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权妃》第九十章 木盒

    王楠华一大早便得到了崔贞贞昨晚突发疫病,被魏家人连夜送往了城郊的庄子的消息。
    她不禁眉头紧锁,望了一眼身边的阿喜,满脸愁容地对已经焦急万分的白玖说道:“玖妹妹,这事情太过突然,叫人不得不担心崔姐姐的安危。”
    白玖说道:“听闻魏家人将贞姐姐的院子都封了起来,不许人进出,还烧了贞姐姐许多的衣物。”
    她与崔贞贞自来极为要好,侍奉她们的婢女中,有些也一直联络着。
    “据说那位魏家派来的老婆子,一见贞姐姐不好,就立马号丧般地跑去了魏家几位太太那边报信,她们是恨不得贞姐姐马上离开魏家,真是狠心。”白玖想到遥远的城郊,十分不满。
    王楠华也是十分担忧:“从城里到城郊,路上也要花上一两个时辰,既然崔姐姐已经被送过去,想必她的常用的贴身用具都没带上。”
    白玖听闻,更是揪心道:“这可怎么办好,贞姐姐可是娇滴滴的姑娘家呀!”
    王楠华看了一眼白玖,见她脸上尽是焦虑,不由放软声音说道:“玖妹妹莫慌,崔姐姐既然人已经到了,我们不妨派人去探望探望,好晓得那实情到底是什么。”
    她知道的比白玖知道的多,所以心中更是疑惑。
    白玖眼神一亮,却很快黯淡下来,说道:“楠姐姐你的主意极好,可是我们一旦派人出去,祖母和母亲定是马上晓得的。”
    她知道自己在家中的分量,清楚自己一个闺阁女子,根本没有权利支使那些能出门的管事。
    王楠华紧握住白玖的双手,定声说道:“玖妹妹既有这份心,楠姐姐自然愿意相助一场,妹妹有什么需要带给崔姐姐的,尽管拿来,姐姐会尽快派人送去给崔姐姐的。”
    她见白玖一脸欣喜,又说道:“妹妹有什么话不方便代传的,不如写在信上,姐姐一道送达。”
    白玖忙点点头。
    看着白玖离开,王楠华支了阿喜去取来一个木盒,里面放着几只简单式样的银簪。
    王楠华取出一支银簪,轻轻转动了簪子的一端,却见簪子很快分开,她从阿喜手中接过几张银票,卷成小条,轻轻塞入银簪的空心,然后慢慢把簪子合上。
    “大小姐,可要标注下?”阿喜问道。
    王楠华摇了摇头,崔贞贞一向聪慧,自己送她这么简陋的银簪,想来她必能发现其中蹊跷。
    想了又想,王楠华问阿喜道:“可有那些叫人闻了就会昏过去的药粉?”
    她在戏文里看过,有些江洋大盗,在作案前,往往会给受害人闻些迷药。
    阿喜摇摇头,回道:“奴婢不懂这些药粉,但杏姑姑知道一些。”
    王楠华点头道:“去请杏姑来。”
    阿喜犹豫了一下,应声离开,她没想到,自家大小姐竟会对那位萍水相逢的崔姑娘这般用心。
    杏姑很快来到,她带来了几份纸包,让王楠华挑选。
    王楠华从中选了一份药剂不重的,然后在杏姑的指点下,用湿手帕捂住口鼻,一点点倒进银簪中。
    过了一会,白玖红着双眼,捧了一个精致木盒过来,递给王楠华。
    王楠华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一个木盒,看上去比较细长,让白玖不由多看了几眼。
    王楠华随口解释道:“我想着崔姐姐半夜离开,定是少了首饰之类的,便收拾了几件。”
    白玖听了便觉得自己准备的信纸和手帕有些简陋,可她素来在府中不得宠,姨娘几乎是个隐形人,所有花销又都花在了同胞弟弟白子身上,所能给的只有寥寥几许。
    王楠华看出她的窘迫,笑了笑,轻声说道:“时候也不早了,姐姐请了哥哥身边的长随帮忙,预备尽早出发。”
    白玖应和地点点头,把木盒递给王楠华,王楠华接过,又转交给身后一个不起眼的小丫鬟,那丫鬟捧起两个木盒,一溜烟就跑了。
    白玖惊诧地张开嘴,忍不住跟上去几步,又意识到了什么,才停了下来。
    王楠华见状,笑道:“这小丫头的哥哥便是送信之人,妹妹见识了她的手脚,想来大可放心她哥哥的速度。”
    白玖这才点点头,安心了许多。
    王楠华拉住她,又说了几句话,才送她离开。
    白知府自觉自己的一双女儿虽是庶出,可也算貌美如花,贤良贞静,是宜室宜家的上好人选。
    只是他的夫人不贤,叫他的一双女儿年满十五,仍尚未定亲。
    白知府向来不大过问后院之事,但家中有两个适龄的女儿却仍待字闺中,叫他不由地起了少有的慈父之心。
    这一双女儿的生母朱氏又是极得他白易心的人,朱氏先前就叫他赚得了岳父的一半家产,如今朱氏的嫡姐家又给他送上了一门极好的生意,叫白知府对朱氏和两个女儿是越看越满意。
