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实习手记上》如约而谈

  如约而谈,今天,我以专业医务人员的身份和角度出发,来谈谈医德和医院人道主义精神。
  以下内容可能会引起部分人的阅读不适,请谨慎选择性阅读。
  “医德”——一个整天被病人挂在嘴边的词汇。
  什么是医德?
  “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
  “它是一种职业道德,”
  “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百度百科如是说。
  拥有“医德”的医务人员才会被人称作是好医生、好护士,值得尊敬,嗯!是的,社会是这样给医务人员定位的,穿上白大褂你特么就得正经,你特么就得是圣人,你特么就得变成圣贤,你特么治不好你就是在骗钱。
  学医的人都知道一句话,一句流传百年,享誉内外,在医学界熠熠生辉,可以说是医学的全部核心的一句话。
  那就是:“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翻译过来就是,有时治愈,时常帮助,总是安慰。
  这句话是特鲁多,一个分离出结核杆菌的美国医生的墓志铭。
  学医的人,没有不知道这句话的,不知道就不是医学人。
  这世界上,只有三分之一的病可以被治愈,还有三分之一的病是治不好的,另外三分之一是不治而愈的。
  治愈,是一个程度很高的词语。
  通常,临床上将“治愈”的定义是低于普通大众理解的“治愈”,我们理解的治愈是不再出现临床表现,譬如说咯血的病人不再咯血,不再出现和咯血有关的临床表现,我们就说他的咯血是被治愈了的,病好了。
  但是你们所理解的治愈,是完全的健康,一点毛病都没有,再也不会进医院了。
  殊不知,咯血的并发症或病根还有可能会让他再次进医院。
  这就会导致你们所谓的“怎么又来医院?”、“上次才来的医院搞好的,怎么又犯了?不是说治好了吗?”不能理解才从医院离开,又要进医院。
  中医上的一句话讲得很好: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治疗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疾病很少突如其来,大多数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人体都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叫免疫系统,都有代偿机制,会自我治疗,就是自愈。
  生病,其实就是疾病和代偿机制的对抗,当疾病大于代偿机制,身体无法代偿工作了,你就生病了,所以当你出现不适的时候,疾病已经在你身上积累很久了,所以才会导致“病来如山倒”的感受。
  当你出现不适的时候,疾病已经在你身上积累很久了(敲黑板,这个是重点)。
  咯血的病人,病根有可能在肺,也有能在消化系统(和呕血辨别),也有可能是血液系统(凝血机制出问题),也有可能是口腔鼻腔的问题,除非你自己是学医的,不然没有一个观察的时间,是下不了诊断的。
  你们总认为医生看一眼就能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告诉你,医学诊断,是一个逆向思维的过程,从你的症状体征去推测病因,症状体征和病因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也不是一对一、一对二、二对一的关系,它是多对多的关系,多个症状体征对应着多个病因,多个病因也对应着多种症状体征。
  譬如说,导致腹痛的原因有四百多种,你觉得你光说一个:“医生,我肚子疼。”我们能知道什么?
  是四百多种的哪一个呢?
  怎么给你下诊断?怎么拿药?
  所以,想做到治愈是很难的。
  有时是治愈,时常帮助,总是安慰。
  就目前国内医疗环境而言,做的最多的就是comfort,“安慰”,其实翻译得不准确,“ comfort always”,总是让你舒适,痛苦就医学定义上来说就是极不舒适;做得最常见的就是relieve,减轻,大多数治不了的疾病可以有效的缓解,在医院你配合的情况下,医生护士都会给你做缓解,这是他们的工作,也是他们的良心。
  有人会问我,所有的医生护士都是好医生好护士吗?
  他们都有医德吗?
  我可以非常肯定以及坚定地告诉你:
  不是!
  任何行业都有害群之马,都有黑着良心只为挣钱的人,但是大多数都还是安安稳稳工作的人。
  有一次,我们学校二附院来了一个糖尿病的小姑娘,十三四岁,和外公外婆住在农村,家里重男轻女,她生病了也是不管不问,一直躺在床上一日餐三大小便,最后来医院是因为褥疮,医学上叫压疮,屁股(骶尾部)上有一个手掌大小的压疮,一直腐烂不愈合。
  外公把她送过来,住院住了一个星期,你猜一共花了多少钱?
