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华章》第003章 广播站里的美女

  一九七九年的时候,广播已经遍布城乡。即使是穷乡僻壤,周边的道路、村庄,高高的电线杆上,挂着一个个喇叭。每天早上七点,准时播送新闻。长此以往,广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万山连绵之中的山区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一个途径。
  春节过后,广播里传来的新闻便是祖国南疆战火的消息。“人民解放军展开自卫反击……”“人民解放军攻克……”的消息每每传来,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人们久居山区,已经很多年没有感觉到外界跳动的脉博了,也已经习惯了平淡如水的生活,这大军出动、地动山摇的场景深深地铬进人们的心里,让人不由自主产生热血沸腾的感觉。
  小山村离战斗打响的地方也不算太远,大概也就五六百公里。
  早在几个月前,便有大量军队和军用卡车沿着大江,溯江而上,经过小山村旁边的公路,许多人还跑到公路边观看。坦克经过一座桥梁时,排着长长的铁甲队伍,琴音带着天真无邪的一群小孩跑过去,有小孩问排在前面的军人:“解放军叔叔,前面的坦克都过去了,你们为什么不过桥呀?”
  军人笑着答道:“坦克重,这座桥承载不了这么重的坦克连续过桥,我们每二十分钟快速通过一辆坦克。”
  其中还有男孩子好奇,央求要看看坦克里面的样子。其中一个军人抱起一个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把他从上面圆圆大大的出入口放进去。里面的军人接上小男孩。但不一会儿功夫,小男孩便出来了。边走边嚷道:“里面放很多水壶,太热了。”
  当时人们都以为这些军人只是演习路过。只有琴音知道,不久之后,将有一场血与火的战争。有人说,这疯女子的话,大家别当真。
  当前线战斗的消息通过广播传来的时候,全村的人都对琴音刮目相看。人们开始转变对她的看法,有的人说,琴音其实没有疯,也并不傻,只是鬼附上身,什么未来的事都知道。
  一时间,前线的消息和小山村有神奇女孩预测战争的神话,成为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
  广播站的记者专程采访琴音,琴音说,没事的,这场战争前后大概也就一个月左右吧。我更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琴音所说的另外一件事,是因为她估计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应该已经开过了。改革开放应该开启了。
  果然,那场战争主要战事大概持续了一个月,广播里传来的另外一件大事,是新闻里反反复复提到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工作重点的伟大转折”等字眼。
  琴音能预知未来的消息,一时间在山区传得得沸沸扬扬。
  公社广播站站长慕名前来物色广播员,见琴音长得美丽,兼有南方姑娘的小巧细致,又有北方姑娘的大方稳重,普通话、地方方言都出色,关键是对国内外大事的看法独到、深刻,颇有预见性,当场拍板让她到广播站工作,主要负责采编和播音。
  父母亲都很高兴,逢人便夸这女孩终于也有出头之日,造化呀。
  琴音到了广播站才知道,所谓主要负责,其实是包办所有采编和播音。
  某村民丢失了一只鸭子,琴音在广播里安慰说:“别急,只是不见一只鸭子而已,将来你完全可以凭借你的养鸭技术,成为养鸭专业户,年收入上万元的万元户。”当时的人还不知道专业户、万元户之类的名词,都让琴音给事先说了出来。丢失鸭子的村民听到这些说辞,心里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某人偷了生产队的一梭香蕉,琴音广播说,今天偷香蕉是没有眼界的表现,你若有志气,将来自己种植大片水果,既能吃个够,又能赚很多很多钱,还能做水果大王,品种好可以远销海内外。听了以后,让人顿时产生种植大片水果的欲望,再想到一梭香蕉这么小的事,无论丢失者、偷盗者,都不以为然了。
  类似的广播一件接着一件,人们从这类广播里,听到了未来的信息,听出了味道,上了瘾。久而久之,人们都十分渴望听到转播新闻后琴音的自由采编广播。
  直到有一天,村里有个十七岁的活泼姑娘,听了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要嫁给邻村一名木讷的男子。琴音广播说,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作为十七岁的姑娘,不久的将来你可以外出务工赚很多的钱,你可以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吸引无数有志青年,何必如今着急地嫁给错误的婚姻呢?
  广播引起轩然大波,直接让这婚事告吹了。琴音落得个两边不是人。
  女子家的人说,自从听了广播,家里的姑娘心气变得老高,不肯下嫁,还一心渴望着即将到来的什么外出务工。
  男子家的人更是火气十足,直接提出让琴音替代不肯出嫁的姑娘,嫁到他家。
  琴音说,好啊,让我先到你家看看,合适了就嫁。
  琴音还真的来了男子家。全家的人济济一堂,都说来看看这将来的媳妇。大家对琴音的第一印象非常满意,都说这位姑娘比原先那位漂亮多了,好多了。
  琴音大方地走进门来,那男子木讷地呆在一边角落里,正眼不敢看她一眼。琴音不请自坐到八仙桌旁,又是倒茶,又是问这问那,跟男子家的亲戚谈论家事、田园事、未来事,落落大方。而男子始终一言不发。
  末了,琴音指着角落里猥琐的男子说:“那个谁,是你要娶我吧?干嘛不敢过来呀?”
  男子瑟缩着,如临大敌、战战兢兢、面红耳赤慢慢挪腾着凑过来,那种狼狈样引得哄堂大笑。就连男子的家人,在这高下立判的场面下,自己都觉得这俩不像一对的。此后再也不敢提让琴音嫁来的事。
  琴音经此一事,声名远扬。当地的男子都奉她为女神,女子都以她为榜样。
  琴音和听众都乐此不疲。公社里的广播,因为琴音,与村民的心贴得更近了。
  琴音在广播中详细回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消息,特别是大会确定的经济改革的方针。又将中央级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被琴音搬到了广播里,并且进行了解读。
  琴音从自己的广播里,意识到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即将发生,包括中国开始对市场经济敞开大门。她每每说到将来,说到经济起色的未来,人们都十分感兴趣,并且跃跃欲试。她从这里判断,经济改革的政策会持续下去,因为中国人想要致富。
  当时的山区和农村,依然有贫穷,有自私,有繁重的体力劳动,但人们有工作,有饭吃,有寄托,那就是希望。
  每天,从广播站里出来的琴音,虽然大汗淋漓,但清新脱俗,很有气质,笑容依旧很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