    因而,在朱姨娘的枕边风后,白知府马上觉得,自己的内侄王材的确是一个上佳的女婿人选。
    当然,白知府也是很清醒的,自己的夫人王氏与侧室朱氏一向不和,王氏根本不会同意亲侄儿娶朱氏所出的女儿。
    但是,在白知府看来,夫人不过是一介内宅妇人,眼界短浅,内侄王材为人聪明,自是明白这姻亲的作用,他一介白身若是娶了自己的女儿,自己自然愿意看在女儿的面上更加看重他。
    白知府想了一想,自觉主意很妙,于是派人去请了内侄王材过来说话。
    待王材一到,白知府又仔细看了一看眼前的少年,唇红齿白,相貌俊朗,听太平书院的山长说,这孩子年纪虽不大,可自有一股韧劲和灵气,平日里读书学习十分刻苦,成绩也不错,是上好的苗子。
    白知府越看王材越满意,他轻咳了一声,示意王材坐下。
    王材此时并不知姑父心中所想,但他身边能人很多,自然查到了这位姑父表面清正为官下的种种**手段,晓得这位姑父并不是一位善人,于是十分谨慎地给白知府行礼,然后温声问候姑父家常。
    他特意挑了白知府喜好的几样说出,叫白知府越发喜爱这个少年,觉得以往竟没发现自家的内侄这么合自己胃口。
    “材哥儿,这些
    年你也辛苦了,一个男儿在外读书,还要带着几个妹妹,实在是不容易啊!”白知府感慨地说道。
    王材连忙起身,在知道了这位姑父最是喜好表面文章后,他是一丝礼节也不敢放松:“这些年承蒙姑父与姑姑的用心教导,小侄十分感念您们的恩惠。”
    “好好好,你是个知礼的好孩子。”白知府笑眯眯地说道。
    王材立马感觉不对,果然听到白知府又笑道:“作为你的长辈,我见你如今也满了十四,不知你是否可要早早成家立业?”
    王材心一沉,立马恭敬地回道:“姑父厚爱,但小侄如今刚出孝期,又一心挂念学业,希望早日有所成绩,回报先父慈爱。”
    白知府又是一声咳嗽,然后说道:“唉,材哥儿,你姑父我是过来人,和你说吧,到了你这个年纪,能取得秀才的功名已是很了不起了,但往往少年意气,却在会试中折翼,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呀,多少人是十载寒窗甚至数十载苦读,才换得那宝贵的功名,全是因为那会试之说,不是考你简单的背书写对子,而是要你有真正的人生经验体会,和先人留下的作品有了交互,达到那融会贯通之效果,你呀,毕竟人生阅历还少着呢!”
    王材沉住气,越发恭敬地回道:“姑父说的极是,小侄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明白了不少,更是下定决心,要向姑父您这般优秀的人学习。”
    白知府说得心血澎湃,自觉指点后辈十分得意,然后又笑道:“好孩子,你明白就好,姑父是你的亲人,是不会害你的,眼下你性情未定,正是成家的好时候,娶一房好媳妇,既能叫你安定下来,又能替你照顾幼妹,我记得你可是有三个妹妹呢,女孩子家的,总要有母亲或嫂嫂之类的指点,将来也好说亲呀!”
    王材咬了一下舌根,更加清醒了,满脸笑意地说道:“姑父关爱小侄,小侄感激不尽,小侄以为姑父说的极是。”
    白知府自觉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于是最后暗示了一把道:“这几日你两位表姐在院子摆花宴宴请你和瑞哥儿,预祝你们明年能成功折桂,你们几个表兄妹就好好聚一聚吧!”
    王材躬身告退。
    他出了门,经过花园时,恰好碰见了出来游园的白玲白珑姐妹,彬彬有礼地问候了两位表姐,然后神色如常地回了自己屋。
    白知府几日后听闻了宴会办得非常成功,而侧室朱姨娘更是在跟前满意地夸赞了好几遍内侄王材,他又着人在府里探了探,晓得王材并未将自己与他说的话传到夫人王氏耳中,于是对王材更加满意了。
    他猜测王材对自己的安排已是心知肚明,只待时机成熟后,亲自与其姑母王氏说来,况且女儿家的,还是以男方上门提亲为荣,便把事情放置在一边,给予了少年时间准备。
    这边,王材砸了自己喜爱的一个砚台后,恶狠狠地命人出去布置,预备给白知府找些事情做,叫他先管好自己的儿子,不要莫名其妙地来关怀子侄。另外,对于祸首朱姨娘等三人,王材素来不喜她们对自己胞妹王楠华的欺负,决心不通过姑母王氏,叫她们也能趁早“称心如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