  三百多块钱。
  碰到我们二附院神经内科的马主任了,就是前几章出现的那个小老头,那个从农村考进城市,从小伙子善良到小老头的主任,不过我们那个马主任也是个有脾气的人,以后有机会再说。
  刚住下两天,姑娘的外公要带她回家,说家里没有那么多钱给她瞧病,硬是要带她走,东西都收拾好了,病房的医生护士把马主任喊来,问道,主任,怎么办?
  马主任看看小姑娘,又看看站在旁边一群穿白大褂的,搔搔他原本就没几根头发的脑袋,对她外公讲,住吧,花不了多少钱。
  他以为我们主任糊弄他,不信,还是要走。
  然后,小姑娘被带回家了,这一次就收了一个挂号费15块钱。
  没过几天,外公带着小姑娘又回来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家昏迷了,怎么喊都喊不醒,在神经内科又住下了,马主任故作严厉地训她外公,这次你们不能再走了!
  苦了科室里的医生护士,大家给她筹钱,然后费用也不收了,就收个药的钱,清创什么的都是老师们白给她换药和敷料,小姑娘的压疮愈合了,躺着进来,站着走回去了。
  进了医院工作,你还要预留一点工资捐给病人。
  你是不是怀疑我在骗你?
  我以人格以及未来职业发展前景起誓,句句实言。
  马主任年轻的时候,曾经三个月没拿到过工资,全给他病房里的病人了,在同事身边轮换着蹭了三个月的饭,迎着风,含着泪,他心里满是酸涩,酝酿出了他的座右铭:你不是谁的救世主,你能做的,就是做好你的工作就行了。
  医院是一个每天都在经历生死的地方,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氛围浸没在患者、患者家属的极端感情中,可想而知,每个医务人员的背后都有着故事。
  我们解剖老师原来是医院的手术医生,后来不在临床干了,回学校教书。
  因为他连着三次没能让病人从手术台下来,他说,每当呼吸机、心电机的报警蜂鸣音中,夹杂着他们抢救病人,心肺复苏用力的粗喘的时候,他的脑子就当机了,一片空白,仿佛被吸入一个幻境,恍如隔世。
  他无法面对内心的质问和愧疚,受不了死亡带走他手下的人,受不了内心被自责苦苦折磨,上不了手术台,一上手术台脑子就当机。
  自那时起,便开始漫无边际地自我怀疑,怀疑自己的能力,病人越是信任他,他越是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做手术,做一台死一台,越做越怕。
  他终日心里惶惶不安,怕上手术台。
  给我们上课的时候,他说,他再也上不了手术台了,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很小。
  后来他就回学校教书了,那时我还在心想医生工资那么高还能拿红包,当老师工资能拿几个钱呢?
  人活着,还是不要为钱而活,活要活得心安。
  回到我们上面所说的,医院的人道主义精神其实在医院的医务人员身上,倘若他们不懂同情,别指望医院会同情你,医院是无情的。
  解剖老师说,他不能继续在医院了,他觉得他在医院就是祸害,所以,他选择了离开医院(但是我们老师理论还是很牛逼的)。
  医学,是唯一一个理论和操作分开考试的学科,你理论可能考满分,但是操作可能不及格,理论和操作的差距,就差在图片仅供参考,医学书上的图片你看得再熟练、记得再清楚,临床上的病人没有一个是标准的,都和书上画的不一样。
  医学是一个胆大心细的经验学科。
  说一说我们的委屈,不知曾几何时开始,白大褂变成了和警服一样的性质,穿白大褂的不能打人、不能骂人,变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
  昨天,我在抢救室上班的时候,中午十二点左右送来一个车祸重伤的女孩子,没有陪同人员,我们一路奋战,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开通绿色通道,备孕的老师不顾ct室的辐射,套上防护服进去,一路战斗到将姑娘送进脑外科住下,浑身已是汗透,我一路上负责推车,老师们轮换着心肺复苏。
  当家属到达抢救室时后,正常流程沟通病情,最后提到补交抢救费时,家属不耐烦地指着我们吼道:“少不了你们钱!”
  我们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惊心动魄,却还来你一句一句的提防和不理解。
  白玉,我大学同班同学,她在呼吸内科,跟我说,一个肺部感染的病人,有天早上恶狠狠地问她,他一个感冒花了一万多块钱,她能分到多少?
