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界无痕》第6章 从零开始

  李羽新顺利地当起了一名淋釉工,班组的老师傅也教他识别了各种器具,电子秤、比重杯、流速计,淋釉钟、接釉盘、振动筛,一一在李羽新的脑海里过了一遍。接下来,李羽新开始熟知作业流程与岗位职责。
  老师傅没要他具体操作,只让他观察,8小时上班除了观察还是观察。李羽新不敢乱动,他尾随着老师傅一边看一边默记,老师傅没保留什么,把自己知道的全部都讲了一遍。老师傅不是很老,是一个30出头的女人,没干这行之前是一个乡村的民办教师,她姓杜。她教得很细,李羽新也学得认真。釉线除了杜师傅,还有一个陈姓的拉釉工。
  李羽新在杜师傅的教导下,知道了喷水、甩水、底釉、面釉等一系列学术名词。明白了什么时候开烤灯,什么时候关喷水。零的基础,更让李羽新好奇,学习起来也特别快。经过3天的授业,李羽新也慢慢地开启了个人生涯中的淋釉操作。这是个关键岗位,如果素坯淋不好釉,那么烧出来的一定不是优等品。坯衣不端,何来优劣。
  临近中午,安班长跑过来对杜师傅讲,最近凹釉很多,还顺带捎来一片特别严重地缺陷砖。砖面上有五六个圆圆的凹坑,犹如鱼眼,十分扎眼。仔细看过之后,杜师傅也茫然无计,因为每到这个钟点,底釉面釉均会出现这个现象,淋坯的时候都能看得见那一个个圆溜溜的鱼眼。李羽新思考着造成这个缺陷的原因,大胆地做了一个实验,他取了一杯面釉,在传动电机的外沿沾上一点机油,然后在线上拿下一片底釉砖,把杯中的面釉浇了上去,顿时砖面上出现了与之相同的结果。油污,是油污!李羽新兴奋之余,望了杜师傅一眼。杜师傅首肯了他的推断。可这么准时地出现油污,这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李羽新继续沉思。
  送餐车过来了,一行人开始围上去打饭。李羽新初上白班,他竟然忘记带碗,看来今天中午可以不用吃饭了,李羽新偷偷地站在一旁,不想让其他人看见。杜师傅与老陈也各自寻了个地方一边吃饭一边巡线。
  李羽新则继续他的观察,随着“吱嘎吱嘎”的声响,线架开始轻微地颤抖,经过面釉的砖面上立即出现了一圈圈的波形纹路,环间距大小均等。他顺着声响找去,原来是线架下的传动电机的固定螺母松了,他蹲下身用手将螺母拧了几圈,线架渐渐停止了原有的颤动,砖面上也没了那一圈圈的月牙环。他给这取了个名,叫机械波纹。
  李羽新没承想第一天到釉线就收获不少,照这样下去,呵呵,那还不得成武林高手呀。
  李羽新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做技术班长。
  几天后,王东和冉启平也分别经过拣选培训,踏上了新的岗位。王东被分到窑炉工序,冉启平则到了成型工序。另外那3个则留在了切割班,只不过原来的切割机需要更换,换一台新的全自动水刀切割机。李羽新看着自己的兄弟们都有了好的去处,也为之欣喜。
  李羽新经过一月多的摸索,不断改进淋釉过程中的技术缺陷,也找到了不少应对措施。每天公布的报表中,李羽新所在这班都是质量第一,缺陷最少的。然而,那个定点出现的油污问题依然困扰着他,根源到底是什么呢?又该如何去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呢?李羽新一想到这脑袋都大了,三班倒,每个班组在白班都是同样的问题,油污,油污,还是油污!这一周的产品优级率一直处于88%左右,要是能解决这个问题,上90%根本不是难事。
  其实不止李羽新一个人在想这个问题,生产部与总经办都在想办法解决,他们找了做釉料的技术员来反复试验仍然没找到问题所在,更不要说解决问题啦。
  优级上不去,老板那里不好交差呀。工人的奖金没了,工资还得倒扣,工人那里更说不过去,真是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吴部长与沈经理坐在一起,研究着应对之策,这个月的工资怎么向工人传达呢?累计优级率还不到86%。离88%还差2个多点,按照规定扣下去的话,至少要反扣6个点。一个点50,6个点就是300呀。这让基本工资450的普通工人怎么想?要是压不住的话,肯定是要出事的。两人一合计,干脆召开一次员工代表大会,先听听工人们的意见,再制定一个折中的方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