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门》第一卷旭阳逐星辉 第82章 返乡

    
    孟青云沿着气味一直走,在长案前终于发现气味来源。
    只见一四十余岁的儒生满脸肃穆,抓起一个盒子里粉末,往祭品上撒。
    见孟青云魂不守舍的样子,那儒生皱眉喝道:“你这厮甚是无礼,冒犯了魁星,可不是闹着玩的,速速退下!”
    魁星知道个屁,这就是个封建迷信活动,还装什么高大上。
    孟青云才不信这些鬼话,他关心的是这种粉末来自何处。
    “先生,您手中的粉末唤作什么?您是从哪里买到的?” 孟青云恭恭敬敬问。
    “这是枯茗,药铺里就有!”
    那儒生不耐烦道,“想买枯茗去药铺,别在这儿碍手碍脚!”
    枯茗?
    这明明是孜然啊!
    孜然还有个名字叫安息茴香,难道在这个世界上,孜然就叫枯茗?
    这时管玉泉急忙上前,一把将孟青云拽下去,低声道:“孟兄,不可莽撞,我等读书人万万不可冲撞魁星,否则今生别指望在科举上有建树。”
    “任你文章高八斗,就怕朱笔不点头,魁星掌管的可是读书人的前途,你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孟青云稳定情绪,低声问道:“管兄,他们把枯茗撒到祭品上干什么?”
    “祭祀的时候将枯茗撒到肉和酒中,防止祭品腐烂,同时,这种香味能吸引魁星的眷顾。枯茗很贵,一般人祭祀用不起。”
    孟氏祭祖怎么没用枯茗?
    大概马上就要吃掉,没必要用枯茗吧!
    孟青云又道:“管兄,枯茗还有名字么?在什么地方能买到?”
    “枯茗也叫安息茴香,一般大药店才有。”
    管玉泉娓娓道,“枯茗能祛寒除湿,理气开胃,祛风止痛等功能,但价格高,郎中一般会用其他药替代!”
    哈哈!
    得来全不费工夫。
    当初在镇上药铺买八角、桂皮等料的时候,问过孜然,伙计说没有听过,不想它却叫这么个名字。
    是我孤陋寡闻了。
    有了孜然和辣椒,烧烤和炒菜才会有灵魂。
    以后大宇朝饮食界,将以我孟氏为尊。
    孟青云说声有事,留下管玉泉匆匆走了。
    找了个大药店,购了好多枯茗拿回菜馆,然后派人去粉碎,并叮嘱,如果有人问,就说祭祀用。
    晚上聚会喝的有点多,孟青云难得睡了个懒觉,起床到菜馆,他还是不忘将枯茗粉末加进烤肉的料里,然后亲自烤了几串肉。
    嗯,味道美美哒!
    次日,交代好店内诸事,孟青云返乡。
    听到儿子过了县试,孟学永喜极而泣,夜里还在妻子牌位前倾诉了半宿。
    不出所料,族人养猪和种番椒的计划果然迟迟不能落实。
    鉴于孟青云要出资修建属于孟氏的私塾,还会借贷无息款供他们养猪,几乎家家同意养猪。
    你家报上七八头,他家报上十几头,都支持孟青云。
    反正有好多瘦田,也长不出什么庄稼,还要拼命除草。
    种上金花菜还不用除草,一同割下来发酵成青饲料,还能喂牛喂家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种番椒的人寥寥无几,这也难怪,这时代没有人知道番椒的价值,有钱人才把它当作花卉观赏。
    让农民把这玩意儿种在肥田里,他们打心眼不愿意。
    尽管孟青云承诺补偿,但在他们眼里就是糟蹋土地。
    农民对土地有深厚的情感,土地的出产养活了一辈又一辈,在他们心中就是神圣的母亲,不能有半点冒犯何亵渎。
    土壤中种植观赏花卉,本身就是对土地的亵渎。
    不能强制进行,孟学义和各房长只能自己带头,在自家肥田中种植番椒。
    其实他们心中也很忐忑,各自报上去的数据就是几亩,都没有超过十亩,就孟学义一咬牙,说要种二十亩。
    这离孟青云种三百亩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让孟学义很心焦,但也无奈。
    孟青云说服王永胜,家中肥田都种番椒,就如此还有近二百亩的差距。
    就在孟青云一筹莫展的时候,孟学永告诉儿子,村中富户黎逡黎员外要卖五十亩肥田,浇水种植都很方便,就是价格太高,一亩地要十五贯钱,所以至今未能成交。
    这么好的地,他为什么要卖?
    莫非这地的归属权有猫腻,或者是三角债顶来的?
    这是孟青云的第一印象。
    黎逡是远近闻名的地主,土地就是他的命,家有良田百顷,尚嫌不够多,怎么可能卖地。
    就算他卖老婆卖儿卖女都不可能卖土地。
    不过五十亩肥田如果买来,种上番椒,一年就差不多回本了。
    他决定和父亲去看一看。
    黎逡带着孟青云父子去看地,确实是肥田,而且浇水极为方便。
    孟青云更加疑惑,这地卖了真可惜。
    “黎员外,这地可有地契?”
    地契才是重点。
    只要签了买卖契约,然后在县衙将地契过户,土地就是他家的,任他有什么猫腻也是白搭。
    黎逡拿出地契,孟青云仔细一看是真的,私刻县衙大印可是要坐牢的大罪。
    孟青云心里如同猫儿抓,更想知道黎逡卖地的原因。
    “黎员外,这么好的地,为什么要卖?”
    黎逡自豪道:“我家四郎前年考中秀才,在县学宫上学,但学宫效率不高,我便让他去树梁书院读书,那儿有好多大儒坐阵,上榜人数高,我就是把地卖光也要供四郎考上举人。”
    树梁书院是府城有名的私塾,其中有知名大儒做教授,从书院考出去的学生,不乏知名官吏,当然他们的教学水准也是一流的。
    学院学习氛围好,教师尽心,学生苦读,升学率自然高。
    然而这样的学院,费用肯定高的不一般,样样都需要银子拳打脚踢,这样的学院,连黎员外都要卖地供读,一般人家根本供不起。
    哎!
    科举真如赌博,赌对了,一人得道,全家享福;赌错了,一人读书,全家遭罪。
    在这个时代读书真是个烧钱的营生,富家翁都得卖地供读,穷人家那真叫个砸锅卖铁。
    考中了还能有回报,考不中鸡飞蛋打,白花花的银子打了水漂。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科举入仕太败家,没有金刚钻,千万别揽瓷器活,赚钱养家才是正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