  我只想说,实习生不仅一毛分不到,还没工资,还得往医院交钱,别说你恨医院,我特么比你还恨。
  穿白大褂的别说动手打人、骂人,你就是态度差一点就骂你没医德,好像天生我们就得是好脾气,最可恶的是病人常常把生病的气撒在我们身上,你特么生病是我弄得嘛?跟我发什么邪火?
  可能有的人说,你们医生护士工资多高多高,但我有句话想要提醒你,应该从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教过你,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
  关键是医务人员的工资还真没有传说中的高哎,这也是我想转行的因素之一,我的白大褂我可能穿不了多久了,因为我想挣大钱。
  你可能出了大学就不再看书,学医的出了大学,还有研究生,进了医院月月考,考试考不过的,你别依仗你有后门,不好意思,考试不过,后门也保不住你,因为现在人才太多了。
  走后门的人最怕什么人?
  超牛逼者。
  所谓超牛逼者,就是不管考什么、怎么考,他都是满分,没办法,就是那种内定一个人,考试走形式的招聘都干不过他,人家的实力在那里,你再招其他人难以服众啊。
  言归正传,医院里有没有那些作风不好、不能治病骗钱的医生呢?
  我可以很肯定地回答你:有!
  怎么办?
  我跟你说:
  砍死!
  请记住,如果碰上那种没良心、不能治病专门拖延病情骗药钱的医生,怎么办?
  砍死!
  这也是最好的办法,为民除害!以绝后患!
  你把他砍死那就是为大家谋了大福了,请记住,一定砍死他。
  拿上你四十米大刀冲上去,别跟他废话,冲上去就砍!
  杀一个以儆效尤,杀一个杀一儆百,让那些没本事心又脏的医生赶紧地、麻利儿地从医院滚出来,别再说自己是个医生,你特么就是白大褂的污点,我们就是因为你才被背上骂名,你特么地赶紧被砍死吧。
  请广大市民谨记,遇上了庸医怎么办?
  砍死!死一个少一个。
  回归正题,医院有多爱人,体现在医务工作者有多爱人。
  说实话,医院不爱人,它爱的是钱。
  会爱人的是人,不是医院,医院不仅不爱你,它也不爱医务人员。
  记得当初快要实习的时候,教我们中医的老师跟我们反复叮嘱,如果在医院碰到医闹怎么办?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动手打人怎么办?
  往仪器后面躲,哪个仪器贵就往哪个仪器后面躲,老师如是郑重说道。
  因为打坏了你,医院不会出面,但是打坏了仪器,医院就会出面解决了,老师讥讽地笑着说。
  所谓医德,从医的人遵守医德才会被人们视为有能力的人。
  但是,为什么经商的人,无奸不商却会被人们视为有能力的人?
  这是不是你们对职业评判的双规?谁能站出来给我解释一下?
  我只想为广大医务人员争取一个权利,那就是还手的权利。
  蔡凯风,我另外一个大学同班,她现在在大内科的一个病房实习,她那天接班莫名其妙地被病人家属打了两耳光,打翻在地上趴着,动弹不得。
  原因,说白了就是叵测的人心。
  她那天去接白班治疗班,给一个肝癌晚期的老奶奶换水,老奶奶家人瞒着老人家的病情不给老人家知道,老人家就特别想知道,想方设法地从医务人员的口中套话,老蔡她第一天进大内科实习,她不知道。
  老人家装作无所谓地开口问道,小姑娘,你给我换的是什么水啊?
  老蔡如实答道,舒肝宁,护肝的,老人家。
  然后老蔡就回治疗室了,再出来换水的时候,从背后被人揪住白大褂的领子,猛地一拽,翻过来就是两个清脆响亮的大巴掌,打得她眼冒金星,趴到在地。
  打他的人是老奶奶的二儿子,肥头大耳、膀大腰圆的一个男人,口吐脏话骂着老蔡,大致就是说特意瞒着老人家病情,你一个小护士以为自己多能,跟老人家讲,情绪很是激动。
  其实,不过是作秀,作给老奶奶看,让老奶奶看看你二儿子有多么重视你、在乎你,因为你,他都把小护士打翻在地,以此来显示她在他心目中有多么重要。
  不过是为了多分点遗产罢了。
  后来那个老奶奶确实走了,那个打人的二儿子确实多分了不少遗产。
  可是,老蔡变得沉默寡言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