德篇,无伤大雅。
    总的看来,我认为其实道德论中很多篇章中有道亦有德。到底是归之于道篇,还是归之于德篇?实在是难以定论。
    不过,在此之前,你首先要明白何为道,何为德?所以我觉得你可以先不用管文章的归类。做好记录,待所有的篇章学完后,回过头来重新温习时,再自行归类吧。”
    秦无敌留下秦深一人在小草庐中继续整理课堂笔记,而琼尼与陈晓晓依然如常等在草堂中。
    秦无敌喝了杯热咖啡,见两个女孩似乎也都没有什么疑问之处,于是也没有多加指点些什么。
    秦深整理好笔记,也来到了草堂寻水解渴。
    “秦深哥哥,看你有些皱眉不展的样子,难道本章还有不通的地方吗?”
    “是的。刚才师父讲解的水之善。我总还有些觉得他留下了许多不甚通明的地方。大概是让我自行思索。
    所谓水利万物而不争,那滔天洪水何来?上古,禹圣人为此不辞辛劳,治水之患而得以封圣。师祖不可能不知。
    为何师祖还会认为上善似水?”
    “水是弱小的,碰之即碎,但滴水可穿石。水是卑微的,水往低流,但聚可成海。水是恭谦的,水顺其势,但势成不可挡。
    所以,李师说的不争,并不是真正的不争,而是指不争之争乎?”
    琼尼之言为秦深拨开了障目之叶。
    陈晓晓随之赞道:“所以李师这里是认为 水本来就很强大了,几乎像道一样强大,随时有翻云覆雨的能力,却还是依然保持着卑微低调的姿态。
    平时利于万物,与万物融合一体而不去争斗什么第一。这才是上善之水,李师认为水是非常厉害的上善啊。”
    “师祖认为众生皆往上,而不愿向下。而水却是向下而聚,不以众恶而不往。那是没有把云算做水吧。如果水汽凝聚的云不算为水,而化雨之水才称为水,那倒是能说得过去。”
    秦深继续进一步探究水之善。而琼尼也在思考中将自己的剖析分享出来。
    “所以水也是在默默向上的。下可为深不可测之海,上可结遮天蔽日之云,固可成凝弥坚难催之山,散可变难寻其迹之尘。”
    秦深有些明悟了,说道:“水是这样,人亦是可以如此。在大家不想向下的时候,可以为了众生孤身在前,引导向下而聚;在大家讨厌向上的时候,可以排除万难独自探索,引领逆天而行。
    水善变,变而能成,可有千万用途。为善,可救天下苍生,为恶,可灭地上众生。所以师祖才说水几于道矣。”
    秦深将笔记打开,继续往下温习,思考本篇所述所言。
    师祖前面把水之变通作为引言,后面则是把人之变通作为引申了。
    任何地方就能够擅于就地安居(存活)下来。
    内心擅于包容万物就好像深渊一般深不见底。
    能说到做到,擅于带给大家予信任。
    为政可造福于民,擅于治理一方使平安兴盛。
    做事擅长,能力非常强,优秀出众。
    行事上,行动上,擅于准确把握时机。
    师祖是将这六点如水一样的变通之道,总结归纳为圣人优秀且出众的强大之处吧。
    所以最后的总结,就是应该如此去归纳。
    唯有让自身强大到不需要去与人竞争,因为放到哪里都是顶尖出众的水平,所以没有什么可担忧的。
    琼尼见秦深将心得总结完毕,微笑着为秦深续满杯子。
    “所以秦师才说,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是最重要的啊。无论是人,还是家,或是邦国,强大自身是为固本。
    像水一般默默而溶渗其中,遇到万物都能随即善变,强大而不显,威武而不彰。
    自己强大到了如水一般的程度,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
    “不通,还是不通的。这译文我是整理通悟了。只不过,这上善似水,我等却是非水之族类啊。若是一味学水之善,可能有画虎不成的可能。对此方面的问题,师父也没有多说什么,显然亦是留给我们自己去思考了。”
    虽然也赞同琼尼总结的道理,秦深还是展眉说出了自己的疑虑之处。
    与人共享疑问,才是正确的求道之法。所以秦深也没有藏藏掖掖些什么。
    “这有什么难的,上善似水,几于道矣。但是,这正好说明了上善非道啊。我们有李师在前所构筑的道基,完全没必要像李师一样,将就于似水的上善而寻什么上善之道。
    我看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直接找更上善的大道。”
    “水与道的差别在哪里呢,道是无所不在的,而水呢,在一些地方就没有他的存在。因为他还达不到道的高度。”
    陈晓晓洋洋得意地说了自己的分析与见解。
    “我赞同晓晓姐的观点。我们炎族一向以光炎为祖先。相比与水,我们理所当然更善之。何必特意去模仿李师所推崇的水之善。
    我们炎族的远祖,当先于水而存在,比水更近乎于道,而且悠长恒古。
    低调不是我们的风格,我们要驱逐黑暗,照亮这个世界。光和热,才是我们最善的事情。”
    “等等,我说的更上善者,非你等的炎明之祖也。我们虚族的空虚之祖,才是更接近于道的存在。
    黑夜与白昼交替而轮值,你们的光炎之祖也不是无所不在的。虚能包容万物,实亦在其中焉。万物始于虚,而结于实。是以我族无所不包。我看还是学习我族之虚的大善更好。”
    对于女人间的战争,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介入。
    这是谁说的道来着,挺有道理的话呢。
    秦深深泯了一口咖啡,闭目入微继续思索如何把水的万变之道,融于己身炎族之道。
    看了一眼在体内默默静坐努力提升自己,而不停吸纳天地灵气的小炽,秦深有些感慨。
    道无需与其他派别相争,李师认为道就是水一般,无处不在,早融入了这个世界,成为了万物的生命印记,难以分离。刚才我若有所悟后,体内新解开封印的这枚道印,想必是与水有关的吧。
    秦深驱动心神来到道印处提升自身的感悟。
    “水能万变,炎亦能万变。散可为万物生灵之气,聚可成星之烈阳耀世。纳一元之重水,可变一元之阳火。
    星星我炎,是以成宇。大炎无忧,是以众心皆向往光明之道,以此为恒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